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给我打电话,说他的老婆正在市妇幼保健院引产,如果我有空,请我给弄点姜酒鸡. UEkn@^&bg
UEkn@^&bg
他们这次特地从广州赶回来,找熟人照B超,如果是男孩,就高高兴兴回去过中秋去.没想到是女孩,只能仓促决定打掉了。 UEkn@^&bg
UEkn@^&bg
说来可怜,他们这是第三胎了!前两胎都是女孩,生下来养着.只是,农村人的思想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亲戚本身就是独苗,他妈妈年青守寡,自然希望儿子这一代能丁财两旺.连得两女孩,他妈妈已经老大不高兴,不过,儿子靠岳父家提携着赚钱,还不敢多怨言,只是催促着赶紧添丁. UEkn@^&bg
UEkn@^&bg
他们离开乡下到省城去谋生,因此,计划生育的检查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小品里的<<超生游击队>>,真真是他们的写照啊! UEkn@^&bg
UEkn@^&bg
别以为人们的思想有多大的进步了,重男轻女,依然存在,尤其在小城镇,农村里,更是如此.也不论经济富裕与否,教育程度如何,反正没有儿子就象断了后!不生是吧?那好,男人自己出去找女人生!所以,为了保住家庭,保住地位,女人只能寄希望在肚子上:争气啊! UEkn@^&bg
UEkn@^&bg
一索得男的话,皆大欢喜,否则,只能想方设法地生,偷偷摸摸地生,直到生出个"香炉墩"!民间有句话:不识丑,生到四十九.其实就是形容这些成了生育机器的可怜女人! UEkn@^&bg
UEkn@^&bg
想想悲哀,这些女人为了得到理想的后代,能给夫家传宗接代,不惜把自己的身体掏虚,不惜把生命拿来赌一把,只为了老后有儿子"送终",清明时有儿孙到坟前上一柱香! UEkn@^&bg
UEkn@^&bg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真能称心如意地养儿防老?"生女不一定不如男"的情形到处可见!生了忤逆儿子而被气病的也不少见! UEkn@^&bg
UEkn@^&bg
但为何人们又乐此不疲,生而不倦?什么教育什么政策都起效不大?无非是因为人们的恐慌心理在作怪!老而无所依,老而无所养,想起来就凄凉无助了!女儿终归要嫁出去,有自己的家,那时能成天跑回娘家服侍父母吗?儿子多不济,也是在身边,拿水递茶,总方便点.饱饭稀粥,都是一家人吃,总不能上女儿的门去吧?她也有自己的公公婆婆啊!相见欢同住难啊!自尊心也不容许自己上门投靠女婿.纵他们客气相待,都不能自在地活. UEkn@^&bg
UEkn@^&bg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孜孜不倦地在生子路上求索. UEkn@^&bg
UEkn@^&bg
我想,如果国家真能给人们一颗安心丸:人人老而有所依,老而有所养,不必依仗儿女都可以安度晚年,这样一来,是不是生男的热潮会消退?人们真心甘于"只生一个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