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17阅读
  • 3回复

转帖:水一边,街一边 第一章与十里长街的一场邂逅1.在老街,等阿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9-03
— 本帖被 美丽的神话 从 『散文随笔』 移动到本区(2011-09-08) —
  
  
1 . 在老街,等阿城
某年四月底,凌晨一时,一辆出租车戛然停靠在路桥老街的卖芝桥头,这声脆响惊动了即将安静下来的南官河。车上下来一个人,背着行囊,肩头拴着一把吉他,头上的黑帽子戴得有点歪斜。没人知道,他是来自上海的流浪歌手阿城。  

  此时的老街露出了几份倦容,三三两两刚从酒吧里出来的人,脸上还泛着酒精催生出的兴奋。他们似无意地瞥了一眼阿城,他的行囊和吉他引人注目。他的模样格外孤独,或者说深夜造访老街,于老街而言,本身就是件新鲜的事。  

  阿城自顾朝老街深处走去。深夜的老街,格外静谧,应了古人那句话,鸟鸣山更幽。想到自己大概是一只鸟,而脚下的老街几乎是座空幽的山谷,阿城莫名地雀跃起来。  

  在踏入老街的那瞬间,阿城就从心底里爱上了它。四月的深夜老街,还残存着几抹初春的寒意,但一字排开的昏黄黯淡的街灯,却让人内心涌动出一股暖暖的情愫。走在老街上,不知从何处角落里响起几声咳嗽,“咳咳咳”,蕴含一股莫名的沧桑,却让这夜格外清寂。还有邂逅了那只从黑夜里窜出来的野猫,一晃而过,甚至来不及分辨它的毛色。  

  阿城走到老街的深处,发现那有一排椅子,他顺势倚靠着坐下,看清朗的月光懒懒地洒在水面上。阿城猜想,这河会有一个怎样动听的名字,它就像是一个天然的清音器,滤掉了过往一世的嘈杂。阿城不知一世会有多长,但在这一刻,他忘记了名叫“时间”的东西。因为顺着这幽深的老街一眼望过去,他似乎对所谓的前世今生有了一种醒悟。  

  因是深夜,阿城无法看清河的模样,于是他猜想着:它静静偎依在老街旁,栖息在老街里的家家户户,打开后门,取石级而下,在水中淘米洗菜浣衣,三五顽童结伴跳进河里游泳嬉戏,空气里溢满了淡淡的水草浮游的清淡腥味,船只往来,人声鼎沸,南方小城的市井生涯如水墨画般悠扬展开……有关这条河的声响、气味以及从哪来通向哪去,阿城凭借想象为它着色,阿城坚信它有着坚韧的生命态度。唯独它的名字,阿城无从用任何一个字为它命名。因为它本身就有专属名字,只是阿城无从知晓。  

  不远处的咖啡店传来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独奏《星空》,在这黑暗寂静的深夜,这清淡明朗的钢琴声听来甚是抚慰人心。  

  长河源渊,长街无垠。  

  这条蜿蜿蜒蜒的老街,述说的是一个流淌千年的故事。它就像一叠厚厚的史籍,记载着这座城市如烟的往事与这一刻已然哑声的传奇。  

  有人从《尚书·禹贡》中推断,路桥这块地方,便是当年贡桔沿着江海,抵达淮、泗的入海口。而后来传说西周徐偃王带着子民最终来到的也是这里,他为的是躲避中原的征伐,却带来了农耕文明与瓯越野蛮文化的相融交汇,由此翻开了路桥历史上的第一页篇章。  

  但那个时候,路桥这块地方多半还是一片汪洋。《山海经》里就有着这样的记载:“自古路桥岐海中,瓯越路桥三千五。”但海面上零星散落的岛屿俨然成了文明的种子,随着冲积平原的成形,慢慢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播洒出一片灿烂的文明。路桥桐屿出土的殷商文物可作一佐证。  

  三百里温黄,水系纵横,土壤肥沃,路桥就处在这块平原的中心。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新安镇”这个名字开始伴随着这片新开垦的土地,在历史的沧桑中进入人们的视线。但可以确认的是,取义“新近取得安定的地方”,至少说明之后的一段长时期里,这里的人们生活祥和,生产富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考证的是,西汉时,这里开始设立邮亭,偏远的蛮荒之地从此纳入大汉的版图。  

  时至三国,新安西南一山脚下出了一“灵龟”,这件大祥瑞之事让此山就此更名为“灵山”,所在的乡里也改名为“灵山乡”,而乡治便从此迁落到了此地。又传之后书圣王羲之曾到过这里,留下了“飞凫”之名。“灵山飞凫”,这一魏晋时代的轻盈飘逸,夹带着精致剔透的早期青瓷和苍茫山崖上遒劲石刻的盛唐遗韵,成就了路桥文明的第二层滥觞。  

  这段叙述貌似有点传说的味道,却为久远的过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直到五代,路桥的历史才从朦胧的薄雾中翻开清晰的一页。据宋朝的《嘉定赤城志》记载,东越钱王在这里开凿的官河,使得新安气象为之一新。而原本以瓷器烧造和打鱼捕捞为生的人们就此抓住机遇,抛下了“罾网村村挂、帆樯路路通”的生计,沿河设铺,枕河贸易,逐渐形成了一条沿河的商街。  

  自此,路桥的历史迈入一个挥毫泼墨的书写时代。路桥的商气也伴随着这条商街的伸展延宕开来,逐渐成为周围六县之首邑。在之后的历朝历代,路桥的历史伴随着这条老街,书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一直到今天,这条老街依然完完整整地占据着这座城市的中央,由北向南纵贯整座城池,承载起这座城市的昔时与今日,乃至未来。有人说,老街的灵魂就是路桥这座城市的灵魂,商贸路桥的商贾之气,就是从老街里流淌出去的,渐而成为当地独特的地域个性。如此说法,绝无虚妄之意。  

  如今走在这条千年老街里,看着两旁鳞次栉比的房屋,错落有致的店铺,灰砖青瓦,磨得发亮的石板路一路铺就开去,曾经的繁盛与富庶历历浮现在来访者眼前。这或许会让你心潮澎湃,意气风发;有时又会让你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历史的穿越让人看清世事的沧桑,亦会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留下沉甸甸的回响。  

  黄粱一梦,千年弹指一挥间。而老街留给后人的,绝不仅仅只是宁静的老宅和这一刻的清幽,它有着太多的故事等着来者去挖掘、去探究。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9-03
这是小说吧?怎么转到散文里来了呢!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9-03
在我看来一篇篇分开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散文:))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9-03
回 1楼(秋绪) 的帖子
如果老大觉得不合适,就搬吧。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