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54阅读
  • 2回复

美丽与哀愁(25)·  姐妹之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10-12
  作者:张锦鸣  (独家授权,谢绝转载)]

25. 姐妹之间


  人们常说,亲如姐妹。可见姐妹是一种极具亲情的关系。
  可是,凝云与姐姐九云的关系虽非冷若冰霜,却也是少有往来,似亲非亲。其实,俩姐妹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日子并不长,仅仅是在孩提和学生时代生活在一起,算来也只有12个年头。此后,父母去世、兄弟早逝,姐妹之间的关系跌入了低谷。
  说来话长。
  姐妹俩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是,俩人在气质、性格、情趣等许多方面迥然不同,俩人以后所经历的人生道路也各不相同。姐姐健康壮实,性格直率要强,脾气急躁,遇事很难冷静,情绪起伏大,受不得委屈,不愿意吃亏。这种性格脾气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给她的一生带来了许多的不幸和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这是后话。而妹妹恰恰相反,纤弱文静,性格内向,遇事冷静,思维缜密,处事平和,与她母亲极为相似。不同类型的性格特征,假如不能相容,那么必然会导致冲突。在人格正常的情况下,人们的性格都不大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犹如花园里的花只是各呈特色罢了。
  姐姐的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除了与生俱来的秉性外,生活环境的使然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首先,父亲长期在上海工作,一年中,只是偶尔回家小住。家庭主心骨的缺失需要另一位家庭成员来替代。通常情况下,应该是母亲担当起这一重任。但是,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遇有强势欺凌时,毫无招架还手之力,只能是以泪洗面。唯一的儿子长期患病,这个家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弱势家庭。如果当时周围邻居都有慈善之心,相帮相扶,弱势反而会获得同情,恰恰相反,也有着一些性格怪异的人,恃强凌弱。这样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长女的九云为了维护家庭利益,不得不以其强悍挺身而出,以弱抗强,由此强化了她的不计后果、敢作敢为的性格。其次,她是黄岩八一机械厂的工人。成天与工人们在一起熏染了工人团体的普遍性格:豪爽直率,敢笑敢怒,敢哭敢骂,容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的客观环境,使她变得聪明但不理智,貌似强大实则弱小。一个人在生活中什么亏也不想吃,有时反而要吃大亏,而忍耐着吃点小亏,却可能有意外的得益。姐姐一生中的许多悲哀,不能不说与她的倔强的个性不无相关。
  而妹妹凝云恰恰相反。她长期坐机关,做着具体的业务工作,接触领导多,机关的一系列清规戒律和潜规则使她养成了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小心翼翼,谨言慎行,办事认真,注意群众影响,加之性格的柔弱内向,强化了她的行事风格。妹妹长期在边疆,对家庭弱势的状况改善,既无能为力也鞭长莫及,仅仅能在信件往来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往往无济于事。
  从儿时开始的性格不合,直到以后长期的话不投机,造成了姐妹俩深深的隔膜。
  八十年代初,凝云从新疆调回黄岩后,对姐姐自母亲去世后独自带着哥哥很是钦佩,觉得她真是不容易。虽然,她没有在口头上表达过对姐姐的敬意,但她却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这种情意。
  当时,哥哥近云已患上了神经分裂症,每天狂躁不安,让他独自外出又怕出现意外,姐姐要上班,只得整天关在家中,闹得四邻不能安宁。凝云四处打听治病的办法,后来得知黄岩鼓屿农村有一精神病院,一些病人经诊治后病情有缓解,恰好战友刘祖福的妻子方多河在这家医院工作,凝云立即送哥哥入院治疗。凝云边上班边跑医院,尽力配合医生照料哥哥。二十多天后,病情有所缓解,出院后她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用。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又旧病复发。此时的姐姐仍然独身,境况并不好,凝云除了时时嘘寒问暖、做些好吃的送去外,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为此,她是常常暗自落泪叹息。
  或许是长期受到生活的压抑,或许是厌烦了这种毫无生气的独身生活,姐姐逐渐萌发了出嫁的念头。对此,凝云是支持的。的确,三十多岁了,继续下去,婚姻大事将会越来越困难。凝云也认为,这么多年来姐姐是不容易的,如果有合适的人应该成立一个家庭。但是,患病的哥哥如何安置却成了最大的障碍。姐姐意欲由凝云领回家照管。而凝云却感到家中住房不宽敞,且两个孩子又小,把一个精神病人放在家里不放心。凝云认为应把哥哥送精神病院治疗,找一个陪护,所有费用由她独自承担,待病情稳定后再领回家中。但是,事情的最终结果是:姐姐未出嫁,哥哥也未住院。为此事,姐妹俩人有了更多的怨气。
  在姐姐看来,我已经为这个家庭牺牲了青春年华,现在应该由妹妹承担这份责任了。而在凝云看来,她是家里三兄妹中最小的一个,自己小小年纪支边新疆,含辛茹苦十六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姐姐难以体会得到。自己也是为这个家庭作出了牺牲。本来这类家务事姐妹俩能坐下来商量,或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惜,她们没有沟通,也不愿意沟通,彼此之间都不愿意言明。于是,隔阂越来越深。直到1987年下半年哥哥去世,凝云在操办了一切后事后,姐妹俩再也没有了来往。
  不久,黄岩发生了轰动全县的王金凤非法集资案,不知何因,姐姐卷入了这个案子,受到公安部门的审查。姐妹俩虽然长久没有联系,但听到这一消息后,凝云又气又急,在极度压抑中为姐姐的事四处奔波,接着又多次找八一机械厂领导,要求为姐姐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是,毕竟情况复杂,人情冷暖,凝云的所有努力并没有多少效果。她叹息地对我说:我已尽了最大努力了,念了姊妹之情,但她不一定能理解我。
  一天,凝云与我商量:“姐姐现在的住房改革,要立即付7000元,她没有这个能力,我们来替她付吧。”她还对我说:“父母的坟墓还没有立碑,我想尽快给立上碑,这些费用也由我们负担吧。”自然,我都支持了她。后来,凝云独自去办理了这两件事。但是,所有这一切,姐妹俩都没有坐在一起商量。
  此后的每年春节前夕,凝云总会想到姐姐。想她孤身一人,很是可怜,总会准备好年货给姐姐送去。然而每次去她的住处总是见不着人,带给她的年货也只好由邻居转交。
  冰冻之寒一时很难消融。亲人之间的误会有时比朋友间的误会更难消除。沟通才能理解,理解才会谅解,但是,我感觉,她们都不愿意见面,都在回避,怕见了面彼此都尴尬。
  这姐妹之情真的荡然无存了吗?
  就在凝云去世的前两天,姐姐红肿着双眼,悲切地来到妹妹凝云床前,凝视着妹妹因病痛折磨已变得憔悴的脸庞,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这是她们姐妹俩分隔近二十年后的第一次会面,也是最后一次会面。此刻,一切恩恩怨怨都在消散,有的只是亲人之间的生死诀别。她们单独在病房中交谈,妹妹向她的姐姐告别,要她珍重,要她每年清明节别忘了给父母亲扫墓。是夜,姐姐要留下来陪妹妹,我觉得她身体虚弱,难以熬夜,且一切事宜都已安排妥当,让她明天再来。第二天、第三天,姐姐都一早来到病房,就在那天傍晚,为她家里的最后一位亲人——她的同胞妹妹送了终。当夜,在殡仪馆灵堂里,她一直流着眼泪为妹妹守灵,直到东方既白。
  人世间最可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而最难做到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我曾经对凝云说过:别人帮助过我们的,我们都要牢牢记住,这是感恩;我们帮助过别人的,我们应该忘记,这是从善。经过劫难才有领悟:无论亲人,还是朋友同事,在我们生命燃烧过程中,让宽容理解成为助燃剂,只有这样,生命才会有火花迸发,才会有生命的真正意义。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卉

发帖
4873
蜂蜜
9212
威望
11
宣传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58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10-13
“别人帮助过我们的,我们都要牢牢记住,这是感恩;我们帮助过别人的,我们应该忘记,这是从善。”说得真好,可为我当慈善义工的为人处事之准则。
离线老恐怖

发帖
12738
蜂蜜
21096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10-20
生活环境造成了姐妹俩深深的隔膜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