76"4Q!
曾经有个朋友问我,“槑”这个字怎么读。 76"4Q!
说实话,初见此字,瞬时便傻了眼。虽然他看不见我红了脸,又于大冷的冬天,竟至汗流浃背——实在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幸好手边有个伴我多年的字典,翻开急找,始知其读法意义,便没来由的喜欢上了这个字。不为其它,单就其形,那呆呆两字,就让人生发出一股喜爱之情。只可惜如今这份喜爱里,多少带有一种伤痛的成份在内。 76"4Q!
想到调入省城十几年了,还从未去过东湖看梅花,今年便特别想去看看。于是,在10日上午一家三口便出发到梅园。 76"4Q!
许是与梅无缘罢。进得门去,满园梅仙们竟还未曾从梦中醒来,一簇簇花骨朵儿全凝神敛气肃立枝头,那份静穆的神情,散发出异常庄重的气息。园里本没有多少游人,又经了这份气势的引导,一个个便悄言慎行,仿佛害怕一不小心,会惊破它们的清梦。 76"4Q!
梅园虽则大极,但到底是为看花而来,虽则也有腊梅花,却又过了极盛时期,那花凋落衰败的情景,让人徒生苍凉。试想,谁人不喜看花开?几人又愿去看花落的? 76"4Q!
三人默默地绕园一周。回看其它游人,大抵也是如此。心里颇有些沉重。因为前晚一夜未眠,出得门去便觉头痛不已。坐上车,倚在女儿的肩上闭眼假寐,心里脑里翻涌而出的便是那用呆呆组成的“槑”字。其实,它就是梅的异体字。我不明白的是,古人为何竟将如此清丽脱俗的物事,竟用俩呆字来囊括概述呢?是因其形?还是其神?抑或因其形神?槑=梅!真是匪夷所思! 76"4Q!
脑中穿插着来自天际的笑声:“哈哈,你不知道就对了。你要知道了,怎么叫你呆呆呢?” 76"4Q!
又依稀看到婆婆的泪眼:“孩子,你回去后,我就不想下床了。”可怜婆婆七十多岁了,身体的病痛都好医治,唯心病难除。初二眼见我要走了,躺在床上泪眼婆娑地不愿起床。虽然难舍,却又不愿再度跟我回来……使得本就泪多的我,竟哭了一路。 76"4Q!
想至此,泪便出来了。伸手拭了拭闭着的双眼,又分明看见姑姐愤恨的双眼怒瞪着我:“那是我妈!你送回去咋不通知我一声?!”是她妈妈,可自从接来我家近一月,仅几栋楼房之隔的她,不仅未曾来看过她妈妈一面,也未曾打通电话向她妈妈问声好,而我们走时还请示过她的。在我心里,一直视她为“长女如母”,如今得她如此怒问,害我左思右想,至今都不明白她怒从何来? 76"4Q!
俗务难理,头痛欲裂。还是想想有关梅的诗吧: 76"4Q!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76"4Q!
该去的终归要去,该来的终归会来。来去有形又来去无踪。一切皆缘矣。 76"4Q!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76"4Q!
是呀,休问人世间的黑白,做人做事,但凭己心。 76"4Q!
槑=梅,其形: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其神: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如此来看,槑,实则形神俱呆,怪道古人用此二字组成其名了。现在正是梅花节时,我要不要去一睹它们的清颜呢? 76"4Q!
76"4Q!
2006-2-22 76"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