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15阅读
  • 3回复

心情故事之六:想念飞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10-10
想念飞白
*Qx|5L!_  
*Qx|5L!_  
        看到爱尔兰诗人叶芝的《When you are old》,便又想起了飞白老师,想起飞白说过的:“诗,就是用来读的,不大声朗诵,又怎能体会诗人的心呢?”于是不自禁地大声朗读:“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这首诗有六种译本,我最喜飞白所译。他有着一颗非凡的诗心,总能进入不同风格、不同国度诗人的内心深处,译出他们的深情,令人动容。 *Qx|5L!_  
*Qx|5L!_  
      今日的飞白老师已八十岁,自离开学校,便常常想念。记得毕业前夕最后一次去老师家,我们泪眼婆娑,老师反而安慰我们,说是想他了就写信,只要写上“杭大飞白”四字,他一准收到。可是这么多年,我想他了,却一直没给他写过信。每一个新年来临,只是在心里默默说声“老师,新年好!”去年11月,在钱江晚报上看到他的学生们为他开了一个生日诗歌朗诵会,便热泪盈眶。往事重现,那些点点滴滴,竟无比温暖。 *Qx|5L!_  
*Qx|5L!_  
      第一次见到老师,是在刚入校不久的一个周末。系里通知,每个寝室都安排一个结对教授,我们寝室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外国文学教授汪飞白,“湖畔诗人”汪静之之子,让我们打扫好卫生在房间等待。兴奋的我们正在讨论汪教授的模样时,进来一着布鞋、戴黑框眼镜、个儿小小的老人,身上的旧军装几近泛白。他自我介绍后,我们便都有些发愣,没想到教授就是这样的啊!不过,他平易而儒雅的风采、充满激情的赤子情怀很快打动了我们,房间里瞬间弥漫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他坚持我们是朋友,以后一定得叫他“飞白”,不能再叫汪老师。从此,他便成了我们的飞白,别的寝室结对的教授见了一次就不再有踪影,他却每星期必定来个两三次,羡煞隔壁两个寝室的同学。这四年里,我们但凡有了难事烦事儿,也总去找他,他成了我们的编外室员,我们也总是“飞白”、“飞白”地喊,再也不曾当着他的面叫过一声“汪老师”。 *Qx|5L!_  
*Qx|5L!_  
      相处久了,才知老师不只有颗青春的心,他的书生意气让他充满童真,稚拙而可爱。他也不只是一位诗歌翻译家,他的激情似乎永不消逝,对诗歌的热爱令他浑身散发着浓郁的诗意,我总当他是个纯粹的诗人。老师以前做过很长时间的翻译,即使后来当了《解放军报》副主编,也还是长期给周总理等领导人当翻译。他喜欢与学生相处,常说他爱我们,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与我们相处,他的心便会年轻无比,这是他抛却所有回到母校的原由,也是他坚持要给本科生上课的动力。 *Qx|5L!_  
*Qx|5L!_  
      而我们,充分感受他的关怀与爱护。有了好的电视节目,他拉上我们去他家,闹腾到半夜才归;有了好吃好喝的,也会心切切喊我们去享受。记得有一次别人从巴西带了咖啡豆送他,他很兴奋地邀请我们,说是要现磨现煮咖啡,让我们也品尝巴西咖啡的浓郁香气。那一夜,我们都被咖啡的香浓吸引,一杯杯地猛喝。结果是回来后,除了我酣睡如常,所有的人都清醒无比。第二天醒来的我被室友们很批一通,我也才知自己对咖啡的提神功能没感觉。 *Qx|5L!_  
*Qx|5L!_  
      老师是个罕见的语言天才,对语言有着特殊的感悟力。他精通英、俄、法、德、意大利、拉丁、西班牙、希腊等十三种语言,懂二十多国语言。有一次问起学外语的事,老师说学多了自然就融会贯通了,他的西班牙语就是在长江轮上学会的,那次陪西班牙代表团成员游览三峡,三个小时与西班牙客人的交谈就基本掌握了西班牙语的发音与语法。而在学会多种语言后,再学新语种,他基本能在半小时内掌握要点,余下的就是如何增加词汇量。我惊讶他从不混淆那么多种语言,分析起各语种间的细微差别,也是形象而细腻,听得我唯有敬佩。 *Qx|5L!_  
*Qx|5L!_  
      飞白一到我们寝室,我们的房间就成了诗歌朗诵会的现场。笑声与朗诵声飘出房间,引得别人常往我们这挤。他给我们讲不同国家的诗人,总是会用那个国家的语言朗诵诗歌,让我们在他抑扬顿挫的声音里感受原作的韵律之美。若是济慈、雪莱、华兹华斯、勃朗宁夫人等英语国家诗人的诗歌,我们便与他一起诵读,不然就是他读我们跟,最后一齐朗诵中译文。他总说翻译是门遗憾的艺术,会丧失很多原诗的乐感与美感,所以他要做得尽量好。有一阵子,老师正在研究和翻译古希腊女诗人萨弗的诗歌,常常兴奋得象个孩子。往往是前一晚刚译好的诗歌,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我们寝室。那时,我们房间常会出现很奇怪的一幕:一个着布鞋的老人站在房子中间,充满激情地朗诵着,而我们,则盘腿坐在各自的床上,说着各自的感受与意见,他力求最好,努力要让他的翻译少些遗憾。有他的日子,我们都生活在诗的海洋里,单纯而快乐。每一次老师离开,我总站在门口注视他的背影,看他步履轻快地消失在走廊的拐弯处,心头温暖无比。 *Qx|5L!_  
*Qx|5L!_  
      老师的敏感细腻,让人至今感怀。那时的我,长着娃娃脸,整天蹦蹦跳跳,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快乐样子,其实因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内心充满忧郁,常有种寂灭感。至今不知他是如何看出我之忧伤的,常常找我聊天,有时我不在,他就在门上贴张纸条,或是优美的诗句或是些鼓励的话语。有一次,老师语调平淡地聊起他在文革期间的非人遭遇,令我深深震撼。没想到眼前如此平易淡定的他,曾经被秘密囚禁,在关进洞庭湖上那个与世隔绝的秘密监狱之前,来人当着他的面焚烧了他所有的个人档案,宣告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消失。每天在房间里一抬头就能看到瞄准房间的大炮,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会结束。在饱受精神与肉体摧残的四年里,他竟然还通读了《资本论》。老师的坚强让我惭愧,于我,无论多大的磨难,在他的经历面前都轻如微尘。正是如花的年纪,我,为什么不去珍惜?为什么不真正快乐起来?面对挫折与磨难,应该如老师般,永远充满激情,过好每一天才是。 *Qx|5L!_  
*Qx|5L!_  
      让我感怀的,还有老师对师母的款款深情,他感念师母困难时的不离不弃。老师与师母,非常温馨互补的一对:一个博学儒雅,一个单纯豪爽,一个瘦小,一个高大。师母能看简单的画报,这也是老师教的。老师家住六楼,每次我们叽叽喳喳地进门,师母便兴高采烈地招呼,一会儿就去楼下的西瓜摊上,一手一个抱两西瓜上来了。而西瓜,自然很快会被我们消灭。有着朗朗笑声的师母,在老师身边,依然有着一丝少女般的羞涩,而老师,总是轻柔细心地对待师母。点点滴滴,让我感动,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正如此吗? *Qx|5L!_  
*Qx|5L!_  
      我们的飞白,善良、激情、淡然、浪漫、纯粹,一如他译的那首诗:“我是纯洁的莲花,拉神的气息养育了我,辉煌地发芽。我从黑暗的地下升起,进入阳光的世界,在田野开花。”有人称他为“绿色的飞白”,好贴切的称谓! *Qx|5L!_  
*Qx|5L!_  
      如今,我想念老师时,在信封上写“浙大飞白”,他依然能收到吗?
[ 此帖被柠檬在2009-10-10 23:04重新编辑 ]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0-10
令人感动,飞白教授,难得的人才,难得的人品。 *Qx|5L!_  
*Qx|5L!_  
羡慕楼主,一生中竟然有机会能摊上这样好的老师。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泉水
发帖
108
蜂蜜
1130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0-11
   令人感动,    羡慕楼主。
离线轻舞飞扬
发帖
453
蜂蜜
1630
威望
-9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1-22
回 楼主(柠檬) 的帖子
好文章,拜读了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