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46阅读
  • 6回复

宏村小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盛夏
 

发帖
116
蜂蜜
1581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09-23

[MMCBBS]news//174_61.153.41.42__2005_09_23_11_00_46_.JPG

[MMCBBS]news//174_61.153.41.42__2005_09_23_11_01_16_.jpg

[MMCBBS]news//174_61.153.41.42__2005_09_23_11_01_29_.jpg
离线盛夏

发帖
116
蜂蜜
1581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9-23
宏村小作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09-23
RE: 宏村小作
很美的地方,是哪里的?

楼主注意不要从上面的“图片专题”里上传图片,那样会出错。我已经帮你修改好,全部可以显示了。

以后发片,请从下面的上发片功能上传。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行行摄摄
发帖
37
蜂蜜
1150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09-23
拍得很美
都是精点位置所在,应该还有更好的。
离线盛夏

发帖
116
蜂蜜
1581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9-23
RE:RE: 宏村小作
很美的地方,是哪里的?
楼主注


宏村位于黄山的西南麓、黟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原是古代黟县赴京通商的必经之处。整个村落占地约28公顷,其中被界定为古村落范围的面积有19.11公顷。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

  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宏村距西递仅有18公里,气候大致相同。

  宏村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的137幢保存完整。清民居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

  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村落特有的“宅园”、“水院”,使宏村的民居建筑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宏村是徽州传统地域文化、建筑技术、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真实见证。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MMCBBS]news//174_61.153.41.42__2005_09_23_15_07_25_.jpg
离线盛夏

发帖
116
蜂蜜
1581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9-23
RE: 宏村小作
南湖:位于宏村正南方,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07年),是占地面积为两万倾的人工湖。湖面呈大“弓”形,弓背部湖堤分上下两层,上层宽约数丈,用石板、卵石铺地,下层种植有杨柳树;弓弦部建有南湖书院、清余味书屋及鳞次栉比的古民居。至今人们在此可见到塘中鸭戏清波,空中微风轻拂,炊烟缭绕的情景。
[MMCBBS]news//174_61.153.41.42__2005_09_23_15_02_59_.jpg


离线落木
发帖
1277
蜂蜜
2558
威望
2
宣传贡献值
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09-28
RE: 宏村小作
小桥流水人家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