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88阅读
  • 3回复

忆第二故乡——高原圣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兰心惠质
 
发帖
15
蜂蜜
915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1-12

人总是在回忆和期盼中度过余生。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期盼未来的分分秒秒。我是个简单普通的小人物、小女子,没有什么传奇的人生经历,但有很多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期盼太多了,工作,婚姻,家庭,或许作为女人我应该把顺序调换一下,婚姻、家庭、工作。在现在这个男女平等且又实际的社会里,象我这样对上述三样的排序问题都不太在乎的女人大有所在。在说下去就会郁闷和沉重了,我可不想带给大家郁闷和沉重,收口吧。我想大家没有过多的兴趣听那冗长的不切实际。还是说点如画一般的美好回忆。 _s:5)  
_s:5)  
    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没能真切的触摸到那一条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河溪流,巍峨的青山、绿草坪、挂着苔丝的古木林。回想自己小的时候生活在那样的圣地,时常会有种强烈的满足感从体内散发出来。有时候都在想自己是不是“大山”的女儿,为何会对青山、溪流、古木草坪如此的眷恋。虽然祖籍和现在都在这个平原城市,但我长在高原,在大山的怀抱中长大,我就是高原的孩子。高原是清新明亮离天很近的地方。它的色彩是斑斓的,湛蓝的天空上挂着几朵“白棉花”,那就是白云,白云也总喜欢依偎在大山的肩头,云会“说话”,喜欢游走在大山和蓝天之间,传递悄悄话。高原的星空闪烁的是“精灵”,它们曾陪伴我度过了15个“明亮的夜晚”,晚自习回家的路上有它们,我从来没有怕过。不过现在仍然注视和陪伴着我,只是我的头顶多了层层乌云,挡住了我和“精灵”的交流与对话。 _s:5)  
_s:5)  
     第二故乡是九寨沟所在的那片高原圣地,九寨沟是其中的一个县(现在叫市)。那片土地的州俯是——“马尔康”在嘉绒藏语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是旧时的茶马交易地,马尔康山城可用“小巧玲珑”一词来概括。县城地处梭磨河谷中游地带,北纬31°54′;东102°14′。距成都395公里,对外交通较为便利,东与梭磨、卓克基相邻,南接松岗镇,西连脚木足乡,北接沙尔宗、大藏两乡。总面积364平方公里。由于地势顺谷而建,一条清澈蔚蓝的大河穿城而过。就象一根玉带,将城市一分为二。河两岸建筑依山筑起,极富民族特色。可谓是依山傍水,风景独秀。城的两面皆是高山,植被丰富,绿叶繁茂,花草遍野。而城内的大街小巷,又充满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气息。所以马尔康又有“高原明珠”的美誉。作为全州及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马尔康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市政配套设施以及一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城市卫生和治安状况良好。作为嘉绒藏族文化的展示窗口,县城的城镇规划和建设,体现了嘉绒藏民族风格,城市建筑具有浓郁的嘉绒藏族文化特色。 _s:5)  
_s:5)  
     高原的四季非常分明,一个季节一个颜色:青,绿,黄,白。我最喜欢绿色的夏天,每逢春、秋两季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去离城不远的地方交游,通常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家”。最早我们还要分工带锅,带菜,带调料,带燃料柴火去尝试过野外炊烟寥寥的生活,可对于“玩”字当头的我们来说锅碗瓢盆间接的成为了我们的负担,知道麻烦后取消了“现场操作”。后来都是简单轻松上阵,有气枪、吊床、地毯,凑钱买的干粮、零食和水果。拔山涉水,享受的是一份快乐! _s:5)  
_s:5)  
    小组成员每年会有点小调整,但换来换去,最终还是我们几个:藏族代表活佛的哥哥贡波(前天同学打电话给我,才知道他现在都是个幸福的孩子他爸了。),积聚创造力的大眼睛男生达瓦,现在的空军机械师小龙,美丽的医务工作者格桑花朵朵,和半藏半汉的美女娅娅;羌族好姐妹小白,几年没见的高个杨,有经济头脑却又想当警察的田兄,有着一脸官相且已是个官的邓兄;回族代表只有马儿;其他的都是汉族代表医科研究生班长陈,现在我不知道下落小李子、有个漂亮小宝贝和帅气好老公的姐妹艳,过去在军区住的小华、当了空姐的莹莹、过去野营偷自家五粮液的顾兄,及本人我。大家分工很明确,物品分配也很合理。背行李的,铺地毯的,摆放食物的,挂吊床的,找打靶目标的,各尽其责。打上几颗气枪子弹在指定目标上,和山泉小溪来个亲密接触。 _s:5)  
_s:5)  
    山间的小溪,流淌的清泉在我看来又是快乐的使者。饭后,同学们把手中的饮料瓶子从中分开当成水瓢,把盛东西的餐具,手中任何可以装水的物品当成叫醒“快乐使者”的闹铃。男男女女,老师同学,围在小溪边,开始打水仗。虽然溪水有点凉,可泼到到了身上大家只记得一个字“乐”。男生做战比较散,女生一般比较配合,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可一旦大家开始展现出高原孩子特有的笑以后,我们的仗只能叫“混战”。那时可是见人就泼,还清楚记得我成功偷袭了几个老师以后,在溪边的小丛林旁准备休整一下时,被我对岸的“敌人”数学老师余老师发现,他显然是无意中发现的我,心里还在偷着乐,顺手就从小溪中舀了一瓢有细沙的溪水,泼到了我整个左侧面,当时我整个嘴里都是细沙,溪水顺着我当年的长发成沽的流,还有部分水也砖进了耳朵。回头我一看他手里拿的是一个像盆子的碗。真不敢想象当年我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估计是把老师吓着了,他忙给我说:“对不起”。不过这又不是故意,何况我们多的是同学对付他,我一边吐沙子一边抖耳朵里的水,还没等我说“没关系”,他已经被同学们围功了。 _s:5)  
_s:5)  
    现在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嘴角总是微微上翘的。翻开当年的照片,每个同学的笑声似乎都在耳边回荡。 _s:5)  
_s:5)  
    刚毕业那年,回马尔康考“警察”,回去在姐姐家小住了1个月,好姐妹小白比我工作的早,那时她还在松岗的政府工作,过去从未到过松刚看直波古碉。那次在小白那里小住了几天。终于了解了这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富含浓厚的历史文化,是现在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碉,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古碉现在唯一的作用就是观赏,但谁能想到千百年前的作用却与战争有那么紧密的联系。它可以存储粮食在下面,上面每层都有几个小窗口有观望侦察和放箭守护的作用。在松刚的碉群中,其中有两碉各具特色,有公碉、母碉之分。一碉秀美颀长(高37米),为母碉;一碉雄壮挺拔(高29米)为公碉。与之相邻的卧龙山岗上,有松岗土司官寨及古碉遗址。虽然当时我有很强的好奇心,想上山去把松刚的每一处有历史遗迹的碉和房子看完。可对于小白和她的同事来说,看看有代表意义的古碉就可以了。因为我对那里不熟悉,当时那里是小白的地盘,我去那几天一般都跟着她们,自然小白怎么说,我就怎么接受了。 _s:5)  
_s:5)  
    我们虽然住在城市里,可身边的藏族,羌族朋友很多,他们的节日庆典也比较多,有时学校都会放2天假。庆典上唱歌跳舞对于藏民族居多的地方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因为,能歌善舞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性。我在那里生活了15年,也只有一年学校组织的锅庄比赛算的上是大舞。平时的舞很欢快可规模不大。现在回想起来那里的人们跳的才叫舞,歌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粗犷奔放。 _s:5)  
_s:5)  
    感谢黄天厚土、沧海桑田孕育出这秀美的山川、豪迈的人群和霸气的舞蹈。感谢父母让我在一个豁达的民族地区长大,这使得我拥有同他们一样的坚忍不拔、负重自强的精神品质。有机会一定会带上爱人去感受一番第二故乡,高原的美丽豪迈。 _s:5)  
_s:5)  
  (时间不早了,要休息了,今天就到此为止。望各位能拥有色彩分明,阳光灿烂的每一天!)

[ 此贴被美丽的神话在2006-11-12 11:34重新编辑 ]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1-12
兰心,回高原时把姐姐也带上。 !";$Zu  
!";$Zu  
好,送花花啦~~~ !";$Zu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三三
发帖
101
蜂蜜
2870
威望
3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1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1-12
拥有如此美丽的故乡的人是幸福:)
有时候幸福并不在于我们选择何种生活,而在于选择这种生活之后的态度。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1-13
我也极想能去高原体验一回,可是真的有点害怕自己不争气的身体,会受不了。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