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gsc8v\
q{fgsc8v\
潮济行·乌饭麻糍(三)
《黄岩民俗大观》的风俗小吃栏目里有记载:麻糍,是黄岩的传统食品。乌饭麻糍,是一种具有养生保健的风味特色小吃。而农历四月八日吃乌饭麻糍,是黄岩民间的风俗。
传说,四月八日这一天是牛魔王的生日,民间一般视为牛神的生日,给牛过节日,放轭歇耕,给它吃乌饭麻糍以滋补体力。还有一说,牛吃了乌饭麻糍以后,牛虻就不来叮了。
明万历《黄岩县志》有记载,四月八日要“用五色香水浴佛,人家采乌桐叶染饭青色,谓之乌饭,以相馈遗。”可见,起码在明万历年之前,黄岩还没有形成四月初八吃乌饭麻糍的习俗,而只是吃乌饭,且在亲友之间还相互馈赠。至于什么年代形成吃乌饭麻糍的民间习俗,还没有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
一个月前,我所写的两篇《潮济行·乌饭麻糍》,通过蜂鸣网站、微信、“秋绪书斋”博客以及微博,许多朋友了解到乌饭麻糍的来历,也知道了农历四月八日这一天,潮济乌饭麻糍将在黄岩城区现做现卖,为市民再现这一传统食品的传统制作方法。与我本人一样,对这一天,心有期待。
如前所述,再满是这一活动的创意者,也是发起人与组织者。随着四月初八的临近,计划也在一步一步地实施。到了四月初,就有消息说,再满已经清洗好了一个一个用具。还有消息说,到时要做1000斤糯米的乌饭麻糍,需要四、五十斤乌饭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呢!他早就打听清楚哪里可能会有比较多的乌饭脑,初五这天,他约上十来个村民,直接驱车进胡村岭隧道,过瑞岩,上倪城岭,爬上平时人迹罕至的大山里。一天的辛苦,终于采到了足够的乌饭脑。
农历四月七日上午,再满领着一批人,又在潮济卫生院前的大街旁摆开了场面。这是为了第二天在城里现做现卖活动,所进行的热身行动。在街上现场售卖外,也为部分村民加工了些。下午,几个有车的朋友,又一起去城里现场踏看了场子,拉好《弘扬古文化遗产,潮济古街古色乌饭麻糍展销》的横幅。
四月八日凌晨一点过,大家就起床,准备一下,赶在二点前向城里进发。六点多,大兴给我来电话:“你在哪里了?现在很火爆,要排队才能买到乌饭麻糍呢!”
待我七点左右赶到现场时,剩下的糯米已经不很多。两只铁锅架在柴火的烈焰上,饭甑顶的饭粒渐渐变成青紫色,捣臼几乎没有停歇,好几个男劳力轮番上阵,青石手锤头在他们手里不停地上下翻飞;一块一块的乌饭麻糍,正从捣臼旁边两个长条案板上被制作出来,传到售卖摊位上。这一条龙的现做现卖,成了今早黄城的一大景观,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围观者与买麻糍者。刚做出热乎乎的乌饭麻糍,用不了几分钟,就被一“抢”而空。时常会有许多市民围着,边看边等着下一甑蒸出的热乎乎麻糍。
热情好客的潮济人,时常会请熟人或熟人的朋友,以及慕名而来的市民现场品尝。许多人嘴里边嚼着边说乌饭麻糍好吃。
大约九点半,所有备料全部做完并售罄,大家收摊并打扫好场地。
当天下午,我的几个QQ群里仍有人在讨论乌饭麻糍。有的说让家人去现场寻找,绕第一菜市场一圈,也没找着,原来他们去晚了半小时。有的说一早就赶去现场买到了,遵潮济人所嘱,中饭时切成粒状炒起来吃,特别OK……
而潮济人呢,做了乌饭麻糍的人家,忙着分送给亲朋好友,让亲友们分享美食与快乐。特别是这一活动发起人的再满家,第二天又开锅做了一甑,因为头一天做的全部都送完,可仍觉着有的亲友没送到。今天已经是四月十一日了,我在大兴家仍然能吃着以乌饭麻糍为主的早餐,用鸡蛋包着烤起来,也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正如横幅上所写,弘扬传统美食文化,是这批潮济人的主观意愿。这批潮济人,正是许多正致力于弘扬古村落历史文化的潮济人中的一部分;而乌饭麻糍,也正是潮济人想要弘扬的本地美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q{fgsc8v\
金黄色的松花粉,既有营养又美容养颜。
q{fgsc8v\
q{fgsc8v\
二人合力把成团的麻糍压成1.5公分左右的厚度
q{fgsc8v\
q{fgsc8v\
切成一方一方的长方形状,方便食用。
q{fgsc8v\
q{fgsc8v\
用传统的捣臼,以青石手捶头把米饭捣成饭泥。
q{fgsc8v\
q{fgsc8v\
q{fgsc8v\
q{fgsc8v\
q{fgsc8v\
q{fgsc8v\
摊位前,排着长队。
q{fgsc8v\
q{fgsc8v\
q{fgsc8v\
q{fgsc8v\
收摊后,大家一起合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