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看精英 lk \|EG
lk \|EG
——暨2008总结 lk \|EG
lk \|EG
文:白马非马 lk \|EG
lk \|EG
lk \|EG
最早关注“精英”一词,是当年参加“教育理论”培训,虽然那位Z教授就是照本宣科,我们参加培训也无需费力读书,反正最终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也没有人真正有意见,即便课堂几乎成了自由市场。不过,本人还是好学员,认真听了他的照本宣科,也认真读了一下那本教材。所谓“精英教育”,是和“通识教育”相对的,精英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在古代,无论中外,都是讲究“学而优则仕”的,那些有机会受到教育的人,最后大多在仕途上颇有建树。孔夫子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lk \|EG
lk \|EG
国外“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意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人物”。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 lk \|EG
lk \|EG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精英,绝对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只能是鹤立鸡群的极少数。虽然是极少数,却发挥着大多数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精英的内涵还是应该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lk \|EG
lk \|EG
所谓狭义精英,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也就是指那些通常受到过极其不普及的教育的,最终成长为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极少数站在顶峰上的人物,通常也被称为伟人。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伟人,就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托尔斯泰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作家、思想家,他的多数作品无疑闪烁着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芒,他本人无疑地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签。 lk \|EG
lk \|EG
而广义上的精英,则可以泛指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我们所提到的精英,通常都是指广义上的精英。三百六十行,每一个行当里,都有它自身的精英。这样的精英,就是在本行中具有卓越能力或能发挥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精英的影响力有些完全是靠了自身的努力发挥出来的,有些无疑也要依附宣传甚至炒作。贾平凹凭着其史诗性巨著《秦腔》一举夺得茅盾文学奖,他当然是这个时代作家中的精英,而韩寒敢于挑战一切传统的东西,不管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照样影响了一大批尤其是新新人类,他自然也使得自己成为了一代精英,郭敬明虽然初出茅庐,却一举夺得2008年版税第一的名次,你能不说他是精英? lk \|EG
lk \|EG
其实,站在历史的高度看,精英,貌似褒义,到底是一个中性词汇。那些被认为是精英的人们,其所作作为,确实是推动了历史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但是,历史是无法重复选择的,到底这个方向是最好的,还是有更好的方向,没有人可以说的清楚。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加以判断,比如说华盛顿,他给美国甚至给世界带来了民主文化,他当然是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巨大的进步。发明核技术的科学家,当然也是精英,他带给人类的是文明还是毁灭却没有人能说的清楚。甚至,从精英的定义来讲,希特勒似乎也应该是精英中的一个,显而易见地,他给人类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灾难。 lk \|EG
lk \|EG
江山代有才人出,只是,有的精英影响深远,或许真的可以领风骚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或更为长远,有的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只有昙花一现,但即便是流星,到底燃烧过,闪烁过。历史的天空闪烁许多星,有恒星,有行星,也有流星。 lk \|EG
lk \|EG
每个年代、每个行业都有着自身的精英,但精英永远都只是极少数人,更多的则永远是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大众。精英干他们的,我们干我们的,我们不是精英,我们也不必为精英们操心什么。历史,确实是精英们创造的,但人类社会是一部庞大的机器,我们都是其上的零部件,没有这些零部件,仅仅有发动机,历史的车轮同样寸步难行。一个个体的螺丝钉非常藐小,作用微不足道,但我们是发动机以外的全部,作为整体,我们永远无需妄自菲薄。 lk \|EG
lk \|EG
2008年,即将成为过去。笑看各种排行榜,那里都不会有我们的名字。但是,没有我们,也就无法映衬出所谓精英。所以,我们无需总结出什么惊人业绩,我们其实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