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22阅读
  • 1回复

深切悼念华国锋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8-20
&C_0JyT  
&C_0JyT  
&C_0JyT  
  在党和国家危难时刻临危受命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逝。深情地悼念这位无限忠诚于党和国家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毛主席的好学生! &C_0JyT  
   &C_0JyT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C_0JyT  
&C_0JyT  
&C_0JyT  
&C_0JyT  
  &C_0JyT  
  毛主席和华国锋在一起 
&C_0JyT  
  &C_0JyT  
     &C_0JyT  
&C_0JyT  
时任党和国家主席的华国锋与叶剑英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url]
&C_0JyT  
&C_0JyT  
&C_0JyT  
&C_0JyT  
华国锋每年2次去毛主席纪念堂,这是他与夫人在毛主席纪念堂 &C_0JyT  
  &C_0JyT  
  华国锋(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山西省交城县人,原名苏铸,1938年投身抗日战争,华国锋取意于“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1940年任交城县各届抗日联合会主任,后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
·中共中央主席  1976年10月—1981年6月 &C_0JyT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76年10月—1981年6月 &C_0JyT  
·国务院代总理   1976年2月—1976年4月 &C_0JyT  
·国务院总理  1976年4月—1980年9月 &C_0JyT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1981年6月—1982年10月 &C_0JyT  
·中共中央委员  1982年10月—2002年11月
&C_0JyT  
  &C_0JyT  
  &C_0JyT  
从游击队员到共和国主席:华国锋的传奇人生
 
&C_0JyT  
  华国锋本姓苏,单名铸。于1921年2月出生在山西交城县南关街。 &C_0JyT  
&C_0JyT  
  1935年,14岁的华国锋入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学习到1937年。所以,华国锋后来在填写履历表时,“文化程度”一栏总是写“中学文化程度”。 &C_0JyT  
  1938年,17岁的华国锋离开家庭,上山参加了交城县牺牲同盟抗日游击队,参加游击队时,苏铸取了个化名“华国锋”——取义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后来他以“华国锋”这一化名闻名于世,以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苏铸。如今,华国锋的子女仍用苏姓,并不姓华。 &C_0JyT  
  1938年10月,华国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8岁的华国锋担任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在汾阳的峪道河、开垣庄、鳌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工作。1940年初,19岁的华国锋在山西交城县担任了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随后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1945年,24岁的华国锋担任了中共阳曲县委书记、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从此,人们称华国锋为“华政委”。 &C_0JyT  
  1996年初夏的北京,笔者步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光的住处,了解华国锋的情况。武光说,他认识华国锋时,华国锋还是个小伙子。那时候,武光担任中共晋中区党委副书记。所谓“晋中区”,是指山西太原周围的几十个县,而华国锋自1945年起担任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属于中共晋中区党委领导。这样,华国锋便成了武光的下属。周小舟担任中共晋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华国锋在这时结识了周小舟。后来,1953年10月,周小舟被任命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成为华国锋的“顶头上司”。 &C_0JyT  
  笔者问起武光对华国锋的当时印象,武光如实地说:“华国锋是个老实人、好同志。那时华国锋给我的印象便是正派、老实。” &C_0JyT  
  在1948年冬,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抽调5万名干部准备随军南下,以便接收南方的城乡。武光回忆说,当时华北的干部差不多是“走一半,留一半”。武光和华国锋都是属于“走”南下的。当时的中共晋中区委一分为二,武光奉命把走的干部组建成六套地委班子,每套班子都包括党、政、武、工、青、妇六方面的干部。这样,便于南下时可以接收、成立6个地委。南下时,干部们差不多都往上升一级。1949年1月,28岁的华国锋担任中共晋中第一地区委员会宣传部长。这样,他就由县委级干部升为地委级干部。期间,华国锋与韩芝俊结婚。 &C_0JyT  
  从华国锋最初的经历来看,他确实属于“根正苗红”的干部。他在吕梁山打游击,先是打日本侵略者,后是打国民党军队,经历了几十次大大小小的战斗。那时,年轻的华国锋在战争的烽火中成长,踏实,诚朴,吃苦耐劳,应该说是不错的中共基层干部。不过,在华国锋成为“英明领袖”之后,在“宣传华国锋”的高潮中,却刻意把华国锋“塑造”成在二十来岁时就已经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那是为了塑造华国锋"一贯忠于毛主席"的形象,证明华国锋是毛泽东的忠实接班人。
&C_0JyT  
  &C_0JyT  
&C_0JyT  
统战部副部长回忆华国锋在“真理标准”讨论中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在《财经》第9期上撰文回忆,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摘登如下:
  5月18日,晚饭后,父亲耀邦见了几个年轻人。客人走后,他对我说: &C_0JyT  
  我们《理论动态》下一期要出一篇,“历史潮流和心有余悸”。我这半年来是很振奋的,越战越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实践,这篇文章是能站住脚的。我希望有人来驳,驳后我们再写一篇。 &C_0JyT  
  一个多月后,“再写一篇”文章的诺言兑现了。6月30日,文章在《理论动态》第70期上发表,标题定为“历史潮流滚滚向前”。 &C_0JyT  
  文章说:在“四人帮”唯心主义盛行的年代里,造成了一种恶劣的风气,根本无视人民的喜怒哀乐,专门讲究摸“四人帮”的脉搏,摸江青的脉搏,靠所谓“摸精神”吃饭。有的人摸来摸去,摸得一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气味都没有了。……心中装着人民的人是最强大的人,他们无所畏惧地在惊涛骇浪中沉着前行。心中没有人民的人是最虚弱的人,最后难免被历史的巨浪淹没或抛到一边。这篇文章,耀邦同志看了五遍,华国锋同志看了两遍。 &C_0JyT  
  当时的舆论还是以“两个凡是”为主宰。但是,《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并未因刊登《实》文,它的社长、总编辑就遭到撤职查办的处分;耀邦同志也未因组织、引领、推动这一讨论而停止他的党校副校长和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工作。其原因,就是“文革”结束以后,党内还是恢复了一些民主生活的生气,政治空气毕竟没有“文革”之中那样恐怖可怕。国锋同志的克制、宽容态度也是相当重要的。耀邦同志8月18日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谈话,应引起历史学家的注意,他说:王任重问华主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怎么回事?华主席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搞清楚,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达到团结。 &C_0JyT  
  华国锋同志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主席,处于最高领导地位。他认为党内有思想分歧,应强调团结;党内分歧引发了不同观点的斗争,他强调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他认为是个理论问题,要搞清楚。他更没有暴怒、不计后果地把形势搞乱弄糟。相反,以后他还为自己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要求停止对个人崇拜的种种宣传。 &C_0JyT  
  1978年年底,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华国锋同志讲:我是下了决心叫大家讲话,既然把大家请来了,就要让大家讲话,集思广益。 &C_0JyT  
  华国锋同志的这种民主精神和作风,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也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C_0JyT  
不知道今天的青年人还有多少人记得华国锋同志、了解华国锋同志,我和我的同代人肯定都记得他。在党的十五大上,当华国锋同志以全票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C_0JyT  
  耀邦同志和华国锋同志曾有四次共同工作的机会。第一次共同工作,是在中共湘潭地委开展“四清”运动,两人共同工作长达一年半之久。打倒“四人帮”后,他们初次见面,华国锋同志问耀邦同志:我们在湘潭“四清”,毛主席来长沙,要听我们的汇报,你怎么没有来?耀邦回答:当时我在乡下,又感冒,怕传染主席;再者,有些问题,我也没想清楚,担心主席提问,我回答不出来。华国锋说:应该来,我感冒也要来。 &C_0JyT  
  父亲给我讲过这个小故事,我至今也不知谁对谁错,来也对,不来也不能说不对。两人对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伟大事业,都是忠诚不渝的。 &C_0JyT  
  在当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获得全党的普遍认可,带来了全党的思想大解放。11月25日晚,耀邦同志回到家,高兴地谈到他的感想:中国人民遭到的痛苦和灾难换来了今天整个民族的觉醒。什么叫“先知先觉”?其实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思想领先一筹,行动先走一步,原来不想向前走的人也要跟着走这一步……在一个堤坝上,华国锋一锄头打开一个缺口,历史的潮流究竟把缺口冲破多大,这就完全要看人民的力量了,谁也不能事先估计到。(吴足观摘) &C_0JyT  
  (北京日报) &C_0JyT  
  &C_0JyT  
谷牧回忆华国锋与江青之间的较量
 
  谷牧对华国锋的评价是:华国锋是一个好人,在粉碎“四人帮”上有很大功劳,他不整人,他民主,不做坏事,他的错误主要是“两个凡是”。毛泽东给他写两句话,“你办事我放心”、“照过去方针办”,他是不会突破的。他从一个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上来,对全国情况了解不够,缺乏经济工作经验,从资历、能力、水平等方面看,让他担任总理和中央主席职务,是一种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情况。他当然不能和邓小平等人相比。
  谷牧说:记得有一次中央开会,会议散会时江青说:谷牧留一下。我留下后,江青追问我为什么把30万吨乙烯工程放在大庆。我对她说:乙烯是以石油为原料的,把加工设备放在原材料产区,符合经济规律要求。但江青不讲理地说:我不懂也不管这些,我只问你是谁说的把乙烯工程放在大庆的。我对她说:我知道是谁说的,但不能告诉你。但江青硬是无理地纠缠,逼我说出来是谁定的。这时华国锋慢步走来说:你们在吵什么?我向华国锋说明了原由,华一句话就把江青给支跑了,他说:这是毛主席定的。江青一听是毛主席定的,夹着皮包,一句话都没有说就走了。江青这个人完全不讲理。   &C_0JyT  
&C_0JyT  
  (作者张根生,曾任广东省委书记、吉林省省长)  &C_0JyT  
 
&C_0JyT  
&C_0JyT  
华国锋晚年深居简出 每年两次瞻仰主席遗容
 
  全国各地数万名群众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瞻仰者中有一位不寻常的客人,他就是前中共领导人华国锋。
&C_0JyT  
  华国锋的从政经历 &C_0JyT  
&C_0JyT  
  华国锋生于1921年,山西交城人。 &C_0JyT  
&C_0JyT  
  1938年投身抗日,任中共交城、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在湖南任县委书记、专区专员、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4月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同年10月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C_0JyT  
&C_0JyT  
  平静地离开政坛 &C_0JyT  
&C_0JyT  
  华国锋从1976到2002年,一直是中共中央委员。由于年事过高,他没有作为十六大中委候选人,但仍是十六大代表。华国锋没有进入十六大中央委员会,引起了西方舆论的关注。路透社评论:“毛泽东亲定他接班,邓小平让他退位,即将离任的党总书记江泽民和他的同事,安排他平静地结束了政治生涯,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前中共主席华国锋。”一名驻北京的外国外交官说:“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如果中国共产党决定第三代领导都必须退,那么华国锋也应该离开。” &C_0JyT  
&C_0JyT  
  华国锋1976年被毛泽东指定为接班人。他利用毛泽东给他的“你办事,我放心”六字批示,控制住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一起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与其他在政治变迁中退位的中共领导人相比,华国锋的经历要平稳得多。虽然他因为“两个凡是”而被批评犯了“极左路线错误”,但自十二大以来的四次党代表大会他都被选进中央委员会。中共最新的党史定论,对他的评价也是客观的。 &C_0JyT  
&C_0JyT  
  晚年生活深居简出 &C_0JyT  
&C_0JyT  
  华国锋的言行十分严谨,虽然他仍然享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可以到全国一些地方走访,但他很少离开北京,从不议论时政。 &C_0JyT  
&C_0JyT  
  华国锋身边的人和友人,现在习惯称他为“华老”,他对这个称呼感到很自然。有时也有人称呼他“华主席”,据说他对这个称呼感到很不自在。 &C_0JyT  
&C_0JyT  
  此次中共十六大,华国锋依然在中央直属机关小组,但他请了病假,没有参加会议。有代表询问为什么没有提名华国锋为十六大中央委员,中直机关小组召集人解释说,主要是考虑他已是81岁高龄,身体也不好。一位十六大代表这样描述华国锋目前的生活现状:深居简出,勤练书法。他最近看到华国锋的一幅字,"鲲鹏展翅"四个颜体大字写得浑然大气、骨力毕现。 &C_0JyT  
&C_0JyT  
  深居简出的华国锋,每年有两天必定外出,就是在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日和9月9日毛泽东忌日,带着家眷和随从去毛主席纪念堂。每次瞻仰毛泽东遗容,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C_0JyT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8-23
首都各界人士吊唁华国锋同志
 
 
   8月22日上午,各界人士到北京一家医院开设的灵堂吊唁刚刚去世的原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灵堂正中安放着华国锋的遗像,遗像下是华国锋的亲属及生前身边工作人员敬献的花篮。华国锋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中新社发 任晨鸣摄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