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们开始了本次长途旅行。自从儿子懂事后,我每年假期都要带儿子出游一次,想让他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多见识广长知识。转眼23天过去了,7000公里的风雨历程真是让人感慨、让人回味。 _gI1@uQw
当南国的春雨温柔地拍打着车窗,似初情的少女在轻声哼唱;当中原的太阳折射在车身发出了斑斓的炫光,像热情小伙醉心的吻迹;在高速公路上潇洒轮转云疏,犹血性男儿弛马疆场;当北国酣畅的冬雪漫天飞舞,如同壮志行者步履的从容……,凯越,带给了我无尽的遐想。 _gI1@uQw
_gI1@uQw
本次行程从珠海出发,第一站是四条柱同学介绍的中途下榻地----上饶。上饶境内有明记同学强烈推荐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三清山、龟峰,3A级旅游区婺源;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以及鹅湖书院,信江书院,万年大源仙人洞和朱熹祖墓、辛弃疾墓、上饶茅家岭集中营,灿若星辰的景点,把这里点缀得如诗如画,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可惜时节不对,一派寒风雕碧树,我们只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度专程前往。珠海至上饶,全部高速公路,路况很好,全程1200公里,公路测速点很多,不敢过分超速。由于接下来是黄山,上饶距黄山只有300多公里,在上饶朋友的推荐下,我们于第二天上午参观了新四军上饶茅家岭集中营,也算是对小晚风进行一次FB前的爱国主义热身教育。 _gI1@uQw
_gI1@uQw
下午我们即动身前往本次行程的重点景区----黄山。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它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著称于天下。我对于黄山心里向往已久,这次终遂了心愿。 _gI1@uQw
_gI1@uQw
一路艰辛难以言表,出了江西进入安徽,在GPS引导下进入了国道。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阴云密布,慢慢地,道路越来越窄,进入了山区。突然,我们看到前方快速升起了浓雾,转眼间,我们被淹没在了浓雾当中……。道路急剧地转弯,能见度不足10米,错车时看到对方的大灯时两车相距已不到5米,车里安静极了,我们不能停下来,只能慢慢地行进着……。终于,两小时后我们“爬”出了山区。 _gI1@uQw
_gI1@uQw
到达黄山脚下已是下午四点多钟,缆车已经停了,只有在山脚下黄山新港大酒店住上一夜,第二天一早上山。加上天阴下雨,心里不禁有了点失望。 _gI1@uQw
_gI1@uQw
第二天一早,我们从新港大酒店包了辆景区的士在阴雨中还是动身上山,也是,途经宝山启能空手而归?不管它,也许雨中另有一番浪漫!(说明一下,黄山景区是不允许车辆任意上山的,上山途径有三种,一是步行,我们有老有小,这是不可能的;二是坐景区中巴,每人5元钱;三是包景区的士,20元一车。我们正好四人,包一辆的士倒也合适)。上了车到慈光阁下,坐上了上山缆车。山下一片阴雨绵绵,一坐上缆车就看见一大片白茫茫的雾徐徐笼来,从缆车向外张望,上下左右除了雾还是雾,什么也看不到,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行至半山腰,车内突然传出一片欢呼声,黄山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才的浓云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稀薄了,一缕缕淡淡的白云出现了,就象给群山披上了一层面纱,大家都高兴地说“我们做了腾云驾雾的神仙了”。缆车又开了一会,白云到了我们的脚下,放眼望去一片阳光普照,美丽的黄山出现在我们眼前!到达玉屏峰后,我们下了缆车,急着在黄山留影,接着前往计划下榻的酒店,西海大峡谷附近的西海饭店。 _gI1@uQw
_gI1@uQw
开始的路还是比较平缓,山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一路上,还可以看到前几天黄山下雪时留下的一片片雪迹冰痕,点缀在青山绿树间,煞是好看。峰回路转,我感到自己的体力渐渐不支了,只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真后悔当初没选择路近一些的北海宾馆,以致现在痛苦万分,但想想已无法更改,只得咬咬牙,继续前行。人在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的时候,往往能发挥出无尽的潜力。终于到达酒店时,我们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喘息之余,发现山上酒店的确是“黑”:四星级酒店标准客房标价1400元/间,淡季打折后也要最低800,还好我是通过旅行社朋友定房,380元/间;酒店餐厅提供快餐,25元/份,里面肉片不用屈指也可数过来,难怪朋友让我备足吃喝,不要在山上购物;不过山上商品也算琳琅满目,中华烟山下25元一包,山上100元包……,只要有大米,不愁买不到东西! _gI1@uQw
_gI1@uQw
午餐后,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西海大峡谷,此次上黄山就是想给慵懒的身体来一次酣畅淋漓的“革新”,最险、最难的才具挑战性。昨天的一场大雨把所有的树木都冲刷地干干净净,脚下的小径泛着湿漉漉的亮光,使原本洁净的黄山更显得青翠、充满生机。走在山路中,听着婉转的鸟鸣声,闻着树林中散发出的清香,看露水垂挂在树叶尖上,尽情地享受着森林浴,上午的劳累一扫而光,脚步也轻盈起来。渐渐地山路变得陡峭了,狭小了。陡的地方,手脚并用,感觉前面的人的脚就踩在自己头顶;窄的地方,两片山峰相依,中间的通道仅容一人低头侧身而过。黄山不愧是以伟、奇、险、幻为特色,集峰、石、坞、台、松、云于一身,布局巧成,妙笔天然。远眺着“仙人下棋”、“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观,手中的相机在不停地闪烁,黄山,你狠狠地谋杀了我们无数的硬盘! _gI1@uQw
_gI1@uQw
傍晚,天色渐渐暗下来了,雾随风势忽散忽聚,周围的景物也若隐若现了。又是一大片浓雾袭来,掩盖了脚下所有的景物,山风越来越大,极目远眺,什么也看不清,没有参照物可以显示黄山的高、险、陡,只有急促的呼吸与心跳证明自己的确是爬到了很高很高的山上,人也极度疲劳,站在峰顶,喘着粗气,衣服被风吹得整个鼓起来,几乎站立不住。我在心里默默祈祷明天会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希望能更加清晰地领略到黄山的魅力。 _gI1@uQw
_gI1@uQw
第二天早早起床,准备上光明顶去看日出。谁知酒店给我们带来一个令人气馁的消息,说气象台预报今天看到日出的概率是0%,提议我们北海景区直接出发,游览其他景点。0%,这是个令人沮丧的数字,于是,我们离开了酒店一路边观景、边下山。 _gI1@uQw
_gI1@uQw
途中我们看到了黄山特有的霸气的黑虎松、虬劲有力的龙爪松、缠绵相依的连理松。大伙纷纷拍照留影,抢着与黑虎松合影,原来当地有一种说法,男人如在黑虎松前留个影,会给你带来权力、地位,而如果女人在黑虎松前留影,回家后身上带去的霸气就会把丈夫的地位压制下去。尽管我们对这种民间说法存有怀疑,但面对拥有权力、地位的诱惑,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宁可信其有的。而我则含笑退避,生怕一不小心落个“母老虎”的称号。 _gI1@uQw
_gI1@uQw
此行虽然天不作美,黄山的冰雪飞舞、玉树琼枝、玻璃世界未能真切地领略,但这或许就是黄山的魅力所在吧,它给我留下了再一次登临的欲望。坐在回程的车上,揉着酸胀疼痛的双腿,我期待着再一次上黄山。 _gI1@uQw
_gI1@uQw
离开黄山,我们经乍嘉苏高速直接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杭州。黄山离杭州很近、路况很好,用了三个多小时就到了。 _gI1@uQw
_gI1@uQw
杭州,以西子湖著称,名闻天下。只要是去杭州的人,没有不去西湖的。西湖的山,西湖的水,一切都那么自然。就如同东坡先生的名句:“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我们去的时候,天上淅淅沥沥地飘荡起小雨来,江南雨多,整个瑰丽的杭州城看上去成了灰蒙蒙的一片。也许你不习惯雨,甚至不喜欢雨,但我敢肯定你一定会喜欢雨中的西湖!虽是隆冬,空气却格外清新爽快,尚有雨后春笋,春意盎然之感。在这里,大都市的繁华、喧嚣与山水的宁静秀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己仿佛就置身在一幅水墨山水画中。我们包了一辆西湖电瓶车,沿湖边游览西湖一圈。雨中游览西湖,真得是很惬意!那种感觉,是阳光灿烂普照西湖时所不曾感觉到的、一种别样的、引人遐想的美好感觉。一路下来,好轻松、好愉快、好心情、好兴致。令人终生难忘矣!雨中的西湖,就象是一个很久很久美丽的梦,从童年一直做到现在,当我真真切切地站在西湖的雨中,看蒙蒙的雨雾弥漫在山与水之间,看不清远处的山,看不清远处的水,放眼西湖,水天一色,远处的景物时隐时现犹如幻境。空气中有一种甜甜的、湿湿的然而能渗透肺腑的滋润,难怪古人称赞杭州“人间天堂”,如不身临其境,怎能解得其味? _gI1@uQw
_gI1@uQw
雨中的西湖,清纯、爽净、透明,我跳下电瓶车,撑开一把雨伞,学着那美丽、动人的蛇仙模样在此时的雨中踏一叶扁舟,飘然而至神话中的断桥,思想着许仙在桥上漫步,结一段仙尘的美缘,留一段千古佳话。久久地,我沉浸在一片美丽的遐想中……。雨温柔地轻拍我的面颊,似嗔道:你好不知羞。啊,美丽的西湖,如少女般纯净的西湖,是那样的纯洁、美丽,不容亵渎。在西湖的雨中,我龌龊的心,被纯净的雨水清洗着,我被尘世牵累的身体被西湖这温柔的手抚慰着。啊,西湖,我真愿就这样永远站在你温柔如水的怀抱里,永远、永远……! _gI1@uQw
_gI1@uQw
一直怀念第一次去杭州时的虎跑:坐在竹楼中,品一杯用虎跑泉水沏成的龙井茶,手棒一把小小的瓜子,慢慢的品,慢慢的回味……。而今,虎跑的商品气息越来越浓了,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宁静,游罢西湖,我们放弃了重游虎跑的计划,租上一辆的士,从杭州九溪出发,一路走上带着薄雾的“龙道” (九溪十八涧,史载乾隆问茶时走过的路),来到了杭州郊外的狮峰龙井村。龙井村村口有一口井,传说过去叫“老井”,乾隆在此洗手后,改名为“龙井”,热心的茶农递过来一只桶,让我们打龙井水净手。原来这里有一个典故:打水时要打满,提上来要平稳,不要碰到井壁,表示一生圆圆满满,不会坷坷碰碰,嘿嘿,真是充满玄机啊。 _gI1@uQw
_gI1@uQw
洗过了手,受到村民的邀请去他们家品茶,尽管放心,这全是免费的,而且绝对都是真正的狮峰龙井。来到茶农家中,茶农小妹请我们品尝了雨前龙井,这真是完美,在狮子山下,龙井村中,品着龙井,虽缺虎跑水,但也是美哉、美哉。这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但是泡入水中后你可以稍稍看到一些茸毛。一泡闻二泡喝,连泡5次。初泡茶,水进一半,闻茶,观茶,茶叶在水中竖起,迅速下沉,嫩绿带黄,茶香扑鼻。每次不要把茶喝光(不要牛饮),留1/3。茶水入口,去腻,清神,喝后满口余香。当然你也可以购买,他们会以国家收购价买给你,千万不要离谱的还价,不然他们会不开心的。村民的确很淳朴,几十年来从不卖假,不缺斤少两,也不厄价。 _gI1@uQw
_gI1@uQw
杭州之行,见到了浪漫的雨中西子湖,领略了古朴的茶农风貌,真是不虚此行。 _gI1@uQw
_gI1@uQw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就犹如江南大地上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让人神往。离开杭州,我们到了苏州。如果说杭州如同一个见过世面的大家闺秀,苏州,则是一个完美精致的小家碧玉。对于苏州,学中文的我一直没有用文字来描述过她,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不敢写,天性酷爱自然而不喜人造景观的我怕自己那浅显的文字污了她的风姿妖娆,怕自己那肤浅的想法误了她的万种风情,怕自己苍白的语言表述不出那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美,那一处处令人窒息的美。 _gI1@uQw
_gI1@uQw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提起苏州,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那闻名于世的园林美景。一到苏州,我们来到了苏州园林精华之所在,被誉为“中华园林之首”的拙政园。别看拙政园的园子小,里面却大有可观,让人很长见识。它最鲜明的特色就在于景点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讲究。还好我们游拙政园的时候游人很少,使我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它的深厚蕴含和主人的独具匠心。园里面山、水、石、池、林、亭、堂一应俱全,布局严整,错落有致,山楼前有一曲桥,桥面很低,估计在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都比桥面高,可惜我去的不是时候,没看到荷花盛开的美景。 _gI1@uQw
_gI1@uQw
拙政园中无论是东园“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兰雪堂、玲珑细润的缀云连壁峰、赏荷绝佳的芙蓉榭;还是中园“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的听雨轩、“香远益清”的远香堂、“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的小飞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山楼;或是西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与谁同坐轩、有着传奇故事,养着卅六对鸳鸯、望之灿若披锦的卅六鸳鸯馆、“相思迢迢隔重城,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留厅阁都让我沉醉其中,再次谋杀了我们不少的硬盘。 _gI1@uQw
_gI1@uQw
出了拙政园一拐便到了狮子林。狮子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但凡说到苏州,就不能不提苏州园林,而说到苏州园林,就不能不提到狮子林。狮子林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进园后第一眼见到的,便是狮子林的标志,一座怪石嶙的假山。细看这假山,确实颇象两只戏耍的小狮子。进了狮子林,一丛丛迎春花含苞欲放,一弯弯湖水碧波荡漾,一座座假山石光怪陆离,一个个凉亭错落有致,给人以清新、美丽的感觉。在这里,最抢眼的当然是那九头狮子了。但当我看到的时候,却怎么也数不出有九头。远远望去,其中的几头也的确是生龙活虎的,说它们具有山林之霸王的傲气确实不假。走近一看,却……,说得好听就是假山的层次感令人感觉到高低起伏跌宕,说得不好听就是碎石一堆(请恕我对艺术的“亵渎”,但我说得是实话,要怪就怪我的艺术鉴赏能力太差),真是距离产生美啊!但我同时又佩服起来,雕者能够把狮子的各个部位各个细处都放大来刻,还要使观赏者感觉到他的生龙活虎。哪里需要镂空,哪里需要凸出,都从雕者的头脑里体现在现实之中。如果没有超人的艺术灵气,过硬的技术,和 “胸中有山壑”是不可能实现的,是的,这是技术而不仅是艺术。 _gI1@uQw
_gI1@uQw
我们走过石桥,便来到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观赏美丽的湖光景色。湖水绿极了,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鳞光闪闪,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没有一点纤尘,没有一根游丝的侵扰。 _gI1@uQw
_gI1@uQw
整个狮子林处处是景,巧夺天工,几步即一弯,弯弯有景,走上几步,便觉眼前又是一亮,就连WC边上,设计者也不放过,难怪名列世界文化遗产。 _gI1@uQw
_gI1@uQw
喜欢真山真水的我不再满足苏州园林的假山假水,而苏州正是典型的水乡,京杭大运河环绕着苏州,过去曾是南北交通运输的主要通渠。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深深吸引着我,我们放弃了周庄和同里两个比较有名气的水乡古镇而选择了七里山塘。原因有两个:一是周庄和同里离苏州市有点远,一时半会儿估计也转不完,打算以后有时间踏踏实实、完完整整的去那里好好的感受一下;二是这两个地方的商业气氛比较浓,我还是喜欢自然古朴一些风貌。 _gI1@uQw
_gI1@uQw
其实七里山塘不应该叫做“水乡”了,更恰当的应该叫“水巷”、“水街”。山塘全长7华里,有11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姑苏第一名街”。我们坐上乌篷船,在“吴歌”委婉悠转的吟唱中,一幅浓墨重彩的江南水墨画渐渐驶入眼帘。乌篷船沿着山塘街行驶,呈河路并行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白墙、黑瓦的民居、纵横流淌的河水、古朴动人的石桥,错落相映,画意悠然。鱼米之乡的富庶是古城苏州持续繁荣的物质基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的富裕、江南的安宁、江南的诗书风流使我为之倾倒,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那湿露露的石板路,使人想到烟花三月下江南的诗意,让人恍然有一种漫步在历史与现实间的时空流逝感。 _gI1@uQw
_gI1@uQw
南京最为灵秀的地方当属钟山。我们到的前一天南京下了大雪,因为怕路难走,我们没有早早出发,所以到南京时已是午后时分。 _gI1@uQw
_gI1@uQw
我们行进在高速公路上,快到南京的时候,一块指示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钟山风景区。钟山不就是紫金山吗?历代君王向往的地方!我们立即决定更改行程,先去钟山。好在酒店已经定好,会为我们保留房间的。 _gI1@uQw
_gI1@uQw
一路直达钟山风景区入口,在停车场遇到一位热心的景区的士司机,告诉我们,外面的车是不能开入景区的,而她是景区的的士,包她的车160元,可直达钟山山顶,即紫金山天文台,省了步行和缆车的费用。毫不犹豫,我们坐上了她的车,这里的景区司机很有意思:开车兼导游。边走边讲,我们逐渐进入了景区深处。 _gI1@uQw
_gI1@uQw
其实,钟山是我熟悉的地方,我非常喜爱钟山,觉得她有一股说不出的霸气!城市是繁华的热土,山林是寂静的梵音,一热一冷,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浊一清,成就了阴阳互合的美韵,促就了凹凸相衔的和谐。有了钟山,才有了南京龙蟠虎踞的美誉得以千古传诵。 _gI1@uQw
_gI1@uQw
钟山,充满着无限灵韵和魅力,走进它,亲近它,你就能够切身领略它她万种的风情,品味她热诚博大的情怀。冬天的钟山,清洌空阔,万木萧肃,山形毕显。而一场大雪过后,钟山就给素装包裹起来,凹凸有韵,就像妖娆万端并透着冷艳的美人,让你既喜欢又不敢冒犯,只能小心翼翼地走近她,留下虔诚的足迹。 _gI1@uQw
_gI1@uQw
“横看成岭侧成峰”,世间万物都有不同的形态。透过车窗的玻璃,我久久凝视着钟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候去观看,会有不同的印象和感受。甚至怀着不同的心情去看钟山,你体会到的也是不同的意境,这可谓景由心生,心由情生,钟山在钟爱她的人的心里美丽着生长着。 _gI1@uQw
_gI1@uQw
车子慢慢地上山了。昨天大雪的痕迹慢慢显露出来,越到山顶雪越大,儿子兴奋极了,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真的雪!到了山顶,我们迫不急待地下了车,放眼望去,整个钟山银装素裹,巍巍钟山,雪压青松松更青,唯见半积着白雪,半裸露出黝黑皮肤的寒木,纷纷默立在一片缟素的陵丘上,逶逶迤迤,气势非凡,难掩一派萧杀之气。 _gI1@uQw
_gI1@uQw
就是这样一座见证了六朝风雨、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古山,一座座落于有着同样历史的古城,更显其气势磅礴,壮丽雄浑。游罢钟山,自然来到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他的后面是著名的明孝陵,历经沧桑,屡遭破坏,但仍不失其恢弘气势。据司机讲当年朱元璋选中此地是看中其左依青龙山,右依白虎山,前有朱雀门,后靠玄武湖,是一块风水宝地。怎知如今前有中山陵遮挡其视线。真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论是开国之君,还是民主之父,其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但是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演绎的故事早已成为永恒。 _gI1@uQw
_gI1@uQw
在南京的第二天,我们游览了著名的南京大屠杀记念馆和雨花台,看着那一个个深深的脚印,一个脚印就是一个活生生历史的见证;看着那一具具孩童的尸骨,一具尸骨的背后就是一个孩子曾经的笑靥。在这里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沉重!这也许是莫愁湖名字的由来,莫愁、莫愁,可是,真的莫愁吗? _gI1@uQw
_gI1@uQw
南京城值得一提的还有“南京大排挡”。饭店古色古香,收费不匪,一进门看到的不是我们所习惯的漂亮的咨客小姐,而是身着古装的“结帐先生”。这些结帐先生都是50多岁,一个个低头哈腰的奴相让我着实有些困惑,进了店门,很大的一间酒楼,桌子一个挨一个,然座无虚席。酒楼中央有一个小舞台,二个眉清目秀的苏州姑娘怀抱琵琶端坐上面,低声吟唱着那苏州评弹,吴侬细语在热闹的氛围里,有一种雅韵绕梁的感受! _gI1@uQw
_gI1@uQw
带着沉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六朝的古都,孔子,历代文心中的圣人,如今我们也来看你了! _gI1@uQw
_gI1@uQw
就象天有风云一样,没有想到,山东曲阜之行竟成了我本次旅游心中之恶蝇。 _gI1@uQw
_gI1@uQw
跟随着GPS,我们轻松来到了曲阜,在这里,我们游览了孔府、孔庙及孔子故里园。一进曲阜,我们的车子就被另一辆车拦下,车窗打开,一个女人的笑脸展现出来,她自我介绍说,他是曲阜旅游局批准的正式导游,不仅能用车带我们饱览市容,还能进旅游景点给我们做些讲解,要带我们游览曲阜,当然,不是免费的。作为孔孟后人的我,瞻仰“万世师表”,只想静静地感受,品一份文化的氛围,读一份孔孟之道。 _gI1@uQw
_gI1@uQw
我们刚一下车,一批拉客的蜂拥而至,要我们坐他们的车。七嘴八舌中我才明白,这里的导游进景点需游客另付门票费,坐他们的车,他们就可搞定一切。我们小心的选了一辆马车,在孔子家乡的城市道路上坐坐马车,也算是一份惬意。车主告诉我们他姓孔,是夫子的后代,托祖宗的荫福,吃着祖宗的遗产。此处是礼仪之邦,民风极好。我心中的天然防线彻底瓦解。 _gI1@uQw
_gI1@uQw
我们先来到孔庙,“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寺庙,殿宇轩昂,柏影重重,凝着肃穆和厚重,就连空气里,仿佛都在飘荡着沉淀了几千年的儒教气息。 _gI1@uQw
_gI1@uQw
那株有着上千年生命的“先师手植桧”,挺着触云的树冠,恍然中,似乎能感觉到一种神圣的光辉正穿透枝叶而下,照射到我浮尘已久的身和心。 _gI1@uQw
_gI1@uQw
随后我们去了孔府,说是孔府,其实并不是孔夫子的住所,而是孔子的历代长子长孙的居住地。 _gI1@uQw
_gI1@uQw
随着游览的深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卖东西的一律都是孔子的若干代传人,从七十二代传人起,直到七十六代,个个经商,赶马车的、蹬三轮的、卖萝卜的、开饭馆的,个个经营有道,这其中最出色的当属一个摆摊射箭的,小晚风只摸了摸她的箭就要收2元钱,唉,这“诚朴的民风”着实令我消受不起,对曲阜的好印象打了许多折扣,难道这就是“瞻师望祖”的曲阜?这就是“泽古励今”的孔子后人?不知道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天英灵是否会为之汗颜?真希望他们不是曲阜人,更不是孔子的后人。不过,曲阜毕竟是有几千年的文化积累,礼仪之帮的盛名又岂能是我这个匆匆过客笔下可以描绘出来的? _gI1@uQw
_gI1@uQw
离开了曲阜,我们马不停蹄奔向我们的家乡----北京。1992年离开北京后,这是我第一次回北京过年,距离上次到北京的时间也已经过了四年多了。北京,我的出生地,我生长的地方,当初放弃了优越工作南下珠海的我,如今伤痕累累地回来了!故国依旧,北京依旧,而我,是否依旧? _gI1@uQw
_gI1@uQw
北京城周正庄严,俨然大气,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城市中轴线,以及长安大街、平安大街、二环、三环、四环……至六环,把城市划分得井然有致,可以说北京是最能使人有方位感的城市。千百年的帝王之都,为北京积攒了厚重的历史沉淀,更自然而成文化中心。 _gI1@uQw
_gI1@uQw
由于北京是我们的故里,我们在这里渡过了2006年的春节。名胜古迹对我们已毫无意义,北国严寒的冬天使我们也无法再去“崇尚”大自然。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航空博物馆、滑雪场等知识性、趣味性的地方反到留下了我们不少足迹。但似乎今非昔比,兴冲冲赶了趟厂甸庙会回来竟觉得5元一盘的炸灌肠反到不如过去夜市上5角一盘的好吃了。北京,给我们这次旅行画上了大半个句号。 _gI1@uQw
_gI1@uQw
年初六的黎明,我们从京珠高速公路踏上了归程。早已没有了“当年万里觅封侯”的豪情,我喃喃地说着:“再见了,北京,再见了,我的朋友,我还会来看你的”!就这样,走马观花游武汉,大快朵饴长沙行,一路超速50%以下,于第三天到达了珠海。当“珠海经济特区欢迎您”的横幅映入眼睑时,我竟无语…… _gI1@uQw
_gI1@uQw
本次行程6998公里,行程23天,油费2688元,路桥费2677元,上下行均为满载,全程空调,油耗9.06升/百公里,途经广东、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天津、北京等十省二直辖市,游览上饶、黄山、杭州、苏州、南京、曲阜、济南、北京、唐山、武汉、长沙等11市及其风景区,经历最低气温为北京的-13.5℃,最高气温是广东的26℃,行车途中遇小雪、风、雨、浓雾,玻璃水结冰直至湖南。超速罚单目前仅收一张,为京珠高速清远路段。路况方面最好的当属苏州至南京的沪宁高速,其次是杭州至苏州的苏嘉杭高速;最差的路段在安徽境内,其次为天津。城市整体环境最佳者当属杭州,最差者天津当仁不让。加油处处方便,特别是北京市为高标准欧Ⅲ汽油,唯河北、河南、湖北三省为乙醇汽油,除湖北外均有93号汽油,湖北只有97号乙醇汽油。全程GPS导航灵敏,除了在北京的大型立交桥上超过80公里时速时反应稍慢外非常准确,为我们的行程增辉不少。 _gI1@uQw
_gI1@uQw
我们的行程结束了,虽行万里路并未读万卷书,在此向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四条柱、明记等同学再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