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02阅读
  • 3回复

家门口的旅行之十三:溯源黄岩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4-18
— 本帖被 游游 执行加亮操作(2008-04-22) —
溯源黄岩溪
!lp *0h(7  
!lp *0h(7  
      奶奶家门前的黄岩溪曾带给我无尽的快乐,是我的最爱。幼时的我,喜欢它的清澈与鲜活;喜欢看小伙伴们赤裸着跃入水中,鱼儿似地上下翻飞。那时的溪滩上有着美丽的小花与摇曳的莎草,在水中轻轻翻开石头,总有许多叫不上名儿、娇俏透明的小生灵飞速掠过。迅捷的鱼儿一般成不了我们的猎物,而过于肥硕的虾们就迟缓多了,拿着簸箕的我们很快就会有一大桶的收获。看它们在桶里无奈地跳跃,我总想起餐桌上一盘盘红艳艳的大虾,不知不觉间就吮吸起手指,生生被人笑话。 !lp *0h(7  
!lp *0h(7  
      黄岩溪曾是黄岩最美的一条溪流,湍急清澈的流水长年奔涌在宽阔的溪滩上。布满卵石的溪滩上常有高大圆润的石头伫立,溪水柔顺地从旁欢奔而过,溅起片片白色浪花。大石与溪水就这么依偎着,地老天荒般的相知劲儿让人爱慕不已。 !lp *0h(7  
!lp *0h(7  
      千百年来,黄岩溪默默养育着两岸的先民们,它的壮美亦是文人的最爱。那时的它,自然比我曾体会的要美得多。南宋时,曾任黄岩县尉的余姚人孙应时就极钟情。骑着马儿的他,常常流连于晴雨之间的黄岩溪,还写过三首关于黄岩溪的诗。其中一首“得雨溪声壮,无风云气多。山花倚翠竹,滩石乱寒莎。樵父谷中出,牧儿牛背歌。逢人间尘世,扰扰意如何。”悠远恬淡的景致一如童话,让我想起孟浩然的“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青幽淡然的意味让人向往。想来,当年二十一岁的孙应时,每每徜徉其间,看溪水奔涌,观樵夫出谷,听牧童吟唱,必是艳羡而留恋的。 !lp *0h(7  
!lp *0h(7  
      只是,风情不再,风景也不再。 !lp *0h(7  
!lp *0h(7  
      吟歌的牧童远去了,黄岩溪也正日益枯竭。或许,牧童骑在牛背上悠悠对歌的情景,只留存于老人泛皱的记忆里,遥远而淡漠,一如夕阳下静默的山林。而黄岩溪,遭受的却是切肤之痛。每一次,看那些在溪滩上不停忙碌的挖掘机与笼沙人,心痛便不期而至,仿佛听到了黄岩溪无声的呜咽。奶奶家门前的溪水断流了,溪滩上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景象:圆润的大石已卖完,往日的平坦宽阔被沟壑纵横取代,曾经肥美而鲜活的溪滩失却了生命的痕迹,而挖掘机,依然故我地劳作着。如今,挖沙的队伍已延伸至圣堂、坑口村一带了。我,却无能为力! !lp *0h(7  
!lp *0h(7  
      总是觉得 ,水是大山永远的新娘,没有了柔情万千的水,伤心欲绝的山还会青葱么,山水之间的生命还会存续么?想起一篇报道,说过去两个世纪以来,人类发现了150万个新物种,而同时,每小时却有一种生物在消亡,每年有近万种生物离我们而去。黯然神伤的我,不经意间闯入了黄岩溪的源头之一,被它的原汁原味震撼,那个叫直岗的石头村庄让我流连不已。这个神奇的村庄,还是一处没有蚊子与苍蝇的清纯之地。我恍然,在黄岩溪的源头,美丽依旧。 !lp *0h(7  
!lp *0h(7  
      过圣堂的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沿黄岩山东北的溪流一直往前。水泥路修至下庙村,随后就是泥石路面,山路渐陡,之字形的大拐弯接踵而至。前段时间老往山里钻,对此早已波澜不惊,很快就到了一个名为直岗的小山村。村后的莽莽林海是黄岩溪一支流的发源地。黄岩溪是永宁江的上游,有大小两个源头。大源出自大寺基的尘山东南,沿途有大寺基原始森林、大溪坑峡谷、黄岩大瀑布等;小源出自与富山相邻的晚岙岭和直岗的崇山峻岭,流经黄岩山东北。两源于圣堂汇聚后,滔滔而去。 !lp *0h(7  
!lp *0h(7  
      直岗与海拔稍低的李家山村,都是下庙村下辖的自然村,位于丛山之间的山腰腰上。由于海拔高,气温比平原低得多,走下车子的我们,迎着凛冽的山风,感觉还真就一个冷字。村口的溪边有着一溜儿参天古树,300年的红豆杉、200年的钩栗与朴树,让人目不暇接。澄澈的溪流两边,是幢幢古旧的木头与石头房子;屋后的竹林,新爆出层层鲜嫩的黄绿色,明艳亮丽;左边满山的桃花开得正欢,阵阵山风吹来如雨的花瓣。我闭了闭眼,充分享受这桃花雨的抚摸。睁开眼,依然是一派宁静悠远,恍若走进时空隧道。莫名地,想起了王维的《桃源行》,有种“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韵味。 !lp *0h(7  
!lp *0h(7  
      迫不及待地围着大树转,野生状态下的红豆杉、钩栗与朴树都是首次看到,兴奋得不停地摸着它们。顽强的钩栗,虽然树干苍老得只剩薄薄的一层,依然枝繁叶茂。朴树高直的主干与繁盛的枝条苍茫向天,还没长出嫩叶。红豆杉却有些异样,向着溪流的一方枝叶繁茂,而另一边却光秃秃的,看起来象个驼背老人。村人说常有人来砍,枝条带走了。我惊呼:“怎么可以?”老人憨憨地说:“人大老远来了,怎好拒绝?” !lp *0h(7  
!lp *0h(7  
      直岗是个沿山势顺溪而建的古朴山村,几无新房,典型的江南山居建筑。全是石头或木头的房子,连台门也是石头垒的。石级紧挨着房子,连缀着各家各户。间或会有高大的梨树开满白花,亭亭玉立于石头房子间,灿烂如云。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与风景相依相偎,溪水潺潺流过。有些房子正对着宽大的瀑布,有些背靠高大巍然的石头阵,有些房前屋后是茂密的竹林,有些屋子旁伸出艳黄的油菜花,有些屋子前是层层石砌的菜园,有些屋子后养着红色的田鱼…… !lp *0h(7  
!lp *0h(7  
      村子背后是密密的山林,沿着溪水攀去,一路的青幽绝伦。和着淙淙的水声,在溪涧大石间上下蹦跳的我,呼吸着润泽清爽的空气,有种欲飞的爽快感,直至无法攀登。看眼前连绵的瀑布,看山头迷蒙的云雾,我知道烟云深处即源头。“环滁皆山”的我,已不辨东西南北,只知翻过这山是永嘉,翻过那山是富山,而翻过那山又是大寺基。 !lp *0h(7  
!lp *0h(7  
      坐在瀑布下的水潭边环顾,葱郁的山上点缀着许多淡淡的粉紫色杜鹃花,偶尔还有一两株桃花跳跃其间。我讶异,高高的杜鹃树,竟早早地怒放于清凉的高山上。观山顶时浓时淡的雾霭,看溪水一路地欢唱,听杜鹃清脆的鸣叫,想着“杜鹃声里谷幽幽,绿水平溪日夜流。花落空山人不到,一川烟雨起春愁”,想着“苍山万叠锁荒烟,百道清溪思悄然。只有东风偏识路,马蹄花发自年年”,止不住地钦佩孙应时对黄岩溪的精准描绘。孙应时在黄岩短暂停留间,对黄岩溪情有独钟,不知他是否来过这儿。离开的日子里,想来也会常常忆起烟云之间的黄岩溪。爱,化成了恬淡的诗句,如王维所说:“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lp *0h(7  
!lp *0h(7  
      大姑的家就在这美丽的村庄,只是与我儿时混沌的记忆有太多的不同。幼时的我,只知姑父是个猎户,只知那深山里有着数不清的动物。依稀记得,有次被姑父背着,在烈日下不知翻越了几多山岭,最后来到密林深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前,姑父说这就是他的家。以致后来读到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总想起密林中那座影影绰绰的小木屋。 !lp *0h(7  
!lp *0h(7  
      村里的生活很清苦,年轻人都选择了进城。静谧的村庄,住着的大都是老人,他们恬淡的脸上有着很多的满足。每进一家门,总会热情地迎上来,自豪地介绍着山里清新的空气,山里清甜的水质,山里美丽的风景,通车不久的山路……我被深深感染,这些紧挨风景的古旧老屋,这些古铜色脸庞上表情祥和的老人们,融于青山绿水间,有一种不着痕迹的美。人与自然,原本也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只是,我们都坐上了一列无法回头的欲望火车,每个人都尽情享受着,谁也顾不上看一眼路边消逝的花花草草,抑或一只小小的、挣扎在城市水泥森林间的萤火虫。 !lp *0h(7  
!lp *0h(7  
      很多年没见的堂哥有着山里人的憨厚与羞涩,不声不响地去山洞里挑来了蕃薯与山姜。见我对山上的杜鹃树很痴迷,便让我四月中旬再来,说那时会有漫山遍野的红杜鹃。 !lp *0h(7  
!lp *0h(7  
      我自然要来,不仅仅为那灿若云霞的杜鹃。 !lp *0h(7  
!lp *0h(7  
      溯源黄岩溪,洗却尘心几许。心湖里飘飞的,也不仅仅是桃花片片…… !lp *0h(7  
!lp *0h(7  
      只是,希望红豆杉不再哭泣,希望挖掘机不再侵扰……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4-19
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柠檬的心在飞! !lp *0h(7  
希望黄岩溪是永远的“桃花源”!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游游

发帖
3381
蜂蜜
15739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166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4-22
情景交融,感人。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4-22
希望黄岩溪是永远的“桃花源”!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