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第2站 黄帝陵 Yu?95qk tP
我们早上7点从西安出发北上,10点到达黄帝陵。黄帝陵,其实分为两个部分:轩辕庙和黄帝陵。 Yu?95qk tP
黄帝庙前有一气势恢宏的入口广场。广场北端为轩辕桥。轩辕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 我们站在轩辕桥南端观看轩辕庙山门,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全桥均采用花岩石料砌成,显得粗犷古朴。轩辕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桥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桥山有沮水环绕而过,四周有群山环抱,山中古柏参天,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真是块风水宝地 Yu?95qk tP
桥北端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轩辕庙山门。 Yu?95qk tP
穿过山门,就可看见枝繁叶茂的黄帝手植柏 ,在“人文初祖”大殿前面还有碑亭,碑亭内立有毛泽东手迹“祭黄帝陵文”和孙中山等人的手迹石碑。 毛邓在左,孙蒋在右。 人为的造成国共对立,悲乎!毛泽东题写的纪念黄帝的碑文,不仅饱含奋斗激情,而且富有凝聚活力,并且还蕴含团结精神。还有郭沫若那洒脱狂放的书法题写的石碑“黄帝陵”,不仅苍劲有力,而且古朴典雅,堪称墨宝珍品。 Yu?95qk tP
另外一些人(包括江、李)只能餐风露宿,站在亭外,够意思。 Yu?95qk tP
祭祀大殿顶部设计:天圆地方居中央。 Yu?95qk tP
黄帝陵在山上,还得从轩辕庙乘观光车上山,车费20元,自山脚至山顶有宽阔的大青石条铺就的石阶扶摇直上,一路上山色清翠,涓涓水流沿石级侧畔潺潺而下,森森凉意扑面而来,这在燥热的黄土高原实在是难得的景象。 Yu?95qk tP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处都是苍松翠柏,看来,唐诗曾赞过的“黄陵古柏甲天下,气味芳香袭万家”真是千古景观。上黄帝陵需要爬277个台阶,走了不久发现有一块石碑,“文武百官到此下马下轿”,在此,路分成了两条,一条是文官走的路,是一个个台阶的路,一条是武官的路,显然现在是在-坡道上修的公路,可能古时候是马道吧。导游说般的人是走文官的路上,走武官的路下。一进黄帝陵的大门,发现左手侧的一座四十多米高的土堆,当然这不是黄帝陵,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祭祖活动。当年,汉武帝征匈奴时候,率18万人去祭祖,祭完后汉武帝命令每一个将士一碗土堆起了这个土堆,后来人在此修了上下的台阶,上是77台阶、下是78台阶,就是所谓的七上八下,据说走一次七上八下可以让人添福增寿。这就是“汉武仙台”。 Yu?95qk tP
由此继续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黄帝陵。陵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砌有1米多高的花墙。陵前大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 4个大字,相传黄帝即由此乘龙升天。再前有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中石碑刻“黄帝陵”3字,郭沫若所书。我们在陵前反时针走了1圈,寓意追思先人的意思,是啊,我们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 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我们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去祭祀,去跪拜,去许愿还愿,去延续香火,去汲取传统文化,去吸收修养和力量。 Yu?95qk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