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80阅读
  • 4回复

游记·“五一”辽宁行之本溪水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林卡
 
发帖
148
蜂蜜
1885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6-02
[size=3 Bm/YgQi  
在进水洞参观前,导游要求每八人一组,因为那一条船上只能坐八人。在进水洞前导游说里面会给大家发棉大衣,因为里面的温度低一些,进到里面导游先领着我们来到了旱泀,所谓旱洞是与那水洞相对而言的,早洞中更多一些人工后天的痕迹,借用现代化的手段,或仿真,或模拟,再现了远古生物发展演变过程。旱洞不是很大,从头走到尾,再转回来,也就用了不到20分钟。从旱洞出来就进入了水洞,并没有像导游说的给我们发什么棉大衣,问问导游,说今天不发,另外这洞中不是很冷,平时温度能保持在12度左右。一听这温度和外面差不了太多,刚进入水洞,眼睛有些不适应,洞中的灯光不是很亮,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大家很快就排队上了船,船是铁的机动船,坐好后,驾驶员开动了船,船的声音很大,一片轰鸣声,当船拉开距离后,声音小了一些,导游手中拿着一个红外钱的小电筒,每到一个景点,她用那小电筒晃着,指点着那景点,船行的速度并不是很慢,还没等你回味过来,那景已经过去了,但是当我们看到那些景点时,按着解说员的讲解去想象,觉得还真有一些那个意味,有象大象在那喝水的象山;有象大草原牧民住的蒙古包;有的象仙人聚会;有的象神鹰;……全都是由钟乳石自然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的景观千奇百怪,栩栩如生。解说员说,那钟乳石一万年才能长一厘米,这些景观的形成,是经过了几百万年才形成的。其中一根归长柱子有约四米,那它的年代是多久?可以想象。我们一边看,一边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导游告诉我们,第一个发现这个水洞的老农民,如今仍然健在,他的儿女也都因此安排了工作。可以想象,当时在漆黑的洞中进行摸索着前行,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那洞中还栖息着许多蝙蝠,还有水蛇。边听边问边看,约3000米的暗河,我们的船走到了尽头。拐弯外,用木板挡住了去路,那是还没有开发出来的地方,那边中法探险队曾经进去过,那里还有许多我们不知晓的东西。还有许多未知的迷吸引着我们再次探寻。 Bm/YgQi  
Bm/YgQi  
拐回头来,我开始注意水下,那水是那么的清彻、透明、一眼就能望到底,无论是深是浅都是那么清楚,水底下的结构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手伸进水中,不是想象的那透骨的凉。我从船上站了起来,看着空旷的水洞,想试试有没有回声,于是,大声喊了起来:“阿诗玛!!你在哪里?!”回声真的不小,船上同事也喊了起来,之后是一片开心的笑声,导游也被我们感染的笑也起来。静下来了这时感觉到有凉意,问导游:“你们常年累月在这洞中工作不冷吗?”“也冷,我们有的人穿着两条棉裤呢”……原来美丽的景致后面却还有这样的情节。我们不语。 Bm/YgQi  
Bm/YgQi  
船到岸边,我们上岸,出去前回头再看看那水洞,神秘感少了些许,感叹和向往多了起来,感叹这自然景观的神奇,向往着那3000米后的水洞……我想既然没有开发完,那我可能还会再来的。 Bm/YgQi  
Bm/YgQi  
走出水洞,一股凉意袭来,原来打算去漂流的想法,被这凉意给打消了,怕漂流时弄一身的水,别在感冒了,于是没有站到参加漂流的行列中,选择在水洞外的自然风景中去拍照。没有了各种束缚的我们,此时,不象老师,倒象一群没长大的孩子,玩的尽兴,玩的开心!!
[ 此帖被林卡在2008-09-23 10:51重新编辑 ]
离线檐雨

发帖
547
蜂蜜
29571
威望
7
宣传贡献值
168
交易币
0
好评度
5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6-11
呀,我也要一句:没照片呀
离线林卡
发帖
148
蜂蜜
1885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6-13
有照片,等有时间转过来。
离线jlyxyxjl
发帖
1
蜂蜜
819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6-15
不知道林卡是哪里的老师呀,我也是,因为最近要去水洞旅游,在网上找找有什么注意的。有缘
离线老枪
发帖
188
蜂蜜
2797
威望
11
宣传贡献值
150
交易币
0
好评度
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6-22
期待PP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