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地处太行山南麓 河南省修武县境内,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由于山势险峻、陡峭,落差悬殊,常年云雾缭绕,故称云台山。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我国国家重点AAAA风景游览区。 +`*qlP;
从云台山回来的人都说:云台山风景之秀丽,山石之奇特绝不亚于一些名山大川。就是因为听了这句话,去云台山成了我的一个愿望。周末,儿子因考试不能回家,老爱问我想干什么,我随口说去云台山。 +`*qlP;
说走就走,不到半小时,我们已经行进在去云台山的路上。从郑州到云台山也就是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十点钟,我们便到了景区门口。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云台山旅游环境。进入景区,便看到一辆辆设施齐全的巴士停在那里,乘坐巴士到达任何一个景点。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到达最能反映云台山风貌的红石峡景点。 +`*qlP;
红石峡又称温盘峪,是一条长约两公里的石峡。山体的构造为清一色的红褐色花岗岩,在国内各名山大川颇为罕见。从峡口到峡底深约68米,从台阶顺势而下,一股股凉气从深处袭来,龙吟虎啸般的声音由远而近,直逼耳鼓。我不由问随行的朋友:这是什么声音?他告诉我说:是水流声,拐过这道弯就看到水了,很漂亮的!说话间,拐过一道弯便看到一条碧蓝的“河”从远处延伸过来,像一面不规则的镜子展现在眼前。奇怪了,听着那轰轰的水流声,本想奔腾的水流怎么如此娴静而又沉寂,我不禁问:水流的声音是从哪儿来的?朋友用手指向前方:前边不远有瀑布。顺着手指的方向,眼前却是窄窄的隧道,光线甚暗,侧耳,能听到从里边传出“滴嗒”水声。大着胆子钻入隧道,冷冰冰阴森森,倍感寒凉。弯背侧身摸索前行,不时有冰凉的水滴砸在身上,让人胆怯而又觉有趣。还好,这条隧道也只有一百多米,走出来便看到有瀑布飞流而下,让人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出隧道拐过一道弯,看到一线高达58米的瀑布从天而降,如缕缕丝线飘落,由于瀑布的作用,旁边的崖壁上,生长着如绒毯一般的苔藓状植物,翠绿如玉,水珠急促顺其而下,串串相接错落有致,形成一幕宽宽的珠帘,经阳光一照,晶莹剔透,濯濯生辉……走在山崖间人工修筑的栈道上,仰视天空,犹如置身于石缝之中;抚摸着迷人的红褐色山岩蛇行,感受着自下至上涌起的水汽的滋润,说不尽的爽心惬意。红石峡中山石叠障,由于水对它的内外滋润,大滴大滴的水珠从岩石上滚落下来,整个山谷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 +`*qlP;
拾级而上出红石峡,眼前一片开阔,碧蓝色的水域在青山的夹峙下,交相映辉,如诗如画。这便是云台山中有名的子房湖。子房湖因汉代张良(字子房)在此操练过兵马,帮助刘帮成就大业后又隐居到此而得名。 +`*qlP;
绕子房湖前行,前面出现了两条岔道,一条是台阶石梯,沿其行便进入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它生长在石缝中遮天蔽日,与深遂幽静的沟谷溪潭相偎依如诗如画;另一条是水路,可直达“天瀑”。“天瀑”落差达300余米,是云台山之最,也是中华之最。因当时不是雨季,瀑布几近断流,故舍其而走前者。沿着平缓的石阶上行,忽而飞瀑流淌,忽而水漫石滩。最有趣的是从崖壁的石窟中涌出来的泉水,如万蛇出洞。距此不远的“水帘洞”吸引大量的游人驻足,不少身强力壮者,攀过岩石,贴入洞中,体验“洞中仙”的感觉…… +`*qlP;
沿着石阶路前行,茂密的树木,浅吟低唱的流水,把我带入一种忘我状态。什么“九龙潭”“黄楝沟”“情人瀑”等等,我已记不得它们的次序。只顾按动手中的相机想把它留在画中,此时此刻只恨自己没有摄影水平,每按一下快门,心里就想:又“糟蹋”了一处风景。 +`*qlP;
不觉已是下午两点,在朋友的摧足下,乘巴士下山吃饭。云台山景区内座落着一个个村庄,我们进入农家宾馆,要了农家菜。在这里也可吃到真正的野生山鸡,且经顾客验证,当场宰杀,价格绝对不扉。一边吃一边寻思着自己是不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破坏者。饭间,我好奇地参观一下住宿条件,还真的不错,在这里不管是标间还是三人间,皆每日五十元钱,干净卫生设施齐全。 +`*qlP;
值得一提的是,云台山的门票两天有效。也就是说,要想玩的尽兴,可在景区内住上一晚,次日再游!据我所知,这种模式在国内风景区内是不多见的。 +`*qlP;
为了赶回上班,饭后便返郑。说真的,此行真的没尽兴。好想住在农家,感受一下山中的夜色是怎样的。 +`*qlP;
云台山,我一定再来! +`*qlP;
+`*qlP;
+`*q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