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考察组决定对个别谈话对象和了解内容作一些调整。原因是昨天下午收到了省委组织部特快专递寄来的几封举报信,晚饭后又接到江波副部长的电话,要求他们在考察时对群众反映马驰的几个方面问题加强了解。俞斌认真看了举报信,归纳为三个问题。其一是只求自己“政绩”,不管百姓死活,引进了大批人造革类污染企业;其二是有受贿之嫌,把沃江的建筑工程都给外地企业承包,造成本地企业大量职工下岗,生活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其三是潘田等乡镇干部反映,工作作风粗暴,下乡检查工作搞突然袭击,对乡镇干部乱训乱整。俞斌考虑,工程招投标,引进外地建筑公司,梁农己讲得很清楚,完全是改革开放的正确做法,不需要另外调查。他决定,对引进污染企业问题,除原定的谈话对象--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经贸委主任、环保局长外,增加三个部门的总工程师为谈话对象,在自己的一组安排。另外,针对潘田等人反映的工作作风问题,增加南林县古泊镇书记、镇长为谈话对象,由洪涛的二组安排。
与开发区、经贸委、环保局三个部门领导和三位总工程师的谈话就安排在今天上午。
俞斌想不到的是,上午的谈话尚未开始,一批十多位农民先进了俞斌与人谈话的第一会议室。第一个进门,似是带头的人对俞斌说:“你是考察组的领导吗?”
“我是。我们是来考察干部的,请问,你们到这里来有什么事?”俞斌有礼貌的说。
“好,你们是考察干部的。我们就是要向你们反映马专员的问题,告他的状。”还是第一个进门的人说。
俞斌看看来的人,有十多个,七八个己进到会议室,还有三、四个站在门外。
“那好,既然来了就坐下说。请坐吧!”俞斌招呼大家进到会议室。但不知何故,有三、四个人没进会议室,一直站在门口。“你们有什么话就请说吧,我们原定的谈话对象正在外面等着呢。”说着,他看了看第一个进门、似是带头的人。
“好,你是省里来的领导,我们要告马专员,叫什么,对,叫马驰……”第一个进门的似是带头的人说。
“请问,你是什么人?叫什么?”俞斌感觉到,这些人是“特意”来的,有可能跟昨天来的那批人一样,他认为有必要打断他的话,问清来历和姓名。
“啊”第一个进门的似是带头的人感到意外,但还是说,“我们是西山开发区南安村的,我叫赵仁。”
“南安,赵仁。好,说吧!”俞斌说。
赵仁说:“我们要说,马驰到沃江当专员以后,为了自己的政绩,引进了大批污染企业,主要是人造革之类,这些企业都是邻近发达市赶出来的企业,废水、废气污染很严重。我们村为开发区建设搬家了,但房子都建在这些企业边上。我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长年累月下去,得什么病怎么死都不知道。有些人对我们说过,受这种有毒气体影响,以后村里连一个当兵的人都体检不起来。当官的人,这样不为老百姓着想,还能当官吗?老百姓不欢迎这样的人在沃江当官……”
“是啊,领导,如果我们村里以后连当兵的人都出不来,怎么行?”一个村民说。
“会不会以后连读大学也体检不上,那怎么得了,这个问题政府要为我们解决。”又有一个坐在旁边的人说。
就在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的时候,又有三、四个农民模样的人来到第一会议室的门口,走在前面的一个高个子对原站在门口的一个农民说:“哎呀,大元,你怎么也到这里来?”
“表兄,你怎么也来了?”被叫为“大元”的人把大个子拉到一边说,“村长叫我们来,说反映马专员引进的企业都是污染企业,废水、废气影响我们身体健康。”
“给你多少钱?”
“20元。你看这么来一来20元,不合算吗?嘿,你怎么也来了?” 名叫“大元”的人说。
“哈哈,我也跟你们一样,来反映反映。”他说着,与同时来的几个人招招手就走进会议室。
俞斌看又来了一批人,站起来说:“你们……”
大个子说:“请问,你是领导吗?”
“是的,请问你是……你们有什么事?”俞斌说。
“领导,他们都是有人出钱顾他们来讲马专员坏话的,我们几个是宁可损失半天工资自己来的,凭良心要给马专员说几句好话。”大个子说。
这确实有点出于俞斌的意外,他说:“你叫什么名字,哪里的,也请坐下说吧!”
“不要,我们站着,说几句话就走。”大个子照样站着说,“我叫王力元,是‘一建公司’工人,现在下岗了,在开发区工地给外地建筑公司做工。这几位跟我一样,都是‘一建’下岗的,现在也在一块干活。昨天就有‘一建’工人打电话给我,叫我跟公司经理一起来向你们反映,说是马专员来后搞工程招投标,把外地企业引进来,使‘一建’没有工程做,使我们都下了岗。说来就给100元钱。我没有来,我们几个都一样,不会跟着那个狗屁经理来造谣污蔑马专员。昨天晚上,我们几个想,还是要来找找你们,讲几句良心话,不能让他们乱说。你看,今天这批人,站在门口那个是我表弟,他讲是村长叫他来的,反映企业污染,影响健康,来就给20元钱。赵仁村长,是不是?”王力元说着,拍拍赵仁的肩膀,“你村里有钱,叫这么多人来告马专员,是不是别人叫你组织的,真有能耐啊!”
赵仁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他推开王力元的手,站起来说:“什么有能耐没能耐,关你王力元什么事?我们走!”
那批农民都跟着赵仁走了,只有那个叫“大元”的人回头看了看王力元。
看着赵仁他们走出会议室的样子,俞斌感到好笑,但他没有表现出来。他想,有群众来也好,正可以听听大家对工程招投标和企业污染问题的看法,于是对王力元说:“王师傅,你们坐下吧,实事求是的给我们讲讲你们对这两件事的看法。”
王力元这才叫同伴都坐下来,接着说:“‘一建’是国有企业,我们这几个都已在‘一建’干了20年了。公司经理让自己的亲戚朋友们当管理员,东游西逛就算上班了。不讲安全,更不讲质量。整天叫我们节约原材料,该用三袋水泥他说用两袋半,该用16毫米的钢材,他讲要插入几根12毫米的来代替。结果有了质量问题,前年的一幢大楼还没有完工就出现裂缝了。都是沃江人哪,为沃江人盖房子,盖成这么一个质量,我们自己想想心里也不安。去年以来马专员讲要招投标,外地建筑公司进来了,‘一建’没工程做了。经理说我们这几个人好提意见,不听话,第一刀就把我们砍了,要我们下岗,每个月300元生活费。下岗就下岗,我们不怕。几个人一合计,我们去找外地来的公司,经理听说我们是‘一建’的老工人,都有一技之长,我是专管水泥拌机的,这两位是专门打圈栏的,那位是专门粉墙的,墙面粉得平平整整,就全收下了,给我们的技术工资比‘一建’还高。都是工程队,还真不一样。他们经理说,搞工程最重要是两件事,工人安全和工程质量。两个方面不出事,公司就会赚钱,任何一个方面出事就倒霉,出了大事就会把公司搞垮。理念不同,结果当然不一样。我们在他们公司做工快一年了,真是深有体会。建筑工程就该招标,就该有外地公司来竞争,马专员这个做法完全正确。你们看,沃江撤地建市了,以后工程该有多少,单靠本市的几个公司没质量也没速度,不引进外地公司更不行。”
看王力元讲完了,俞斌抬头看看旁边的几位说:“几位师傅,你们也说说?”
“真是这样的,老王讲的没错。我搞墙壁粉刷,以前‘一建’总要挑选含泥多的沙子,然后加一点点水泥,我把墙壁做了,结果第二天早上一看,中间掉下一大片,没有按设计放水泥,怎么沾得牢?就算不掉下来,用手指挖挖,也能挖出一个凹来。现在外地公司做,水泥按标准配,做的墙壁平整光滑,干了以后拿锤子敲敲都没问题。偷工减料不可能有质量,确实是外地来的公司讲质量、讲速度。”坐在王力元旁边的-人补充说。
俞斌说:“那,王师傅,你们一直在开发区做工,对企业污染方面的情况怎么看?”
王力元说:“这方面,我们不太了解,但有一点我可以讲,马专员,还有那位赵专员,对污染问题是很重视的。我们现在正在建的企业,旁边一个是生产革基布的,去年6-7月就投产了。就在两个星期前,马专员带一批人来看这个企业,出来后特意跑到我们工地,问我们在这里做工,有没有闻到什么气味,我讲‘没有’。他对我讲,如果哪天闻到什么气味就打电话给环保局,他们会马上来检查。说马专员不关心老百姓身体健康,我们不能相信。”
“好,那就谢谢你们了。”俞斌站起来把他们送出门外,并把早已等在外面的开发区、经贸委、环保局三单位领导和总工招呼进会议室。“各位请坐吧!”
俞斌说:“各位领导和总工,我们是省委考察组,我叫俞斌,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大家知道,郭实书记出了事,沃江需要有人当市委书记,我们是为这事来听取大家意见的。考察中,有人提出马驰同志到沃江后引进了一大批人造革企业,污染严重,是别人赶出来的淘汰企业。所以请各位来,就这个问题座谈一下,希望大家实事求是,畅所欲言。”
“俞处长,我先讲点看法。”首先发言的是开发区管委会张主任,“我和经贸委王主任都是最清楚的,我市西山经济开发区引进邻市合成革产业,是前任潘书记开始的。前年下半年,潘书记带领招商引资团三进邻市,引进了一批合成革企业。马专员来到沃江时,己有10多家入驻企业开工建设,实事求是讲,这不是马专员引进的。从产业招商开始,针对合成革企业的种种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引入合成革企业是引入污染企业,引入别人淘汰的企业,引入‘夕阳产业’,对沃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场灾难。马专员来时,正是这种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烈的时候,因此他对引入合成革产业非常慎重。他不但一次次来到开发区,要我们给他提供关于合成革产业方面的最新资料,还把我和经贸委王主任、环保局李局长及三个单位的总工程师召到他办公室,要我们实事求是给他讲,合成革产业是不是‘夕阳产业’,是不是别人淘汰企业,其污染是否可治可控,要我们真正为人民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不以牺牲人民健康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我想,我们对那次座谈会都还记忆犹新。老张,你可以讲讲。” 他要自己开发区的张总工程师先讲讲。
张总讲:“自从我们开发区开始引进合成革产业以后,我确实很注意学习和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研究它的发展态势和趋势。那次会上,我讲了一个观点,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国际上合成革产业己有60年的历史,但行业发展潜力仍很巨大,不是‘夕阳产业’。‘夕阳产业’是指生产低技术物质产品,并已开始衰退的产业。国家经贸委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其中没有合成革。合成革是高分子化学工业领域中的新材料,是天然革的理想替代品,整个行业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并不断引入高新技术。如超细短纤维及超细合成革(无纺布)就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列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制定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名单》。由于合成革产品在耐化学性、质量均一性、大生产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方面超过了天然皮革,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业内专家估计,美国等西方国家人均合成革使用量为10米以上,而我国目前人均只有0.3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使用量必将日益增长。”
“就在那次会议上,我和本局总工老蔡讲了合成革企业的污染问题。” 环保局李局长说,“合成革产业如同一般工业产业一样,确实存在一定污染。但这种污染是可治可控的。当时,我们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合成革产业适合循环经济模式,革基布的主要污染物印染废水主要在企业内部循环,合成革的主要污染物有机废气可以在合成革和树脂上下游产品之间循环;另一个是国际上水性树脂技术己经成熟,合成革有机溶剂的污染问题能更好的解决。”
经贸委王主任说:“我当时主要讲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工业经济的关系问题。我讲不能把两方面对立起来,一方面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破坏性、掠夺性甚至毁灭性地搞建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欠发达’是我们沃江最大的‘实际’,工业化是沃江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谋求更快更好发展必须科学把握的基本关系,把握好这个基本关系,才能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记得,就是那次会议,他才下决心抓好合成革产业。当时,他讲了几条意见。首次提出‘产业集群’理念,要求开发区在核准入区企业时注意产业配套;重视技术升级,任何行业的技术都在不断进步,新办企业不要再用落后的旧设备,把好关;环保,与环境容量切切相关,要请专家进行环境影响研究;要求环保局及早起草好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要把开发区建设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是的,正是那次会议以后,” 开发区张主任接着说,“我们注重了产业集群的配套,现在引进的合成革企业、革基布企业、色片企业、树脂企业基本配套。引进的‘产业集群’,与邻市早期的合成革制造业相比,技术上有很大进步,装备上是中高档,设备投资上千万元引进了干法生产线DMF回收装备,回收率达98%以上。数条‘超纤’生产线正在建设,每条投资上亿元。工艺上有新突破,除增加干法生产线和DMF回收流程,还改进配方减少了甲苯、丁酮等有机溶剂用量,既减少污染又降低成本。治污要求更严格,环评率100%,严格执行‘三同时’,DMF回收装置安装率100%。另外,我们开发区与环保局委托同济大学进行了环境影响研究,使我们有了明确的环境容量掌握标准。环保局起草的‘合成革行业清楚生产管理办法’即将出台,我们正在申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最后,我还要说,为了加强对我们开发区的领导,马专员还调整了副专员分工,开发区由常务副专员赵实秋分管。他对我说,赵专员最懂经济工作,他会管得更好,这半年我真的体会到了。”
俞斌和考察组成员一直在认真的听着大家发言,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说:“你们各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看没有人表示,接着说,“谢谢各位,这个问题大家说得比较清楚了。你们的结论是,沃江合成革产业是潘书记开始引进的,马驰同志很慎重,很重视环保问题,为这个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如果没有新的意见,下面是否这样,请三位总工先回去,主任局长留下,我们换一个议题。”
看三位总工退出会议室后,俞斌接着说,“开头我讲了,我们这次主要是为市委书记人选问题听取大家的意见。你们看,我们下面是一起说说还是分别谈?”
“俞处长,我认为一起说说也没关系。我可以当着他们的面讲,我认为马驰同志是非常优秀的领导干部,完全应该在沃江市任市委书记。只有他任第一把手,沃江市才有希望。”
“我也是这个意见。”经贸委王主任说。
“千真万确,马驰同志是最合适的。”环保局李局长说。
“请讲讲你们的具体理由。”俞斌诚恳的说。
大家相互补充,讲了几个方面,俞斌经常点点头。他说,“如果按你们的意见,马驰同志任书记,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谁任市长最合适?”
“我想应该是常务副专员赵实秋。理由很简单,书记管大政方针,市长应该懂经济工作。赵专员不仅有资格、有威信,而且特别懂得经济工作,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与马驰也是最佳搭档。”经贸委主任讲。
“你们两位怎么看?还有其他人选吗?汪出地怎么样?”俞斌说着,看他们相互看看,都没有说话,想到也许几人在一起不便说话了。于是说:“各位领导,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还有什么想法需要个别的给我们说,请到我们住的沃江宾馆来,也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号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