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06阅读
  • 6回复

美丽与哀愁(1)·家族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8-18

 

开篇:身世与童年

 

昔日钟鸣鼎食之家,随着历史的变迁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场大火,或许昭示着一个家族的起落。重阳节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一桩并不门当户对的婚姻,却因共同的爱好而情深不渝。童年的肖泉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和情结。

   

1. 家族的变迁

  

农历己丑年九月初十凌晨(公元19491031日),凝云出生在温岭城内中央园巷花园里林家大院。在家里她排行老三,姐姐翁九云,长凝云2岁,哥哥翁近云,长凝云1岁。

花园里是凝云母亲的娘家。母亲林以中,是林家最小的女儿,出嫁后一直居住在这里。

凝云出生这一天,刚好是重阳节后的次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时年已届73岁的外公林渭夫此时正端坐在客厅中堂接待来客,外婆王鸿媚忙着调遣家中的女佣安排女儿分娩后的一应事宜。林家虽忙碌,却也有条不紊。女婿翁培刚远在沪上,且翁家人丁稀少,这一切自然由娘家人操持了。尽管是外孙女,却仍然使林家上下高兴,因为这是温岭解放后林家增添的第一个儿孙辈。

林家祖居温岭,是当时城内的名门望族。其实,林家的远祖在福建,南宋绍兴4年自赤岸避乱至温岭。

温岭,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台州湾以南。北界黄岩,南接玉环,西邻乐清,东西南濒海。早在夏商周时温岭即为东瓯地,至明成化五年(1469年),正式置太平县。后因县名与山西、安徽、四川等地县名重复,国民政府内务部于1914年将太平县更名为温岭县。温岭的历史文化丰厚。戴复古、陈詠、释宗泐等历代名人皆生于斯、学于斯、死于斯,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尤其是戴复古,其诗远宗杜甫,近学陆游,刻意精研,终于自成一家,为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在这些历代名人的推动下,温岭学风渐盛,至近代尤甚。温岭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胜景迭出。明陈彬曾作《太平赋》曰:“亭岭玉带,锦屏绣文。望花山兮委羽,窅梅溪兮桃源。雁荡西连天际,蓬岛东援海垠。”至今,温岭仍以此为荣。

温岭城内花园里,是连片旧式住宅,位于县巷和中央园巷附近。自林家祖上置业于此地后,随着子孙的繁衍,不断扩充翻修,至民国时,成了一个颇有名声的大户。

林家大院人丁甚旺。主人林渭夫是清末秀才,妻王鸿媚亦是温岭大家之女,其兄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建国后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夫妇俩共育有七个子女,其中,长子林子仁最为出色。据《温岭县志》记载:

 

林子仁少年时即有志于新学,期望以科学振兴民族。辛亥革命后,率先剪辫。启蒙于鹤鸣小学,继入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入上海大同大学专修数学。“五四”运动爆发时,林子仁与同学上街散发传单,抵制日货,劝用国货,遭巡捕房拘禁。大学毕业后执教于浙江省甲种水产学校,后任上虞春晖中学教员,师生称其“授课足使顽石点头”,赠以“诲人不倦”、“作育英才”银盾,颂其教绩。抗战爆发后,林子仁转至黄岩中学任教,继而执教于温岭中学直至建国后。1952年,林子仁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当选为浙江省人民代表。1956年被选为温岭县副县长,直至196570岁时病逝。

 

次子林子信,大学毕业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后患伤寒,英年早逝,只留得一子。

三子林子孟,早年毕业于浙江省水产学校,后就读浙江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从医。夫妇俩共育有11个子女,算是林氏家族中最为兴旺的一支。

四子林子石,幼时读了几年私塾,后未再求学深造,而在16岁那年经营“林裕益酱园”,精心研制酱子“小方腐乳”,成为当时温岭的著名特产,不仅畅销黄岩、海门、温州、上海等地,还远销至东南亚。建国后,林子石最先响应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政策,接受公私合营,先后任温岭县工商联主委、县政协副主席,并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工商联执委。林子石晚年寓居北京女儿女婿处,于1978年病逝。

林子能,是林家众多子女中唯一投笔从戎、走上行伍之途的人。1932年,林子能毕业于广州黄埔军校第八期,毕业后赴南京中央军校任教官。抗战期间,林子能随同国民党军曾在广西南丹与日军作战,英勇无比,差点阵亡。抗战胜利后,林子能随国民党军驻防贵州遵义。其间,结识了遵义城里富家之女周树芬,是年,周树芬年仅20岁,豆蔻年华,年轻美貌。而林子能已届中年,周家曾疑林子能在温岭老家有妻室,经多方了解,始信林确是独身,遂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并于1947年完婚。林子能于19493月先随国民党军撤至海南岛,后退居台湾,官至国民党军上校军衔。晚年,林子能心境不佳,既有思女之苦,更有愤世之忧,郁郁寡欢,于1982年病逝于台北荣民医院。

林家除5个儿子外,尚有长女林宜珍。林宜珍就读于杭州师专,毕业后先后任教温岭方前、箬横小学。林宜珍善诗词,后笃信佛教。当年,林宜珍因同姓自由恋爱,曾在闭塞的温岭风传一时。婚后一直住在夫家温岭箬横,亡故时享年92岁。

林家最小的女儿林以中,即为凝云的母亲。林以中自小聪慧娟秀,深得族人的喜爱,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则晚境悲苦,此是后话了。

1949528,温岭解放。同日,温岭县成立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这一历史巨变,也标志着林氏家族从此迈进了新时代。

林家虽是望族,但在温岭解放前夕即已分户,众多子女所得遗产并不丰厚。加之子女中大部份以职业为生,家境不显赫。经人民政府调查,林家没有罪恶,因此,建国初期的镇反、土改都安然无恙。但是,林家在建国前夕却遭遇了一场大火,这场火灾似乎昭示着一个家族的起落。

1949128,农历大年三十深夜,花园里突然起火,大火映红了半个温岭县城。邻里们虽然用木盆木桶舀水奋力救火,无奈杯水车薪,等大火熄灭时,林家大院近半被烧毁。所幸的是,所有人都逃了出来,无一人葬身火海,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后来,凝云告诉我,她母亲所有的嫁妆就在那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

林家第三代共有31人,散居在大陆和台湾各地,各自经历坎坷。其中事业有成者虽不乏其人,但大都过着平常的生活。有的大起大落,有的中年早逝。尤其令人痛惜的是凝云四舅(林子石)之子林敏求,系北京大学化学系高材生,才华横溢,大学五年级时因病猝亡于校医务室,年仅25岁。姨母林宜珍之子林培琳,在南京大学就读时,因病不得不退学。另一子在黄岩中学读高三时,曾任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因与校领导意见不合,被免除职务并被开除团籍(后恢复)。大舅林子仁唯一的儿子林德全,自16岁始患类风湿关节炎,从此卧床不起,拖到1981年病逝。此外,林家第三代中有七人终生未婚娶,其中虽原因各异,却也令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

人生无常。一个家族的兴衰,自然与时代变迁有关,但它同样有着自然的规律。日月星辰,潮起潮落,人们无法与其抗争。

 

[独家授权,请勿转载]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8-19
看世事变迁,品人情冷暖。
期待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离线转身离开

发帖
155
蜂蜜
779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8-19
开篇点出小说背景,人物介绍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8-19
占个位置慢慢看。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国泰

发帖
2646
蜂蜜
10271
威望
20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19
开卷有益
11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8-19
家族史。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8-19
书香门第!慢慢看~~~~~
做一个快乐的人!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