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 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R'" c R'" c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 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R'" c R'" c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R'" c R'" c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你知道,一个汉字用 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
R'" c “公”字拼成gōng,其中 g是 声母,ōng 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你再看“东” dōng,“同”
R'" c 、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 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R'" c R'" c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 同一位置上。
R'" c R'" c 二、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R'" c R'" c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
[ 此帖被文佳在2009-02-05 11: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