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m}yDs6$ 星期天,天依然很冷。三九第N天了吧?四处烟霾一片,使人在干冷中又觉得着急。公交车上,人们都瑟缩着身子或闭目假寐,车摇摆着他们的心事。
=7m}yDs6$ 车停下了,上下匆匆。我来不及多审视一下家乡集市的繁闹,匆匆走进衣服店里,抬头搜寻着适合老年人穿的衣服,一年给父亲添衣服是做儿子的本分。
=7m}yDs6$ 终于看好了一件立领带毛的大袄,例行了市场规矩,讨还了价钱。当拎起袋子时,心情仿佛轻松了许多。为人之子,为人之父,如今又为人之祖了啊!岁月沧桑,代代相传,奉老养小这是天职呀!
=7m}yDs6$ 沿新修的嵩北慈堤走着,左右两边的风景有了不少变化,“村村通”贯左,慈堤卧右,宛如两条巨龙,如今人们赶集上店不再走河滩路了。听说嵩宜交界的村民一出门就可以坐上车,一个小时不上就到了。想想过去,他们赶个集,总得起个大五更,挑点柴火、担点药材、背些粮食,换回自己所需的油盐酱醋。那种长了几十岁没有进过城的现象,再也不会有了。
=7m}yDs6$ 这条河滩,我不知走了多少回。小时候,祖父母、父母亲背着我走,稍大一点,自己走,风雨阴晴,寒冬酷暑。再后来我背着儿女走……
=7m}yDs6$ 慈堤是去年一位旅外人士捐款修建,主要目的是护卫他的家乡——銮驾镇,所以交界处就是我村的地界,对于穷山村来说,自然没有能力续上慈堤,于是大道从这里又变成了小路。
=7m}yDs6$ 小路穿过的地方叫做园子地,这是山沟里少有的一块平地,我村幸运地拥有了它。过去,
=7m}yDs6$ 生态环境较好,河滩流水可自流灌溉,后来,地下水下降,地头上打一眼井仍能旱涝保收,在靠农业吃饭的年代里,很叫邻村羡慕。虽然只有十亩,但总能保证干旱之年有碗吃的。
=7m}yDs6$ 小路在我记事时是一条大路,小时常随大人们送粪、拉庄稼,路边一道古老的青灰色石埂横挡着,多少年来,抵挡洪水,保护庄田。石埂边上,粗大的杨树、柳树、柿树另是一道风景。
=7m}yDs6$ 春天杨柳如烟,秋天柿子满枝。干活休息时乘凉、吃红柿、听故事,既惬意又充实。如今这一切都不在了,路也变得崎岖难走,一家插的枣刺把路人逼到了另一家地里。
=7m}yDs6$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队统一规划,搬走了大石,换上了小石,埂也小得多了,从工艺上说比老埂秀气,也直,但是单薄。那年夏天它没有抵挡住洪水,十亩地遭了水殃,满地石头、杂物,玉米全躺在那里。子孙们进化到巧而不保的地步,遭罪而不接受教训,现在小埂虽补起来了,却低了不少,埂外的水沟里乱石杂草,并不通畅。好在近几年老天看顾,没发大水。
=7m}yDs6$ 小路送我到了村边,思绪还留在过去。村边上,七十年代盖的大队部早已坍塌。去年,由县直单位包盖的新村委小院,整齐、靓丽。村委的职责现在究竟有哪些,说不清楚。正巧遇到村支书,手拿一把合作医疗证,亲自到村里发放,并想乘机说说明年种烟的事。村干部如今以此事说彼事的例子很多,也是新的工作方法。洛阳报以前曾报道过邻县一个村支书积极参加村里的红白事,借机开会安排工作,不失为一种新的工作方法。
=7m}yDs6$ 路边,那片自留地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凌乱的几家宅基地,农村盖房缺少规划,随意占地已是多年陋习,如今有许多村村中荒芜了不少土地,想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占地规划是何等重要。
=7m}yDs6$ 坡上的小路,曾是我担上挑下、抛洒汗水、以及翻车事故的见证,如今依然如故,料礓石滚滚,水沟遍布,然而确实亲切。
=7m}yDs6$ 后沟,古老相传的“凤凰”地形依稀可辨,那凤喙经两人之手,荡然无存,百年前邻村的老者害怕自己村落被凤起飞时抖落,每天挖山不止,引水冲断了凤喙。再是七十年代,村叔带人战天斗地,平掉了断喙部分。风水究竟坏没,谁也没有科学依据。但以后,人们还是根据自己家业的兴衰和平安与否,评价这两位当事者。
=7m}yDs6$ 西岭头,过去是个荒凉的地方,唯料礓堆上的几棵大柿树则是我们的乐园,记忆里,既有串柿花的美妙,又有吃红柿的甜蜜;既有摸树猴的惊险,又有扳干柴的收获。然而,印象更深的是饥饿年代的生柿子涩味。
=7m}yDs6$ 岭头上,那一堆乱石是七十年代建排灌站的遗迹。当时,銮驾镇截潜流,满河滩男男女女,劳民伤财。石槽村捡便宜建排灌,亦没成功。一场大水烟消云散,那两间机房和电机在洪水中没挣扎几下,就不见了。坡上的管子、墩子又站了几年也不见了,只有这堆乱石眺望着河滩,眺望着远方。
=7m}yDs6$ 洼里,还有四沟旱葱没刨,长势不算太好,但它近年来有着被炒得很响的名字——銮驾葱!
=7m}yDs6$ 身为銮驾人,却说不出銮驾葱的诸多妙处,倒是外地人总结出了一二三。什么葱白长了,什么香辣香辣了,什么能飘在羊汤上不沉底了,等等,等等。于是,也就有一点骄傲的资本了。可惜,深加工不够!
=7m}yDs6$ 遥望路家沟、上坪,那是我村版图的一部分。早年因离村远,是两块素地,从来不知粪为何物,但它们还是每年或多或少产点豆类、红薯。忽一年被大队调用,作为林业基地,苹果树栽上了,管理却不行,疯长却不结果。偶尔有几个,也不待成熟就不见了。再后来几个人转手承包,倒还有点收获。土地下放后,村里曾争过地权,没有成功。村小人少,领土观念淡漠也没再要。如今,果树又不见了,只有承包者的一间小屋和两孔窑洞还颓然的摆在那里。
=7m}yDs6$ 与之相邻的东圪塔,崖头依然,破窑洞开。尉家人在此完成了几代的繁衍,告别了僻静、孤独,带着家族的故事迁到大村里去了。看着那里,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做砖瓦时的汗水和腰疼……
=7m}yDs6$ 岭头风嗖嗖而来,乡间路虽小却年久。它驮过我的祖祖辈辈,见证了艰难,见证了奋斗,见证了喜悦,见证了收获。虽然也有失败、失意和痛苦,然而更多的是一代代人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走过,走出了尊严,走出了历史!
=7m}yDs6$ 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7m}yDs6$ =7m}yDs6$ 2007.1.17
=7m}yDs6$ [ 此帖被思远山在2008-11-17 12:3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