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鱼川村,下车,得走古道了。村口有村民在卖木棒,木棒,专业的名字得叫登山杖。从鱼川村穿过,墙上有驴友标的徽杭古道箭头。鱼川村是个古朴小村。墙上还有毛时代的大红语录。社会早过了毛时代,可仍有不少人的思想还停在毛时代。看起来穿村而过的是一条古街。古街有旧时店铺的痕迹在。溪水在村旁流过,溪水清澈,难得,让村子多了一份灵气。这条溪水的大名叫逍遥溪。
有小路通到山谷。小路在弯弯曲曲在田野穿过。梯田已过秋收,个别田块还留着稻草。小路是田塍路,想必以前是大路,只是古道成为历史,部分路面改为良田。山谷有白色的徽式建筑物,该是景区的入口处了。徽式建筑,应该是白墙青瓦,两边有高高的马头墙。猜测没有错,一座是题为江南第一关的三层楼房就是景区游客中心。要想此间过,留下门票钱。门票太贵,优惠价是68元。千年古道,唐宋修路,共和国收钱。认吧。还有优惠,团队票,免2人。省点也好嘛。
过了一座新建廊桥,就到了景区入口处。廊桥是旅游设施。入口处就一位工作人员守着,似乎不怎么严格。有驴友想到了逃票,怪自己老实吃亏。古道的起步点是逍遥溪水电站。古道沿山谷左边走。山谷右边新修了栈道,这是属于旅游开发项目。栈道贴近谷底,无奈溪水用得发电,这个栈道看着挺荒凉。68元是包括栈道的,我们当然只走古道,这个钱花得冤枉。从电站到江南第一关,古道建在悬崖上,有点陡,在上面行走危险感。古道是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边上有安全设置,就是修了四十来公分高的水泥档板。
有两个“江南第一关”,一是景区游客中心的“江南第一关”,二是古道上的“江南第一关”。古道上的“江南第一关”有点搞笑,就是一根条形石块,上字刻着“江南第一关”几字,当门楣使用。与预想的雄伟差距也太大了。“江南第一关”是因太平天国是待王李世贤与1861年率部于此,赞为天险而得名。“江南第一关”是险峻之处,边上有观景区,人站在上面,不敢多看谷里——脚有点发软。观景台离谷底有百余米。“江南第一关”的背面刻着“徽杭锁钥”四字。
“江南第一关”海拔是424米。过“江南第一关”,路仍然在悬崖上,但路不再陡了。到了黄茅培,路面变成了机耕路。黄茅培是个自然村落。因为驴友的活动,这个村子有几家能提供住宿的农户。村口有几人在卖特产和饮料什么。不知这条机耕路是从什么地方延伸过来的。这条机耕路彻底破坏了古道。一直走到怕谓“独木桥”的地方,过“独木桥”走的山路,想必这是一段古道。卖食品的村民说走“独木桥”能少走一公里路。“独木桥”又叫清凉峰桥,都是网上戏言。这个山路比较陡峭,让我们这帮驴友走起来都有点困难。古道上的先民是负重在此经过的。
回到机耕路,下雪堂自然村就近了。先到的驴友在些集合等人。同黄茅培一样,下雪堂有几家对驴友服务的饭店和旅馆。徽杭古道是驴友的天堂。看新闻,国庆长假,景点人挤人,这条古道说不上人挤人,可也能说人声鼎沸。驴友的主体是学生,不少是背着帐篷的,要到山上露营。机耕路在下雪堂村右转,我们走古道继续上山。网上都说徽杭古道的精华段是山脚到“江南第一关”,我看从下雪堂到上雪堂也可称清华段。这一段古道保存比较完好。古道不怎么险峻,也没有悬崖,但坡比较陡。这段路最消耗人的体力。有几段古道是从山核桃林中穿过。山核桃是当地村民的重要经济作物。
上雪堂已经没了民居,只剩下一个铁皮搭的小屋,供人卖食品使用。从上雪堂到蓝天凹,山路相对平缓。蓝天凹是我们的住宿地点。从鱼川村到蓝天凹,驴行时间是三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