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24阅读
  • 7回复

浦东和莘庄,看望老师——《江南之旅》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4-17
浦东和莘庄,看望老师 wFsyD3  
——《江南之旅》之四 wFsyD3  
wFsyD3  
小妹接我到家,就该吃午饭了。她做的饭菜是地道的上海口味,很精细,很讲究,吃起来很舒服。虽然很多年没来,感觉却一点儿没变,自然、亲切。毕竟是自家亲人,住在她家,生活上我一点儿都不用自己操心。 wFsyD3  
wFsyD3  
吃饭时小妹说俐俐下午过来,大概三点多到。俐俐是老伴儿的大妹,每次我来上海她都要天天到小妹家来看我。 wFsyD3  
wFsyD3  
“哦,一会儿我去看望老师。”我想,下午的时间不能浪费,先去拜访一下刘福民老师。刘老师比我年长五岁,我入大学时他刚毕业,留校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还有一位李淑惠老师也住在上海,当时她是我们合班之前另一个班的班主任。两家相距很远,刘老师在浦东,李老师在莘庄。我决定下午去浦东。 wFsyD3  
wFsyD3  
“要出去呀?侬看,还在落雨呢!”小妹看看窗外说道。 wFsyD3  
wFsyD3  
“还好,不算大,不要紧。”说话间我吃完了饭,便给刘老师打电话。他听到电话十分兴奋,很详细地告诉我乘车线路。 wFsyD3  
wFsyD3  
上海的公交车很方便,线路多,班次间隔短,每次来上海,我都乘坐公交车。但是这次我遇到了一点儿麻烦,那是站头站牌引起的。好多次,我都找不到站头,走过去好远一段路也找不见,找人一问,才知道走过了,再返回来。其实每一个站头的站牌制作得都很精美醒目,我为什么看不到呢?原来是它立的方向不对。它是面向街道的,我顺着人行道向前看很不容易注意到,倘若它转个九十度,便会醒目地落入行人视线内。到上海来的外地人很多,他们大多对街道不大熟悉,市政设施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这一点才好。 wFsyD3  
wFsyD3  
乘车走了一百分钟,下车后打手机给刘老师,他说马上下楼来迎。 wFsyD3  
wFsyD3  
距离小区不远处,我走进一家水果商店,买了一些苹果和香蕉。一出门,迎面走来一位颇有风度的学者。 wFsyD3  
wFsyD3  
“刘老师!” wFsyD3  
wFsyD3  
“李茂信!” wFsyD3  
wFsyD3  
我们双手紧握,欢喜得有些激动,一时间都不知说什么好。刘老师是陕西人,他回家乡时还到西安来看过我。去年收到寄给他的书之后,马上给我电话,高兴地说:“没想到你还有这方面的才能啊”。我们之间既有师生之情,更多的是朋友之谊。因为很久未见,此刻自然兴奋不已。 wFsyD3  
wFsyD3  
走进家门,陆老师——刘老师的老伴儿热情地请我坐到沙发上,端上茶水和水果。一位看上去九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吃东西,似乎一点儿都没感觉家里来了客人。陆老师耐心地服侍老人吃完后,细心地搀扶他回房间休息。照料患病的老人是很辛苦的,对此我有切身体会。两位老师精心赡养老人也堪称为人师表,我虽未说,心中却增添了一份敬意。 wFsyD3  
wFsyD3  
在刘老师家里,我一点儿都不必拘谨,我们亲切随意地叙家常,谈论退休生活,还有对往事的回忆。从他们爽朗的笑语声中,我感受到他们的得意、满足和幸福。那是无愧于人生的得意,无悔于生命的满足,无怨于生活的幸福。刘老师和我的性格颇有类似之处,无论何时何种境遇,即便是身处炼狱,经历磨难之时,也从不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年轻的一代未必能够理解,我们交谈中不时发出的爽朗笑声中,包含着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心领神会的丰富内容。 wFsyD3  
wFsyD3  
“你家电脑呢?让我上网看看。”我已经好多天没有上网了,心痒啊。 wFsyD3  
&C_0JyT  
“好啊!走,到我儿子家去。” &C_0JyT  
&C_0JyT  
我们一起下楼,走到后面相邻的另一幢楼他儿子家里。书房写字台上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我登录凯迪网络浏览了一会儿,在自己的一个贴子里留言道:“此刻我在上海,在我的大学老师家里,问大家一声好!” &C_0JyT  
&C_0JyT  
“来,茂信,咱们合个影。”刘老师拿出数码相机,叫儿媳妇为我们拍了几张合影。 &C_0JyT  
&C_0JyT  
此时,手机传来信息,一位网友说已经在饭店订好了座位,要为我接风。刘老师看了看地址,随即拨通114,告诉两边的地址后,对方即刻清晰地报出从哪儿上车哪儿下车转乘哪路等等信息。上海电信114还有这样的服务,倒是挺方便的,我真孤陋寡闻,不知道其他城市是否也这样。 &C_0JyT  
&C_0JyT  
我要告辞了,刘老师执意送我到公交车站,一路上继续兴致勃勃地聊着,直到我上了车,他才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仅仅不到两小时的相聚,我们还有好多话来不及说。相逢终须一别。然而,尽管聚少离多,由衷的情谊却永远不会被时空阻隔。 &C_0JyT  
&C_0JyT  
本来,李淑惠老师那里只打算打电话问声好就不去了,我给刘老师也这样说过。可是,星期三那天下午当大妹夫妇陪我逛完七宝老街之后,我突然从街道名称发现距离莘庄已经不远,便临时决定说:“我去一下莘庄看一位老师。” &C_0JyT  
&C_0JyT  
于是,我先打手机跟李老师说要去拜访。李老师一听我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她问清我的位置接着告诉我怎么走。这地方我十分陌生,听不明白,便把手机给大妹听。按照电话所说,大妹夫妇陪我由北向南穿过闽行体育公园,来到一家大卖场门前。原来李老师是叫我们乘坐大卖场专车。上海人把超市叫做大卖场。我在深圳过年时儿子儿媳带全家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时就乘坐过这种超市免费专车。老伴儿曾对我说西安也一样。只不过我家不远处就有超市,所以用不着乘车罢了。 &C_0JyT  
&C_0JyT  
我也不算白乘,趁等车的功夫,我到大卖场买了一些水果,聊表心意总比空着手去好些。大妹说要回家做饭,她叫老公陪我一道去。我理解他们的好意,没有客气。说实话,我也担心自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瞎耽误工夫。 &C_0JyT  
&C_0JyT  
走进小区,李老师接到电话已经下楼来迎。看她喜悦的面容和健朗的神态,与她儿子在西安交大读书那年顺道来我家时的模样几无两样。这倒不全因为上海的水土养人,我想主要还是她性格的开朗和心情的愉悦所致吧。幸福使人年轻嘛。 &C_0JyT  
&C_0JyT  
我们在客厅坐下。她沏茶之后,一边跟我聊天,一边细心地削苹果,并且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果盘里,插好竹签。在她面前我从来不需要客气。 &C_0JyT  
&C_0JyT  
聊着聊着,她跟我说起送给她的那本书。她说写得真好,我们都很喜欢。我问书中写大学生活那段感觉怎样?她说不错呀,你还把刘福民写进去了,书里面叫“刘为民”嘛。其实她当然知道小说常常是把许多人凝聚到一个人物身上的道理。四十多年前,她也是个青年人,我们都不会忘记共同经历过的那段生活。 &C_0JyT  
&C_0JyT  
李老师话题一转告诉我还有好几位老师及我的同学也在上海,说着很快找出通讯录,按照我的意思拨通了杨老师的电话。杨老师那时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八十年代我去过几次乌鲁木齐,每次都要去看望他。后来他曾在西安住过一段时间,专门邀请我们校友去他那里聚餐叙旧。电话接通,李老师对他说:“李茂信来上海了,现在就在我家里。……好了,他跟你说话吧。”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好多,我已经知道他五点半要准时去接孙子,只好打住不再多说了。 &C_0JyT  
&C_0JyT  
原来只想小坐一会儿,结果却聊了不少时间。我和妹夫起身告辞,李老师见挽留不住便说送送我们。走到小区门口,正好碰到她老伴儿骑单车回来,他说:“怎么?要走?吃完饭再走嘛,看我刚买菜回来。”面对两位老师的盛情,我十分感动地说:“谢谢老师!大妹已经做好饭等我们回去呢,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看你们。” &C_0JyT  
&C_0JyT  
大卖场专车踏着点来了,上车前我转身再一次向两位老师告别时,清晰地看到李老师脸上流露出依依惜别的神情。 &C_0JyT  
&C_0JyT  
乘车返回的途中,我一路沉思。我和我的老师们一起从年轻时走过来,从未熄灭青年时代追求理想的那股热情。纵然我们都垂垂老矣,难以作为,然而,对于现实和未来的关注,何尝不如同年轻人一样,胸膛里何尝不依旧跳动着火热的心。不要以为我们只是一味地陶醉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理想的实现总是需要一代接一代,许多事情,还有待时日啊!看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已经和正在成长起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觉幸福和快乐呢? &C_0JyT  
&C_0JyT  
此次江南之旅,匆匆看望了两位老师,我真希望还有机会再一次与他们相见,那时,或许会有更多令我们陶醉的幸福和快乐吧!对此,我深信不疑。 &C_0JyT  
&C_0JyT  
(此篇完)(2007年4月17日3:00:10)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4-17
师恩总是难忘的,又是令人幸福的和快乐的! &C_0JyT  
梧桐老师真是幸福.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4-17
能和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可见梧桐老师有颗尊师爱长之心,令我敬佩!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4-21
杭州的拨通114,告诉两边的地址后,对方即刻清晰地报出从哪儿上车哪儿下车转乘哪路等等信息。这叫做114的“号码百事通”。
做一个快乐的人!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4-21
“其实每一个站头的站牌制作得都很精美醒目,我为什么看不到呢?原来是它立的方向不对。它是面向街道的,我顺着人行道向前看很不容易注意到,倘若它转个九十度,便会醒目地落入行人视线内。到上海来的外地人很多,他们大多对街道不大熟悉,市政设施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这一点才好。” &C_0JyT  
不错的建议,真想打个电话到上海的12345。不知道梧桐老师在杭州时是否注意过杭州的电子站牌?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4-22
前几天楼主刚发此篇恰巧我在场,可时间关系只读了三分之一左右。今天再行续读,领略了梧桐先生的师生情谊,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有机会或方便时应该尽量地多看望看望自己的师尊,说实话是看一次少一次呢。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日私语

发帖
61
蜂蜜
927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4-24
梧桐老师的文章,自然、流畅、细腻,诗意、韵味十足,似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觉清新如故,倍感温暖。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4-24
谢谢各位朋友!此次江南之旅感受颇丰,故一一记之。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