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77阅读
  • 25回复

大地震中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5-17
9 C4-%|+Q i  
C4-%|+Q i  
12岁少年:不救人,我会感到很惭愧  C4-%|+Q i  
C4-%|+Q i  
(2008年05月13日 23:42:25 来源:新华网)  C4-%|+Q i  
C4-%|+Q i  
12岁的陈浩静静地躺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和右手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胸前满是心电图监护仪的胶贴。20多个小时之前,他还是活蹦乱跳的六年级学生。12日的强震震倒了学校升旗台后的高墙,他被压在了瓦砾之中。 C4-%|+Q i  
C4-%|+Q i  
“他本来可以不这样的。”父亲陈强说。 C4-%|+Q i  
C4-%|+Q i  
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学生。12日下午2时许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而温江距离震中仅有55公里。 C4-%|+Q i  
C4-%|+Q i  
“我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这个高挑清秀的男孩说。跑下了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他想也没多想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C4-%|+Q i  
C4-%|+Q i  
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医生给陈浩的伤下了定语——“严重”。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可坚强的他愣是没有哭出一声。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在昏睡中,妈妈抓住他突然扬起的双手,只听他呢喃“我抓住她了……” C4-%|+Q i  
C4-%|+Q i  
“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因为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陈浩的语气很平静。在家中,由于父母多在外跑货物运输,他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年少,却显得异常懂事。 C4-%|+Q i  
C4-%|+Q i  
坚强的他并不知道,那堵砖墙夺去了他三个最要好的同学的生命。 C4-%|+Q i  
C4-%|+Q i  
(2008年5月17日0:42:58)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5-18
10 C4-%|+Q i  
C4-%|+Q i  
地震幸存学生:眼睁睁看着同学在自己眼前死去 C4-%|+Q i  
C4-%|+Q i  
“爸爸,你快来啊,我被救出来了!”刚用本报记者的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16岁的王静在眼眶里转了很久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C4-%|+Q i  
C4-%|+Q i  
此时是5月14日14时30分,距王静被垮塌的教学楼掩埋已过去了48小时,距她被消防队员从废墟中抢救出来也过去了3小时,她才刚刚从眩晕中清醒过来。 C4-%|+Q i  
C4-%|+Q i  
王静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一中的一名学生,她就读的北川一中位于距离北川县城大约两公里的任家坪镇,是当地最大的一所中学,有3000余名学生。“5•12”地震发生的时候,她和她的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课。这栋教学楼里有20个班,大约1000余名学生。 C4-%|+Q i  
C4-%|+Q i  
感觉到楼在晃动,王静和同学们赶紧往外跑,刚跑到门口,5层的教学楼突然垮塌。幸运的是,王静和几个同学没有被倒下来的巨大的钢筋水泥砸伤,而被困在了它们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里,无法动弹,只能不断地呼叫“救命”。 C4-%|+Q i  
C4-%|+Q i  
而废墟外面,从5月12日灾难发生的当天开始,就有很多劫后余生的父母翻山越岭从各地赶来寻找自己的孩子。 C4-%|+Q i  
C4-%|+Q i  
“我们本来是6个人一起的,一个男同学都跑到门口了,为了救一个女同学又跑回去,就没能再跑出来。”说起为了救人而牺牲的同学,王静哽咽难语。 C4-%|+Q i  
C4-%|+Q i  
和王静一起被救出来的同学一共有4个,都是女同学。但王静说:“还有一个男同学,本来也跟我们困在一起,但是他不断地在呕吐,还开着玩笑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说着说着就没有声音了,离他最近的女同学发现他已经停止呼吸了。”回想眼睁睁看着同学在自己眼前死去的一幕,王静再次难过得无法自已。 C4-%|+Q i  
C4-%|+Q i  
在救灾现场施救的一位医生说,王静受的只是轻微的外伤,但是相比这些外在的伤痕,更难平复的是他们内心的伤痛,灾难过后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 C4-%|+Q i  
C4-%|+Q i  
接到女儿的电话,王静的父亲终于稍稍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这位父亲原本在重庆打工。5月13日,他费尽周折,转了几次公共汽车,终于赶回绵阳。他的家在北川县雨里乡,除王静外,王静的母亲、弟弟、爷爷、奶奶都在家中,目前还没有取得联系。“他们应该没有事。”王静的父亲语气很坚定,或许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才支撑着一位父亲、丈夫、儿子不肯放弃执着的寻找。 C4-%|+Q i  
C4-%|+Q i  
父亲急着看到女儿,女儿急着见到父亲,但由于北川路面垮塌严重,救援车辆进出非常不便,虽然救护车呼啸着不停地来回奔跑,但也只能先运送危急伤员。王静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前焦灼地等待。 C4-%|+Q i  
C4-%|+Q i  
和她一起等着去绵阳的还有该校高一的张思琪,被救起的张思琪胸前还挂着学校的胸牌。18岁的张思琪是学校学生会文艺部长,是学校的活跃分子。 C4-%|+Q i  
C4-%|+Q i  
地震发生的时候,她的父母正在北川受灾最严重的老县城车站卖小吃,夫妇俩刚刚跑出自己的店铺,就看到两层高的车站售票楼砸了下来。顷刻间,扬起漫天尘土,很多楼房都变成了一片废墟。惊魂稍定,夫妇俩立即想起在北川一中上学的唯一的女儿。 C4-%|+Q i  
C4-%|+Q i  
尽管县城和道路都已面目全非,但夫妇俩还是决定去寻找女儿。平时早已走惯的这两公里路程变得异常艰难和漫长,断层、突起、中间还被山上滑落的巨石阻断,但这仍然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5月12日17时,当他们终于跌跌撞撞地走到任家坪,就听说北川一中教学楼垮了。面对已经完全化为废墟的教学楼,张思琪的父亲腿脚一软,当场就跪下了。“当时我们都想,我们女子完了!”张思琪的母亲、40岁的熊玉华说。 C4-%|+Q i  
C4-%|+Q i  
5月13日清晨,被安置在学校操场上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后,不甘心的母亲开始围着废墟不断地呼唤自己的女儿。尽管现场有重庆消防的官兵动用大型起吊机进行施救不断发出声响,也许是母女心有灵犀,5月13日下午,张思琪居然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发出了回应。5月14日凌晨两点,躲在桌子下逃过劫难的张思琪终于获救,与守候在外多时的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C4-%|+Q i  
C4-%|+Q i  
“非常感谢,特别是重庆消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一家3口的团聚!”母亲由衷地说。 C4-%|+Q i  
C4-%|+Q i  
一直以来,张思琪的梦想是当兵,这次灾难中的遭遇,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当我被埋在泥土下时,就一直对自己说,解放军叔叔会来救我们的!”她说,“还有什么比救出一条生命更伟大的呢?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当兵,以后如果有类似事故,我一定第一时间出发,但我更希望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C4-%|+Q i  
C4-%|+Q i  
她说,同班同学中,自己亲眼看着袁媛、刘小娟、吴芮、向玲华、杨松林、贾强等同学被救出,“请您一定要在报道中写下他们的名字,让他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他们的好消息!” C4-%|+Q i  
lR:?uZ$  
(记者朱丽亚 田文生)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lR:?uZ$  
lR:?uZ$  
(2008年5月17日22:50:46)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5-18
11 lR:?uZ$  
lR:?uZ$  
徒步独行 只为寻母 lR:?uZ$  
lR:?uZ$  
清早,丝丝细雨笼罩着成都彭州汽车站。不少百姓聚集在这里,好像都在等长途车。想去什邡的新闻采访车从此路过,因司机不太熟悉路,于是摇下车窗问路。 lR:?uZ$  
lR:?uZ$  
这时候,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凑过来,拉着记者的车窗就不放手,说:“老师,你们要去什邡吗?我熟悉路,我带你们去。我要上去救人。” lR:?uZ$  
lR:?uZ$  
上车后,小伙子显得十分腼腆,话不多,总是低着头玩自己手上的编织袋。只有听到收音机里播到什邡灾情时,才抬起头来,用力咬着唇,脸色十分难看。 lR:?uZ$  
lR:?uZ$  
“都说汶川已经是一个孤岛,什邡是不是也成了一片废墟?”听着记者的问话,小伙子的脸色更难看了。 lR:?uZ$  
lR:?uZ$  
记者一问才知道,小伙子姓邓,家住什邡,前几天刚和爸爸带着亲戚到成都去看病,只留了妈妈一个人在家。发生地震后,家里电话打不通,妈妈的手机也没信号,于是他一大早就开始出发,步行了将近20公里到了彭州,还打算走去找妈妈,幸好碰上记者才搭了一段顺风车。 lR:?uZ$  
lR:?uZ$  
“我今天早上5点就出门了,我爸爸和姐姐送我出来的。我不管,就算一路走上去,我也要去找我妈啊!”小邓眼里含着泪,却生生没让泪珠儿掉下来。 lR:?uZ$  
lR:?uZ$  
(2008年5月17日22:54:08)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5-18
12 lR:?uZ$  
lR:?uZ$  
两个女孩素不相识 生死对话战胜死神 lR:?uZ$  
lR:?uZ$  
“她还活着吗?她在哪,我想见她?”昨日凌晨6时许,当官兵们花费无数心血刨掉了压在她身上的一片片钢筋水泥残垣将她救出时,初二二班的女生蒋德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念念不忘初三一班的女生廖丽。 lR:?uZ$  
lR:?uZ$  
当医生给她输上药水后,她还在不停地问老师“廖丽呢?”她哽咽着说,事发时,她只听见一阵阵惊慌的尖叫声后就昏过去了。醒来时,白天已变成黑夜,浑身痛得要命,她想起身,但却被一块块破碎的水泥板压住,难以动弹。在饥寒交迫中,一身是伤的她好几次想入睡,但上方有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千万不要睡,你一睡万一醒不来怎么办?” lR:?uZ$  
lR:?uZ$  
被碎石压在上面无法动弹的女孩告诉她,自己叫廖丽,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她和小蒋虽不相识,但听到她的呻吟声后,担心她在疲倦中不小心睡着了丢命,就鼓励她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赢得生机,原本不相识的她们俩在废墟里不停地相互鼓劲,最终为官兵叔叔赢得了时间。廖丽被救出后,接着她也被救了出来。她说,“我们经过了生死考验结下的情谊,将一生无法忘却。” (据天府早报) lR:?uZ$  
lR:?uZ$  
(2008年5月17日22:58:06)
离线龙靖主人

发帖
490
蜂蜜
491994821
威望
3
宣传贡献值
5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05-18
灾难让孩子更成熟,希望这样的灾难不会再发生!
大龙:喝自己的酒,让别人说去吧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05-19
引用第17楼龙靖主人于2008-05-18 20:44发表的  : lR:?uZ$  
灾难让孩子更成熟,希望这样的灾难不会再发生!
lR:?uZ$  
谢谢!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05-19
大地震中的孩子们 lR:?uZ$  
lR:?uZ$  
13 lR:?uZ$  
lR:?uZ$  
7.8级。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之后,发生在地震的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有可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血泪之殇、亲人哀恸,生命是如此脆弱,雨中,孩子们在废墟中面临“死神”威胁时,他们之间通过“生死对话”上演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lR:?uZ$  
lR:?uZ$  
曾是欢乐的操场如今与坍塌的教学楼隔路相望。在四川都江堰聚源中学孩子们的讲述里,孩子们说,“教室裂开一条缝,我们都掉了下去”。一句简短的描述,就这样把我们带进了那曾经毫无防备的恐惧之中。即使是成人也无法应对的灾难来了—— lR:?uZ$  
lR:?uZ$  
生死关头小姐妹握手挺过来 lR:?uZ$  
lR:?uZ$  
在四川省急救中心外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内,受伤严重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一直拒绝进入室内病房治疗,地震的恐怖和被埋在地下4个小时的阴影,令她对封闭的房屋感到恐惧。 lR:?uZ$  
lR:?uZ$  
黄月说,他们班在教学楼三楼,有6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时正在上政治课。“突然教室左右摇晃,墙上和地上突然裂开一条缝,老师一下就掉下去了,紧接着我和其他同学也掉了下去。”转眼间,整栋教学楼就垮成一堆砖头。被埋在废墟中的黄月感到头上和腿上被重物压着无法动,就试着移动手。四周一片黑暗,她感到头上血流下来。呛人的灰尘过后,她开始呼喊王超、张杨等同学。这时,她听到张杨也在呼喊她。黄月说到这里。张杨离她很近,她伸手向张杨的方向,拉住了张杨的手,就这样,两只手紧握在一起,一直到被救出来。 lR:?uZ$  
lR:?uZ$  
黄月问张杨:“我们会不会死?”张杨说:“不会。”两姐妹互相鼓励说:“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因为受伤较重,失血过多,黄月中途晕过去,张杨一发现黄月没说话,就使劲摇她的手:“黄月,你要坚持啊,一定要坚持,我们要一起出去。” lR:?uZ$  
lR:?uZ$  
下午6点左右,操场上救援的人员已经很多,一些机械设备也调集了过来。已经救出5名学生的黄守建发现了张杨,当他和其他家长将张杨从废墟中往外抱时,发现张杨紧紧抓着她女儿的手,一道横梁横在她们头上,救了她们的命,两人成功获救,张杨受伤较轻。13日晚,黄月送到位于成都的省急救中心,经过检查,黄月没有生命危险。 lR:?uZ$  
lR:?uZ$  
藏在桌下挖出气孔得救 lR:?uZ$  
lR:?uZ$  
同样是聚源中学学生的谢屿事发时正在三楼上化学课,地震突袭,他马上钻到课桌下面躲藏。然后轰的一声,他脚下一空就落了下去。谢屿被埋在废墟下,一条横梁砸下下来,幸而被桌子挡住。只是他周围的空间已经密闭,空气越来越少,他感到胸闷,呼吸困难。 lR:?uZ$  
lR:?uZ$  
谢屿开始用手摸索,终于找到一处较软的沙石,便用手使劲抠挖,幸运地挖开了一个直通外面的小洞,不仅可以通空气,还让他有机会将手伸出废墟外,最终被救援者发现。 lR:?uZ$  
lR:?uZ$  
“地震那10秒” lR:?uZ$  
lR:?uZ$  
初三(3)班的杨飞虎(男):我们教室在教学楼的2楼,我坐在教室的前排。那天是语文课,但当语文老师讲课20多分钟后,房屋开始晃悠,语文老师开始告诉我们“快躲到书桌底下去”,一些人开始照做,但后来摇晃的幅度更大了,语文老师就说“快跑”。我们就开始往外跑。教室前后有两个门,但平时只开一个门,因此,那天幸亏我跑得快,才提早离开教室,来到楼梯时,我发现楼梯上全是逃命的人,我一着急,就顺着楼梯的缝隙跳了下去,最后逃了出去。 lR:?uZ$  
lR:?uZ$  
初二(8)班李云(化名,男):我们教室在3楼,靠近楼梯口,上课时教室晃动了,我们就开始跑,我跑得快,一口气就顺着楼梯口跑了出来。跑出来后,我看到有人从2楼、3楼、4楼的窗户跳下来,有人跌倒后又爬了起来,但有的人没有爬起来,就被倒下来的碎块压住了。再后来,我跑出去好远,脑子就不再记得什么了。 lR:?uZ$  
lR:?uZ$  
初三(4)班刘晓林(化名):我们班在2楼,距离最近的楼梯口有7米远,我坐在教室的第三排。当时是物理课,房子突然晃动,有人喊地震了,我们就开始跑。很幸运,我们班60多人,基本都没有被埋,但后排的两名女生却被埋死了,她俩是同桌。 lR:?uZ$  
lR:?uZ$  
(2008年5月19日15:41:53)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8-05-21
大地震中的孩子们 lR:?uZ$  
lR:?uZ$  
14 lR:?uZ$  
lR:?uZ$  
遇难中学生用木棍在纸上划下留给家人遗言 lR:?uZ$  
lR:?uZ$  
新华网四川北川5月20日电(记者朱玉、田雨) lR:?uZ$  
lR:?uZ$  
拿着这张白纸,所有的人都在发抖。 lR:?uZ$  
lR:?uZ$  
这是一张看不出来字迹的白纸。只有极其细心地将它朝着阳光,转向一个角度,才能发现上面的刻痕。 lR:?uZ$  
lR:?uZ$  
那不是用笔写出的字迹,而是用细木棍之类的东西划在纸上的——这似乎是一张留给家人的遗言。 lR:?uZ$  
lR:?uZ$  
在地震重灾区北川,在完全坍塌的主教学楼边,北川中学的老师拿出了这样一张纸,在场的人心照不宣,没有一个人开口问,为什么不用笔写啊。 lR:?uZ$  
lR:?uZ$  
写作这张便条时的场景,结合毁灭性的地震,几乎可以还原:作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没有笔,身负重伤或已知自己处于绝境,又想跟家人交代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便条”。 lR:?uZ$  
lR:?uZ$  
纸上划着:姜栋怀,高中一年级一班。爸爸妈妈对不起,愿你们一定走好。 lR:?uZ$  
lR:?uZ$  
老师随着我们的问话木然地点头:有这个人,男孩儿,条子是在停放遗体的地方找到的。 lR:?uZ$  
lR:?uZ$  
不敢再问了。 lR:?uZ$  
lR:?uZ$  
男记者们把目光转向别处,清清嗓子,用手背佯装推推鼻子;女记者捂着嘴,走开。 lR:?uZ$  
lR:?uZ$  
老师珍惜地收起便条,放到怀里,他还要把这张白纸,交给姜栋怀的家人。 lR:?uZ$  
lR:?uZ$  
北川中学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也是唯一的一所高中。 lR:?uZ$  
lR:?uZ$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建的主教学楼,共有20个教室,除一个教室空置外,其他的都塞满了学生。 lR:?uZ$  
lR:?uZ$  
那天,除了两个班上体育课,一个班上信息课,不在这栋教学楼外,剩下的学生,全在这个楼里。 lR:?uZ$  
lR:?uZ$  
还有旁边一栋被称为新教学楼的,建成于2004年。这栋教学楼,远远看去一切如常,走近后方能知道,5层的教学楼原地不动地坐下去两层。主教学楼后面的初中楼,也大部分坍塌,初中二年级二班,67个孩子,6个人脱险。逃生出来的孩子们后来告诉老师,他们在废墟中互相鼓励,商量出去后要考什么样的学校,说着说着,有的孩子就不再出声了。 lR:?uZ$  
lR:?uZ$  
没有水,渴极了的他们喝下了墨水。 lR:?uZ$  
lR:?uZ$  
废墟全然不见学校原来的模样,只有遗留的大量课本,才能提醒人们:别忘了,这里原来是课堂。 lR:?uZ$  
lR:?uZ$  
为防止拿错,学生们大都有在课本上留下名字的习惯,课本上留下了孩子们青春的笔迹。 lR:?uZ$  
lR:?uZ$  
捡起来几本。一本半旧的《英语(新目标)》,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九年级徐小蓉。物理书,属于徐子涵;《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以前经常触摸它的,是刚刚上中学的钟蕾蕾。 lR:?uZ$  
lR:?uZ$  
我们找到了一本中国历史书,书的扉页上写着的名字,是八年级的陈继亚,这个孩子把家庭地址也工工整整写在书上:基史市亚值县幸福村。 lR:?uZ$  
lR:?uZ$  
废墟中还找到陈继亚的一份《二00八年春九年级诊断检测语文试卷》。从书和试卷上看,这是个爱好历史的学生——每一个标题下,孩子都写着总结出来的要点提示,一丝不苟。 lR:?uZ$  
lR:?uZ$  
试卷上的分数已经看不清了,它的一角浸上了血迹。 lR:?uZ$  
lR:?uZ$  
一篇阅读分析文章,分析《总想为你唱支歌》中间一段话。“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持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文章歌颂的,是大漠胡杨,名叫刘宗丽的学生在旁边评注:“总会有那么一天,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lR:?uZ$  
lR:?uZ$  
在北川的新城区,有一组羊的雕塑——北川是羌族自治县,羌族,是很崇尚羊的。羊,这种人们普遍认可的吉祥物,没有给地处断裂带上的北川带来好运,强烈的地震和滑坡、泥石流带来的冲击波,把羊群的雕塑震得东倒西歪。 lR:?uZ$  
lR:?uZ$  
废墟上还散落着计算器、眼镜、词典等,还有不同孩子绷着年轻的脸蛋故作严肃的标准照,还有一串串家门钥匙,想必孩子们以往放学回家,会用不同的钥匙捅开自己家的门,把书包一扔,大喊:“妈!吃什么?” lR:?uZ$  
lR:?uZ$  
震后第6天,废墟边还有人在等待。北川中学教师任成蓉还在望着废墟,废墟中还有她的几个学生,和与她相交甚厚的老师。 lR:?uZ$  
lR:?uZ$  
此次地震,已在北川中学上初中三年级的任成蓉的女儿,于震后第三天被抬了出来。和她一起离世的,还有她的另外3个同学兼形影不离的玩伴,巧的是,4个孩子都是学校教师子弟。 lR:?uZ$  
lR:?uZ$  
任成蓉本打算,孩子们中考完,带他们去北京看奥运会,但所有的计划,都随地震而消失了。 lR:?uZ$  
lR:?uZ$  
任成蓉直直地盯住废墟:“孩子们学习得太累,她们现在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 lR:?uZ$  
lR:?uZ$  
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记者搂住了任成蓉的肩膀。 lR:?uZ$  
lR:?uZ$  
忽然间,悲从中来。 lR:?uZ$  
lR:?uZ$  
(2008年5月21日14:11:07)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8-05-23
大地震中的孩子们 lR:?uZ$  
lR:?uZ$  
15 lR:?uZ$  
lR:?uZ$  
看看这三个孩子 lR:?uZ$  
lR:?uZ$  
清清是汶川蓥华镇中学一名美丽好学的初一女孩,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她被埋在了教学楼的废墟下,幸运的是她被救了出来,令人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lR:?uZ$  
lR:?uZ$  
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出现在记者镜头前时,这个小哥哥已经背着妹妹走了10多个钟头,在记者帮助下,将他们带到绵阳收容点。 lR:?uZ$  
lR:?uZ$  
乔庄小学学生刘严冰请求父亲在废墟中找出课本,帐篷前又响起了读书声。 lR:?uZ$  
lR:?uZ$  
(2008年5月23日0:59:30) lR:?uZ$  
lR:?uZ$  
lR:?uZ$  
16 lR:?uZ$  
lR:?uZ$  
不哭的"可乐男孩"让悲伤中国感受亮色 lR:?uZ$  
lR:?uZ$  
5月15日23时,在灾难过后80个小时,一个男孩终于被救援人员缓缓抬出废墟。就在人们要将男孩抬上救护车时,男孩突然向救援人员说,“叔叔,帮我拿瓶可乐”。现场的救援人员都被这句话逗乐了,他们纷纷说,“好,给你拿可乐。”谁知男孩又说,“要冰冻的”,救援人员马上答应,“好的,拿冰冻的。”随后男孩被迅速送往医院。(《广州日报》5月17日) lR:?uZ$  
lR:?uZ$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做薛枭,只有17岁。前几天网络上一度传言男孩去世,一时间众多网友跟帖表达哀悼和失落,他们叹息乐观的“可乐男孩”最后可能还是未能喝上一口可乐。令人高兴的是,《新快报》的消息说,“可乐男孩已做截肢手术目前状况良好”。(《新快报》5月21日) lR:?uZ$  
lR:?uZ$  
男孩无意中的幽默,驱除了队员们身上所有的疲惫。我们看到了虽然满脸灰尘但又生动而鲜活的生命,他的得救和给大家带来的轻松,就如历经黑夜后的一丝亮光,让在场所有的人和后来看到这个镜头人都会感到幸福,都在饱含泪水中扑哧笑出了声。这个17岁的男孩从此被网友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可乐男孩”。 lR:?uZ$  
lR:?uZ$  
当时,可乐男孩和一个女孩在那里被困了80多个小时,救援人员来的时候,他却一直要求他们先救女孩,再救他。80个小时,他以顽强的生命和乐观的情绪,给无数期盼的心,带来新的希望,人们的笑声里既有赞许,也有欣慰。“可乐男孩”,这个名字将是镇定、勇气、乐观和毅力的代名词,给所有走过悲伤的人以特别的鼓励。 lR:?uZ$  
lR:?uZ$  
悲痛会慢慢地淡化,灾难总会过去,笑脸又会在阳光下绽放。从废墟中爬出的人们,都会像可乐男孩一样,在大家的搀扶下站起;幸福生活将像要一杯冰冻可乐那么简单,重新回到我们身边!那些当时指责可乐男孩骄生惯养和喜欢洋货的网友,在谣传他去世时非常后悔,他们含泪留言说:“孩子,对不起”。 lR:?uZ$  
lR:?uZ$  
面对灾难,我们大多数人哭过,因为悲伤、因为感激、因为重逢与获救的欣喜。地震中的任何眼泪都是人类高尚情感的真实流露。哭过之后,“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呼喊声响彻中华大地。但不哭同样令人尊敬,不哭的“可乐男孩”,曾经逗乐了沉浸在悲伤中的中国,他用17岁的顽强与乐观告诉所有的人们,我们要好好生活。我相信,经历了生离死别和大苦大难的人们,将更加善待他人、振奋自己,人们会更懂得爱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会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lR:?uZ$  
lR:?uZ$  
(作者:高一飞,稿件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崔京华 发布日期:2008-05-22 ) lR:?uZ$  
lR:?uZ$  
“可乐男孩”目前状况良好 家长呼吁多给他个人空间 lR:?uZ$  
lR:?uZ$  
在5月15日的央视灾区直播中,一名获救的大男孩对营救人员说“我要喝可乐”的镜头,让很多网友都牵挂这个坚强乐观的大男孩——薛枭,前段时间在网上一度传闻他已去世,很快又有消息说薛枭其实还活着,网友们纷纷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在不断地猜测他目前的情况。  lR:?uZ$  
lR:?uZ$  
为此,前方的志愿者和网友特地于5月21日上午11:40分到达薛枭目前就医的成都华西医院。 lR:?uZ$  
lR:?uZ$  
在成都华西医院的骨科病房,志愿者见到了薛枭和他的家人,薛枭目前的状况良好,病情基本稳定,他所住的病房是普通病房,并不像很多网友说的重症监护病房,他的父母和从武汉来的志愿者都在一旁照顾他。 lR:?uZ$  
lR:?uZ$  
我们的志愿者本来想拍一些照片证明薛枭不像很多网友说的已经去世,但是反复考虑,决定尊重伤者,没有拍照,也没有过多地停留。薛枭的母亲通过志愿者向网友们表示感谢大家对儿子的关心,但也希望大家能给他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安静休养,早日康复。 lR:?uZ$  
lR:?uZ$  
(钟文) lR:?uZ$  
lR:?uZ$  
(2008年5月23日1:01:51) lR:?uZ$  
lR:?uZ$  
lR:?uZ$  
17 lR:?uZ$  
lR:?uZ$  
新“可乐男孩”笑对截肢 lR:?uZ$  
lR:?uZ$  
www.cqkx.com  2008-5-22 7:27:49   来源: 重庆晚报 lR:?uZ$  
lR:?uZ$  
15日,绵竹市大男孩薛枭被救出废墟后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可乐男孩”。无独有偶,几乎在同时被救出的18岁的北川男孩杨彬彬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要喝冰镇可乐。”前晚,彬彬在重庆能源集团南桐总医院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术后他再次提出了喝可乐的要求。 lR:?uZ$  
lR:?uZ$  
“这个男孩很坚强,做截肢手术都没见他哭过”,外科医师欧亚非说。昨日,病床前,万盛区腰子口社区的志愿者席阿姨凑近他:“彬彬,还认识我吗?”“认识,就是我发型有点乱,不够帅了”,刚做完截肢手术的小伙子逗乐了所有在场的人。彬彬说,“我现在最想喝可乐,我要吃遍天下的美食”。欧亚非悄悄告诉记者:“他很喜欢打篮球,在手术台上还问我今后可不可以打篮球,我安慰他说有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篮球比赛……” lR:?uZ$  
lR:?uZ$  
彬彬的父亲杨国华说,他们是北川县贯岭乡竹坝村五社人,彬彬喜欢体育、音乐,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孩子很懂事,特别尊重老人,18岁了,还像个小孩,平时上学离家前还抱着奶奶、爷爷、妈妈和爸爸亲。 lR:?uZ$  
lR:?uZ$  
北川高职08届电子专业的杨彬彬回忆,5月12日正在上数学课时,教室开始摇晃起来,老师叫快跑,全班同学分两个门从两个过道向外跑,“前面人很多,跑不快,一个跑在前面的同学手机掉了,弯腰去拣手机,我怕撞到他,停了一下,所以就跑慢了一点,全班其他同学都跑出去了,就我们4个被压在里面。只差一秒钟,我就能跑出来。”彬彬有些遗憾。沉默了一会,彬彬话锋一转,“算很幸运的,4个同学中有一个没等得及救援的叔叔来,就走了。”5月15日晚上7时,解放军战士将杨彬彬救了出来。 lR:?uZ$  
lR:?uZ$  
彬彬说,在“废墟里,他们被压的空间只有一尺来高,几个同学心情十分烦躁,又累又渴,特别想喝冰镇可乐。”不过,4个好朋友依然相互鼓励着,同学任科伟当时问他怎么样,他说“两只腿被夹得很紧,可能断了”。任科伟赶紧说:“没得事,下半生我养你。” lR:?uZ$  
lR:?uZ$  
主任医师刘怀清说,彬彬是18日晚上从绵阳五二○医院转到重庆能源集团南桐总医院的,因伤口严重感染,当晚就进行了右小腿清创术、左大腿下段截肢术和左大腿切开减压术。尽管医生想尽办法,仍然没能保住彬彬的右腿,20日下午再次进行了右大腿下段截肢术。 lR:?uZ$  
lR:?uZ$  
心理医生王皋茂认为,杨彬彬是一个率真的男孩,刚被救出来就想喝可乐,完全是人的本能和对生的渴望所驱使。 lR:?uZ$  
lR:?uZ$  
记者 王中亮 通讯员 胡龙 摄影报道 lR:?uZ$  
lR:?uZ$  
(2008年5月23日1:04:56)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05-24
大地震中的孩子们(续录) lR:?uZ$  
lR:?uZ$  
18 lR:?uZ$  
lR:?uZ$  
“敬礼娃娃”郎铮 lR:?uZ$  
lR:?uZ$  
本报讯(记者卢文洁、徐静)“敬礼娃娃”郎铮找到了!5月13日从北川县城废墟中被解救出的这名3岁小孩,在担架上向营救他的武警战士敬了个礼,这动人一刻被摄影记者定格,成为此次全民救灾中至感人瞬间之一。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全国范围的瞩目:小郎铮现在怎么样?昨日,记者在绵阳市某部队医院看到手术后的郎铮,他正如天使般安睡。3岁孩子为何就懂得敬礼?24小时陪伴在旁的母亲吴晓红回答:“孩子从小就喜欢解放军!” lR:?uZ$  
lR:?uZ$  
3岁娃娃敬的是什么礼? lR:?uZ$  
lR:?uZ$  
妈妈:应该敬的是军礼 lR:?uZ$  
lR:?uZ$  
昨日傍晚,当记者赶至医院,郎铮正躺在骨科临时“帐篷病房”里,安然沉睡。母亲吴晓红满是痛惜地说:“孩子手术后很辛苦,不能吵醒他。” lR:?uZ$  
lR:?uZ$  
辗转到达绵阳404医院后,左手骨折的小郎铮于5月21日接受了接臂手术。在此前,他已经被截去左手小指和无名指的指甲部分关节。前日手术针对郎铮左臂关节神经被严重压迫,对受损的神经进行修复。 lR:?uZ$  
lR:?uZ$  
母亲吴晓红说,手术很顺利,医生说神经的压迫应该可以解除。但手术后小郎铮左手手指活动还有点问题,需要3个月后才能确知手术有否最终成功。 lR:?uZ$  
lR:?uZ$  
这几天,到医院探望郎铮的人话题始终离不开:3岁娃娃当初为什么敬了那个礼?他那么小怎么知道敬礼呢?另外大家也疑问,如果是敬礼,小郎铮行的是少先队礼还是军礼?对这一系列问题,小郎铮的母亲认为孩子对救援人员行的是军礼,“这孩子从小就很喜欢解放军!” lR:?uZ$  
lR:?uZ$  
网友建议郎铮当奥运火炬手 lR:?uZ$  
lR:?uZ$  
母亲:孩子太出名了不好 lR:?uZ$  
lR:?uZ$  
郎铮“敬礼娃娃”封号的得来,缘自一张照片。5月13日,被埋在北川县城幼儿园废墟中10来小时后,郎铮获得解放军某部官兵成功营救。当他被抬上担架时,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出现了:3岁的小郎铮举起右手敬了一个礼。这一刻被摄影记者敏锐捕捉,照片随后在网络流传。在人们充满善意的解读中,郎铮敬的是“感恩之礼”,人们冠予他“敬礼娃娃”称号。 lR:?uZ$  
lR:?uZ$  
这之后,无数的人迫切打听郎铮的消息,大家都想知道他好不好。甚至有热心网友们建议,把点燃奥运会主火炬塔的人选锁定在郎铮身上。而睡眠中的小郎铮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名人”了吗?吴晓红笑一笑:“他知道的。他看到报纸上登的照片,说‘那就是我!’但卖报纸的都不相信他,哈哈!” lR:?uZ$  
lR:?uZ$  
在小郎铮的床底下堆着不少玩具,其中有两个“奥特曼”。吴晓红说这都是热心人知道消息后送来的,小郎铮俨然就是个小明星。但吴晓红却不愿意儿子惹来更多关注,她说:“孩子太出名了不好,影响他以后的成长。我希望大家多给他空间。” lR:?uZ$  
lR:?uZ$  
lR:?uZ$  
“敬礼娃娃”受心理问题困扰 lR:?uZ$  
lR:?uZ$  
听见飞机轰鸣惊吓不已 lR:?uZ$  
lR:?uZ$  
“今天孩子表现得很烦躁,他有点被摄影的闪光灯吓怕了。”吴晓红不愿意郎铮受更多干扰,完全出于母亲对儿子的爱护。 lR:?uZ$  
lR:?uZ$  
记者还担忧地获知小郎铮还受着心理问题的困扰。进入医院之后,郎铮在北川县小坝派出所上班的爸爸因为忙于工作,只能在手术当天来医院陪伴宝贝儿子。母亲吴晓红不分昼夜贴身照顾,但有时需要走开时,小郎铮都会惊得大哭。最让医生担心的一次,妈妈刚好走开,窗外飞过了一架直升机,轰鸣的声音让小郎铮惊吓不已,他大力想拔下针头往外跑。 lR:?uZ$  
lR:?uZ$  
3岁的“敬礼娃娃”郎铮,也许需要的不是我们加在他身上的“光环”,真正需要的是身心康复的最佳环境,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氛围。 lR:?uZ$  
lR:?uZ$  
lR:?uZ$  
“敬礼娃娃”手术顺利 lR:?uZ$  
lR:?uZ$  
时间: 2008-05-23 lR:?uZ$  
lR:?uZ$  
据新华社 《重庆商报》报道 “21日11时10分,“敬礼娃娃”小朗铮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手术室里被推出,早已等在门口的爸爸、妈妈迎上前,深情地在儿子的小脸颊上轻轻地亲了一下。 lR:?uZ$  
    lR:?uZ$  
地震发生时,才3岁的小朗铮被从北川县曲山幼儿园废墟中救出。当时,他抬起右手,向抬着担架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个礼,这一动作感动了千万人。21日,主刀医生、第四军医大学张教授给小朗铮做了手术。他说,小朗铮左臂骨折,手术很顺利。他的手掌虎口伤相连处做了一个支架,帮助恢复手指功能。手掌部分神经虽已损伤,但3个月内能恢复。 lR:?uZ$  
    lR:?uZ$  
郎峥的父亲郎洪东是北川县小坝派出所所长,母亲吴小红是北川县招商局的干部,父母一两周才回一趟家。郎峥出生后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几乎每个夜晚都是外婆吴志琼哄着入睡。 lR:?uZ$  
    lR:?uZ$  
吴志琼说,郎峥懂事很早,幼儿园老师白天教过的诗,晚上回家能一字不漏背出来,他特别喜欢背“床前明月光”“清明时节雨纷纷”。 lR:?uZ$  
    lR:?uZ$  
郎峥酷爱战争片,对玩具枪情有独钟。只要爸爸回家,郎峥就要他教“1、2、1”走正步和敬礼。郎峥有时会在电视机前向荧屏里的解放军叔叔敬礼,还追着外公外婆问电视里谁是解放军,谁是坏人,并一个劲地说“解放军叔叔是好人”。当警察的爸爸对小郎峥很严厉,他常对孩子说,“长大了要当解放军,给解放军敬礼时把手举过头顶,敬高高的礼。” lR:?uZ$  
    lR:?uZ$  
事发时,吴志琼被一块水泥板夹住了腿部,她努力扒开水泥板上的碎石爬了出来,不住呼喊着外孙的名字,直到夜深人静才听到幼儿园的废墟下有孩子的哭喊声。 lR:?uZ$  
    lR:?uZ$  
来到重庆治疗的几天里,吴志琼每天都和外孙通电话,每天要看着从网上下载的郎峥和妈妈在一起的照片才能睡着。吴志琼已经接受左耻骨内固定术,病情稳定,精神不错。她不停念叨着,“小郎从小就想当解放军,现在手指残缺了,不知今后还能不能参军”。 lR:?uZ$  
lR:?uZ$  
(2008年5月24日1:16:28)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8-05-26
  lR:?uZ$  
廖波图片说明1:5月24日,廖波在病床上手捧鲜花(右图)。5月13日,廖波在北川中学的废墟里接受紧急救治(左图 资料照片) lR:?uZ$  
lR:?uZ$  
廖波图片说明2:5月24日,一位重庆中学生为廖波(右)献上鲜花 lR:?uZ$  
lR:?uZ$  
图片说明3:废墟上手托吊瓶的男孩——李阳 lR:?uZ$  
lR:?uZ$  
大地震中的孩子们(续录) lR:?uZ$  
lR:?uZ$  
19 lR:?uZ$  
lR:?uZ$  
废墟中“一句生死誓约” lR:?uZ$  
——两个男孩的故事 lR:?uZ$  
lR:?uZ$  
地震中受伤的中学生笑对未来 lR:?uZ$  
lR:?uZ$  
2008-05-25 05:33:09 来源: 新华网(北京) lR:?uZ$  
lR:?uZ$  
新华网5月25日报道 5月24日,来自四川省北川中学的廖波在重庆市南桐总医院度过了他17岁的生日。5月13日,廖波被救援队员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抢救出来,18日被转移到重庆接受进一步治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廖波始终坚强,这位因为地震失去左小腿的中学生在病床上始终面带充满希望的笑容。(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衡义) lR:?uZ$  
lR:?uZ$  
lR:?uZ$  
废墟上手托吊瓶的男孩找到了 lR:?uZ$  
www.zynews.com  2008-05-24 18:02   cctv lR:?uZ$  
lR:?uZ$  
废墟上手托吊瓶的男孩找到了 lR:?uZ$  
被摄入镜头时已举吊瓶1小时 lR:?uZ$  
废墟中的男孩正在重庆治疗 lR:?uZ$  
断壁残垣的缝隙中,一个仅露出胸部以上的中学生,虚弱地微张着双眼;废墟之上,另一个黑裤蓝衣的中学生高举吊瓶,望着镜头的方向神情悲伤。地震发生第二天、第五天,本报头版及“紧握生命”特刊先后刊发了这张震撼人心的照片。这两个男孩到底是谁?当时发生了什么?他们现在在哪里? lR:?uZ$  
lR:?uZ$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在绵阳市探访复课的北川中学时,听到了两个男孩儿的故事,他们正是北川中学的一对同班同学。 lR:?uZ$  
lR:?uZ$  
“我认识他,他和我住在一个帐篷里,叫李阳,被救的那个男孩叫廖波。”一个叫王怀玉的北川中学学生看到照片后告诉记者:“廖波救出来之后被送到重庆去了,他被截肢了,李阳今天早上还在。”但回到帐篷里,他看见原来睡着李阳的床铺上躺了个别的同学,一询问才知道,李阳昨天也被接去重庆看望廖波了。 lR:?uZ$  
lR:?uZ$  
李阳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在王怀玉的印象里,很早以前李阳和廖波就是一对感情深厚的朋友。班上打篮球的时候,廖波抢到的球总是传给李阳,以至于别人甚至对他俩还有些意见。廖波被送到重庆之后,李阳一度和他失去了联系,直到有位记者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廖波父亲的手机,才让他们两人通上了电话。 lR:?uZ$  
lR:?uZ$  
李阳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被人拍了下来。而正是那张照片,让廖波远在深圳的父母得知了儿子的情况。李阳后来总是要求别人澄清,照片中的自己并不是对着镜头挥手,而是在招呼进行救援的武警战士。那时候李阳为廖波举了足有近1小时的吊瓶。在废墟上李阳对廖波说了一句话,王怀玉也复述了下来:“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你死!” lR:?uZ$  
lR:?uZ$  
lR:?uZ$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地震灾区无数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分分秒秒上演,5月14日《明报》头版照片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震撼。该报记者特意深入地震灾区,查访两名相中人的下落,21日终于在绵阳找到两名北川中学高一学生——手托盐水瓶协助救人的李阳,和被埋在瓦砾下的廖波。 lR:?uZ$  
lR:?uZ$  
“你是我的好兄弟,我不想你死!”就是这一句生死誓约,北川中学高一(2)班的李阳苦苦鼓励他的同班同学廖波,并协助救援人员为廖波输液,使廖波终于逃出生天。李阳21日说,廖波的得救使他非常开心,很挂念这个同学。 lR:?uZ$  
lR:?uZ$  
记者21日在绵阳一处安置中心见到17岁的李阳,他是北川茅坝村人,父母都安在。在地震当天,他与另外5个男生因要到北川县委礼堂排练街舞,因而逃过一劫。“我第一个反应是,爸爸妈妈一定会没事的。” lR:?uZ$  
lR:?uZ$  
李阳第一时间跑回北川中学,“我当时一口气跑了十多二十分钟,几乎都是上坡路”,李阳说,自己心情很焦急,但余震仍在不断持续,有山泥从旁滚下来阻住他的去路,他唯有绕开,但仍一路往前冲。 lR:?uZ$  
lR:?uZ$  
李阳说,他到学校时只见一片废墟,“当时我就大喊,我是李阳!我来救你们了!你们要挺住!”李阳指着记者带去的5月14日《明报》头版说,廖波当时整个人都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他背后那块巨石下还有4名同学,不断发出呼叫声。 lR:?uZ$  
lR:?uZ$  
武警赶到现场后,将廖波身上的重物略为清除,令他可以像在照片一样探出头来,并接受输液和喂食。李阳回忆说,廖波左腿被压住,“他一直在说‘很痛!’我就跟他说,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你死!”李阳一直和他聊天,并鼓励他要撑下去。李阳表示,自己其实并不知道被摄入镜头中,当时他为廖波手持盐水瓶约半小时,之后还有协助其它的救援工作。 lR:?uZ$  
lR:?uZ$  
李阳说,他和廖波相识已久,最喜爱做的就是一起打篮球,身为班上体育委员的李阳技术较好,“他(廖波)一拿球就给我传,不给其它同学传,其它同学都怨他,他就只会笑”。李阳说到这里,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些“八卦”消息:“廖波肯定有女朋友!你信不信?” lR:?uZ$  
lR:?uZ$  
记者随后致电廖波的父亲,使两个好兄弟得以通话。李阳笑着说:“廖波,你可好呀?听声音你又比昨天好了嘛!”他鼓励廖波康复后重读高中,但廖波与他开玩笑,“那我岂不成了你的师弟?你要照顾我啊,要给我买糖、买冰淇淋吃喔!” lR:?uZ$  
lR:?uZ$  
两兄弟在电话中格格笑,完全不像刚刚经历过几乎夺命的死劫。廖波的父亲表示,廖波现时在重庆的医院接受治疗,身体恢复得不错,由于两名孩子都非常想念对方,在征得北川中学校长同意后,记者22日将带李阳往重庆,使他们可以相见。 lR:?uZ$  
lR:?uZ$  
可惜的是,与李阳同班的表妹在地震中遇难,李阳亲手找到她的遗体时,一下瘫倒在地,“我觉得一时接受不了,但是我没有哭。”李阳与表妹青梅竹马,“我非常恨自己,连一个妹妹都保护不了。”李阳讲到此处,忍不住哽咽。 lR:?uZ$  
lR:?uZ$  
(2008年5月25日23:15:12)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8-05-27
大地震中的孩子们(续录) lR:?uZ$  
lR:?uZ$  
20 lR:?uZ$  
lR:?uZ$  
两个女孩的故事 lR:?uZ$  
lR:?uZ$  
12岁女孩地震时拽断自己的胳膊为同学让路 lR:?uZ$  
lR:?uZ$  
为了脱离险境,12岁的女孩白乐潇忍痛拽断了自己的胳膊。同学们得救了,失去一条手臂的小乐潇却惊恐不安,噩梦连连。在广元第一人民医院,天津医疗队的队员们主动和她聊天,跟她交朋友,通过心理护理帮她走出阴影。 lR:?uZ$  
lR:?uZ$  
昨天(23日),天津市医大二院的骨科医生景成伟、李立军和护士王莉、杨丽娜告诉记者,当时小乐潇和同学们正在上课,地震发生后,大家都朝着教室门跑去,轮到小乐潇时却发生了意外,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因为小乐潇后面的十几个同学都跑不出去,而教学楼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关键时刻,小乐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她硬生生拽断了自己的胳膊。后面的同学得救了,而她却失去了一条手臂。刚入院时,小乐潇的情绪特别不稳定,从不和别人说话,夜里常做噩梦。为了安慰小乐潇,王莉、杨丽娜一有时间就来到她的病床前和她聊天,睡觉前唱歌给她听,慢慢帮她走出心理阴影。现在,小乐潇已经和天津的大姐姐成了好朋友,愿意把心里的话都说给她们听,她的伤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一点点地好起来。 lR:?uZ$  
lR:?uZ$  
lR:?uZ$  
勇敢女孩舍腿救同学 伤员救援者相见西安病房 lR:?uZ$  
lR:?uZ$  
http://xian.QQ.com  2008年05月26日10:48   西安晚报 lR:?uZ$  
lR:?uZ$  
本报讯 (记者 吕华 见习记者 成智)“叔叔,谢谢你救了我!”昨日在唐都医院的爱心病房中,小伤员李月十分激动,她真诚地感谢从废墟中救出自己的陕西省救援队结构专家石建梁。李月一直希望知道救出自己并给自己饮料喝的叔叔是谁,没有想到这位叔叔来看望自己。发生在爱心病房的动人一幕,让所有的人为之动情。 lR:?uZ$  
lR:?uZ$  
勇敢女孩舍弃腿救同学 lR:?uZ$  
lR:?uZ$  
石建梁回忆说,他和队员们5月14日中午到达北川,当时堰塞湖面临决堤,在北川县的全部人员都已撤出。队员们抱着尽全力从废墟里救出更多人的信念,冒死进入北川,开始救援工作。在北川曲山小学救出一个孩子后,石建梁发现了在废墟中的李月和她的4个同学。“我们队救出了23个幸存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石建梁回忆说,这么清秀的一个女孩,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看过后我就忘不掉。 lR:?uZ$  
lR:?uZ$  
石建梁和队员们进入废墟中,看到李月的左腿被卡在二层的圈梁里,已经被困了近三天,身体非常虚弱,脸色苍白。他给李月喂水,李月却盯着他自己用来喝水的果汁饮料瓶子,对他说:“叔叔,我要喝这个……”石建梁把瓶子递给她,李月几口就喝完了,又虚弱地趴在了废墟上。 lR:?uZ$  
lR:?uZ$  
经过救援队专家们勘察,李月所在的位置正是救援的最佳位置。当时李月的左腿已经坏死,截肢是救出5个孩子的唯一办法。在石建梁的劝说下,李月同意截肢,救援队员们也从救出李月的位置入手,救出了其他4名孩子。李月被救出后直接送往医院救治,石建梁甚至没来得及问她的名字,而李月的生死也一直牵挂在他的心头。 lR:?uZ$  
lR:?uZ$  
饮料瓶唤起了回忆 lR:?uZ$  
lR:?uZ$  
救援任务结束后,石建梁回到西安。5月23日,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李月送到唐都医院救治的消息,他高兴地说:“我知道她还活着,一定要来看看她!”昨天,石建梁和自己的好友孙璞华来到唐都医院,除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数码相机和一束鲜花当做礼物外,他还专门买了一瓶李月当时看到的果汁饮料。 lR:?uZ$  
lR:?uZ$  
由医护人员带领,上午10点半,石建梁走进李月的病房。知道石建梁就是李月的救命恩人后,李月的妈妈和姐姐激动得泣不成声,紧紧握住恩人的手来表达谢意。躺在病床上的李月正在听着音乐,她摘下耳机,用大眼睛盯着石建梁,似乎在脑海中努力搜索着。石建梁拿出了那瓶果汁,在她面前晃了晃,笑着说:“认得吗?”李月愣了一下,清秀的脸上立刻荡漾起了灿烂的笑容,她使劲点了点头。 lR:?uZ$  
lR:?uZ$  
“知道吗?你是个小英雄,因为你的勇敢,你后面的同学都获救了”,石建梁拉着李月的手说。他嘱咐李月:“在这里要听妈妈的话,听医生的话,像我看到你那时一样坚强!”李月看着他,一边笑一边流泪,不住地点头。石建梁临走时,李月用微弱的声音叫住他,对他说:“叔叔,谢谢你救了我……” lR:?uZ$  
lR:?uZ$  
石建梁走出了病房,如释重负般趴在了楼梯扶手上。这个在灾区出生入死的汉子此时红了眼眶:“我曾经还担心,她会恨我夺走了她的腿……现在我很欣慰,欣慰的是看到她还活着,而且恢复得很好。李月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她一定能坚强地走下去,正像我当时看到的李月一样!” lR:?uZ$  
lR:?uZ$  
(2008年5月27日15:24:24)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8-06-07
一篇篇看下来,一次次眼泪流满面,为勇敢乐观坚强的孩子们骄傲!祝福孩子们今后健康快乐!也谢谢梧桐老师的辛苦整理,西安也受地震影响,老师要保重身体啊!
做一个快乐的人!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