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99阅读
  • 10回复

好女人闪金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7-04
看报纸,看到了新安副刊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林徽因:尽可能多地生活》,作者是一位女性,叫陈思呈。因为文章是写林徽因的,而我对林徽因很有好感,看得就仔细了点,觉得句句在理,如晤君面。

文章写的不错,那么大的篇幅,始终围绕着女人该踏实地生活这个主题展开。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有才华的美女,能够做到踏实地更多地生活,我觉得很不简单。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闪光的女性,比如李清照,秋瑾,张爱玲之类,这些女性闪的是绿光,不是金光。

女人闪金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够横跨感性和理性两种人生态度的人。她们不仅仅有着美好的感性,她们总会把脚踏在理性的土壤里,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所以,当林徽因处于极度痛苦中时,她选择了梁思成。我始终认为,徐志摩压根就不在林徽因的选择范围内,是徐志摩的浪漫和狂放,稍稍打动了情窦初开的少女而已。至于金岳霖,才是能让林徽因有所痛的根源。

林徽因一生干过很多事,不必赘述。倒是有一件她未完成的事,我觉得值得提一提。1940年,她随丈夫迁徙到四川宜宾的李庄,住在条件极其简陋的农家院舍,她遍阅二十四史,虽然目的是研究传统建筑,却也突发奇想,想写汉武帝,可她还是没有写成,这一年,她不到四十岁,大概在37-----39岁之间。我感兴趣的是她为什么没有完成,瞎猜了一下,除了她当时的肺病使得身体不舒服外,最大的原因是她无法简单地从感性上去认识汉武帝,或者无法简单地从理性上揣摩汉武帝。她的想法是正确的。

之所以提这件事,是想说明一点:汉武帝,已经不是一个闪着生活金光的人能够认识的了,也就是说,此时的林徽因,处在人生态度的转折时期,如果说以前的岁月还是 感性和理性交织的话,那么,现在的她,开始偏向生活的航道。

林徽因是个好女人,所以她闪的是金光,无论时光如何飞逝,都会被人们记起。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7-06
金岳霖,才是能让林徽因有所痛的根源。——也未必。不是好男人就能让人有所痛,就像不是好女人都闪金光一样。我倒觉得有所痛的还是徐志摩,正因为徐志摩不在林徽因的选择范围内。
另外闪金光的,如果说是能够横跨感性和理性两种人生态度的人。那么张爱玲也是。只是张爱玲感性时感性得更彻底,之后的理性也更彻底而已。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7-06
有见地,为你鼓掌!

我说的好女人闪金光,这里的金光,指生活之光,给人厚重、务实、勤劳的感觉。这样的女人,可能有才,也可能没才,才不是主要元素,关键在于她们能把生活打理得好。在这个基础上,我和你探讨如下:

1,关于“金岳霖,才是能让林徽因有所痛的根源”。这句话如果有什么不妥的话,在于没能把林徽因心疼的根源说清楚,但不是“也未必”。也未必,指的情况不确定。林徽因的心疼是确定的,那就是在梁思成和金岳霖之间如何取弃的问题。所以,这样看来,我简单地说金岳霖是林徽因心疼的根源,简单了。

2,好女人注定闪金光的,倒过来也成立,即闪金光的女人肯定是好女人。

3,关于张爱玲,我们的分歧很大。我们看一个人,要看她长远的轨迹,张爱玲有过反思,但是,她的反思,就像一个惯犯被抓时,表现为要痛改前非的样子一样。她的骨子里长满了感性的枝蔓,不是与生俱来的理性。即便是那些看起来理性的东西,也是一时的郁闷所致,所以,到死她都不能回归真正的社会生活中。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7-08
金光如果仅仅是生活之光,仅仅是厚重、务实、勤劳,连有才都不必,那也就无所谓金光了。就好像如果世界上的黄金要是和煤矿一样多,那黄金也只能用来烧着玩了。所以我们的基础已经不同。
1,我说也未必,是因为我不想把话说满说肯定。马克思教育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何况我不是林徽因,也只能揣测她为何心痛。在我看来,能取舍就不会心痛,何况已经有取舍。心痛的通常是让你无能为力的那个,他不在你的管辖区,要走要留同你的努力全不想干。
2,说过了,基础不同。从你的基础来说,做个闪金光的好女人挺没意思的。
3,的确分歧很大。我觉得张爱玲根本不需要反思,也不需要痛改前非,要痛改前非的应该是胡兰成吧,当然胡兰成连非都不觉得。我觉得张爱玲其实连后悔都没有,只是一刹那看通透了,觉得再努力下去没意思了。而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必,她从来就不属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与胡兰成无关,否则,她也就不是张爱玲了。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7-08
我们观点的不同,原因在于男人眼中的女人,和女人眼中的女人是不一样的。当分歧归于此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么你变性成为男人,要么我变性成为女人。很遗憾,我们都做不到。

但是,我们可以抛开性别原因,把目光投向社会生活这个层面上来,从此处消弭分歧,我想,应该是能做到的。

毫无疑问,每个女人都在闪光,这是共同点;不同点在于闪的光不一样。

按照社会一般价值观的要求,厚重、务实、勤劳这三点是最基本的普世价值,它也是通向真正幸福的必由之路;偏离普世价值观的人,可能会在一时一地获得个人的满足,却得不到永远的幸福。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个人的幸福不单单是个人的问题,幸福是与社会、与家庭与周边环境紧密联系着的。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一些人过于看重个人,从而造成偏离社会主流的行为产生。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7-08
将思维矛盾归结于男女有别似乎是不太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必定有与你想法相同的女人,也必定有与我想法相同的男人。
本来就是抛开性别来说话,但现在看来,我们的分歧将长久存在。
说到现在已经偏离了最初轨道,因为我们一开始讨论的,并不是女人怎样才会幸福。还是那句话,张爱玲要是想要幸福,或者说张爱玲要是得到了幸福,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张爱玲了。那么,也许如你所愿,世上又多了个好女人。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7-08
我说的不一样,是大多数,是整体,是从男女思维差别上说的,这就意味着还有少部分、个体上的存在。你说的有和你一样看法的男人,也有和我看法一样的女人,恰恰是我的观点里抛开的那一部分。我们的说法不矛盾,是一个事情的两个面。因此,我不把你这段话看作是对我观点的质疑,反而是对我的补充说明。

既然如此,我们统一到一个战壕里了,没什么矛盾的地方了。谢谢。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7-09
逻辑学的不错,会偷换概念了。如果说我们统一到一个战壕里没有矛盾了,那又何来男女之别?
至于你说大多数,也未必,因你不能代表男人来说话。要我说,也许你代表的是少数人思维呢?
说白了我不过是把不同观点罗列出来,并没有打算统一你,所以你也不必。这个程度上的不和谐还是允许存在的。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7-10
矛盾和男女之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即便是在一个战壕里,男女还是有差别的。

一个男人说了点男人规律,那是他个人的思考和总结,他是可以站在代表男人的立场说话的。所以,你只能说他说的观点不对,却不可以说他代表不了男人,难道女性可以代表男人吗?

再者,你的这个思维不仅钻牛角尖,还有害处,要不得。按照你的思维,任何男人个体都不能代表男人,你可以拿着这样的一把利刃,对任何事都适用,比如:在围剿郭美美的事件中,有人就代表广大的爱心人士,假如郭美美有你这个本事,她就可以指问:你可以代表吗?

那人肯定傻眼,是啊,我可以代表吗,他自己也糊涂了,说可以代表,凭什么啊,说不可以代表,大多数人都是有相同的观念,似乎是可以代表。

追问式辩论,只有在为了增加气势的时候,才用,一般是不用的。因为,解释性的辩论,更能有助于大家增加了解。我倾向于后者。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7-11
说到这里已经没意思了。我说的偷换概念,我要和你辩论的,从来就不是男女之别和什么男人代表,根本不用你花这些笔墨来钻牛角尖。
我没发现我用到什么追问式辩论。事实上,我更不喜欢你这种肯定式说法:你的这个思维不仅钻牛角尖,还有害处,要不得。。。
没啥好说的了。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7-11
嗯,终于可以结束了。谢谢。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