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 =7m}yDs6$
=7m}yDs6$
文\秋雪 =7m}yDs6$
=7m}yDs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m}yDs6$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m}yDs6$
=7m}yDs6$
眺望远方,似乎那熟识的眼神,关切的话语依稀可见。而人早已撒手人寰,而读着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思念更胜几分,清泪几滴,清明节中国的传统祭奠祖先的日子,我却身在异地。无可奈何的看着别处青烟几缕,炮烛响起,虽时隔清明还有几日,已听到一些福建省的朋友回乡祭奠,前天一个朋友发来QQ信息,清明到了;隐约似乎在提醒我什么,而我那里不知?那应去祭奠的父亲爷爷奶奶姑父呢?我只是无奈,只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了。 =7m}yDs6$
=7m}yDs6$
头有些痛,以家乡语的说法,应为没去祭奠祖先,而逝世的父辈们逗我玩儿,因此头痛,中午时分,在凉椅上躺了许久,感觉那里不对,起身打了个电话回家乡,交待我姑姑说我头痛了,是不是清明到了,我没回去上坟的原故,姑姑问我是不是念起了死去的先祖们,我说是呀!您能不能代我上坟呢?姑姑答应了。也没更好的方法,也许这是唯一的办法吧!想着在外面几年未曾回乡,什么事都叫姑姑帮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虽然家里亲人很多,可是真正对我好,而又愿意帮我的人就只有姑姑了,而姑父在前年也出事故逝世了,显得姑姑家更加的冷清。和姑姑闲聊了几句,电话便挂了,想想不能回去,应做点什么,于是写了此文。 =7m}yDs6$
=7m}yDs6$
爸爸逝世时,我还年幼,不谙世事,一个玩皮的孩童,对父亲的记忆非常有限,只记得那年有些冷,妈妈去田里干活了,家里就剩下我和爸爸还有弟弟,那时的父亲已经病了,总是咳嗽不停,由于家境有限的力量,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而我们也只能看着,无能为力。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人的力量如此有限,于是再长大的一些的时候,我想起了去世多年的父亲,于是决定长大做个医生,去济世救人。只是因为家境贫寒,最终与医师无缘!再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了另一个省,也就是现在的厦门,而由于长年在外,也更少回家了。每每到清明节时,总会想起父亲和逝世的亲人,而现在我对先辈们的做为应该就像宋朝诗人高启的一首《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诗这是这样写的“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而最后一句“几家坟上子孙来?”不正是写我现在的所为吗?真的不孝?可是我又能如何,生活如此,生命如此,而我只是为了下一顿寒食能果腹。 =7m}yDs6$
=7m}yDs6$
2009年写于清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