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曾写过关于秸秆焚烧的帖子,那仅仅是表面上的一些看法,提出了问题,却没有涉及如何解决。今年,我作了一点调查,想了想,提出我对秸秆焚烧治理工作的一点建议。
一,问题的严重性
今年黄淮地区秸秆焚烧造成的影响,看看新闻,看看报纸,就能知道,我不再赘述。
二,秸秆利用南北有别
电视上大力推广苏州地区秸秆利用,却忽略了南北地区的差异。苏州地区是水田,秸秆粉碎后可以肥田,是个好办法。但这办法不适合黄淮地区。原因就是水田插稻,粉碎后的秸秆不影响插稻;而黄淮地区麦收后要种的基本上是大豆,大豆不是插的,是用一种叫做“樓”的农具播种的。不论你是把秸秆粉碎后留在地表还是埋入土里,都影响播种。
三,农民为什么要焚烧秸秆
麦茬留的太长,影响播种大豆,焚烧,对农民来说是最快最简单的办法。为什么留那么长?收割方便,快捷。收割费用是按收割亩数计算的,收割机的经营者,想着尽快多干些,于是,刀头定的浅。刀头定深了,麦叶集中在根部,影响收割速度,另外,还可以因为田里的石头或砖头造成刀头毁坏。就是说,农民也不想留那么深的麦茬,是收割机经营者造成的。
四,现行补贴政策错位
各地为了劝阻农民焚烧,给予每亩小麦15-----25元不等的补贴。可是,农民拿了这些补贴,却解决不了麦茬深的问题,因为,麦茬的深浅不是农民决定的。这样,就造成了农民拿着补贴还要焚烧的结果。真正需要补贴的是收割机的经营者。可见,如果把补贴用在收割机上,在管理上稍微加强一些,应该是有效果的。政府管理粗放、简单,只喜欢开个电话会议,或者下个红头文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五,现行秸秆利用办法不实际。
政府也鼓励一些电厂等企业回收秸秆。只鼓励是没有用的,解决不了秸秆回收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回收成本太大,税收政策不配套。
六,作长期打算,分两步走
第一步,把秸秆回收工作,明确划归到环保局,由政府组织人力机械回收秸秆,就是说,组织专门的机构,明确职责。反正政府都要花钱,与其花钱不见效果,不如把钱花在一定的部门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步,这是关键的。其实,土地改革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已经到了再改革的时期。怎么改?无外乎农场制,或者合作社制。这样大规模的土地经营,才是秸秆回收的基础,才是使得秸秆回收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情。有利可图,自然就有人去干,到那时,政府睡大觉都可以了,用不着像现在这样操心了。
土地改革是特等大事,怎么权衡,要看政府的智慧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