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的名字时常出现在报纸上,有时还有他的人像。可能是我对他的言行不欣赏,也就没关注他具体是干什么的,他折腾得起劲想要干什么。只零星记得他砸汽车、帮助退役体操人、骑单车、卖空气、保卫钓鱼岛,等等。今天,他的名字像是下雨前闹腾的泥鳅,又出现了,报纸上说他发微博了,要赠与莫言一套北京的别墅。
博文是这样的,从报纸上全文摘录如下: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明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他打开了一扇中西方沟通的窗户,我觉得很兴奋......出于对莫言先生为我们民族文化做出的独特贡献,我提出将自己在北京的一套房子赠与莫言先生,让他不再为住房担心,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
报纸还有下文,有网友指出陈光标背后有一个“策划团队”,帮助他炒作。我相信这位网友的判断,陈光标是炒作,至于他背后的那些人,充其量只能是马弁、喽啰一类,算不上“策划团队”。
一个企业家,偶尔见诸报端是正常的,对于媒体,他们避之唯恐不及,哪里会和媒体如此粘粘糊糊,但是,有人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因为他知道媒体虽然可恶,却能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这就是炒作。有人说,这是陈光标特立独行的个性决定的,他喜欢闹腾,不喜欢寂寞。这也对,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也不会如此。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陈光标做演员、当明星应该是最适合的。
陈光标的行为,有一个特点,就是紧跟形势。什么事件热,准会有他,什么风尚流行,准会有他,这不是炒作是什么呢?倘若你真的有一颗实业救国的理念,那一定会是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进行,而不是东一下西一下。
眼下,莫言获奖最热,他又来了,他以自己富翁的特质出现了,赠与人家别墅。我在替莫言想,莫言该如何应对呢,我想莫言会微微一笑,说几乎客气话了事。莫言是文化人,真正的文化人有一副傲骨,你赠与他别墅,算什么,嗟来之食?锦上添花?假如陈光标长期一直做着对文化有帮助的事情,这次出来,还能说得过去。人家获奖了,你突然杀出来,有瓜分人家荣光、沾染人家喜气的味道,这跟范进的岳父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