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扭曲
——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价值探讨(续1)
小人物的命运
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刻画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至反胡风和肃反运动这一重大历史时期一些小人物的命运。有人说这是“第一部描写肃反的作品”,我涉猎的文学作品范围较窄,不敢断言此话是否属实。但是至少它是我第一次阅读到的那个时代背景下的长篇小说。
历史并非只属于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他们对于社会,对于芸芸众生纵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能成为一段历史的代表人物,然而离开了芸芸众生,离开了亿万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又将如何书写历史呢?
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会在亿万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印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人物的命运往往更能够折射出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
反胡风,肃反,对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青年军人,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的主人公钟茹青,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只是一个小人物。
故事主人公钟茹青因为家境困窘,生活难以为继,决定放弃高中学业,报考“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虽然其招生简章声称“为国家培养各类地方建设人材”,其实是一个“政治训练班”性质,为部队培养干部的速成班。钟茹青不顾家庭、亲友反对,毅然前往的主要动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减轻一下父亲的负担。”于是,这个单纯幼稚的年青人,头脑中塞满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人生,对社会的复杂性浑然无知,就这样开始了充满悲情色彩的人生之旅。
进入“革命大学”不久,学校大张旗鼓开展了“爱国主义思想检查”运动。无知的钟茹青为表示“积极靠拢组织”,对党“忠诚老实”,被人诱导,在检查材料中竟无中生有地写下“如果我不是出生于一九三四年,而是出生于一九三零年,也许在解放前就加入了三青团”。结果却胡里胡涂地被视为“三青团嫌疑分子”。
从此,尽管钟茹青自参军后,一贯工作踏实、勤恳,做出优异成绩,却始终不被信任,甚至备受猜忌。肃反运动开始成为“重点”,遭软禁,被诬以“拉拢落后”、“组织反动小集团”、“具有胡风类似思想”,夜以继日对其轮番批斗、逼供。当时,“组织上”还要他交待“他父亲是怎样派他混入革命队伍的”。恰在此时,钟茹青的父亲因病亡故,才没有继续追究。但是钟茹青还是被迫转业。在那些日子里,这样一个小人物钟茹青,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在痛苦的思索中竟怀疑起自己来。
钟茹青有一位心仪已久的对象,原是同一部队休养所的化验员,叫云若虹。因为钟茹青酷爱文学,并且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所以颇得云若虹的喜爱。但是,那个年代,那种境况下,一切都要服从革命的需要,云若虹只能把情感深埋在心里,不敢轻易表白。后来云若虹调到广州军区空军医院,等到工作稳定,感觉可以放心与钟茹青通信谈恋爱时,她写给钟茹青表达心声的一封信却被耽搁了将近一年时间。因为那时钟茹青正在接受审查,直到将要转业时才收到云若虹的信。
钟茹青回到家乡工作后,遇到高考机会,并且考上了大学。这是真正的大学。此时,钟茹青感觉到浑身轻松,便写信给云若虹表达爱情。然而,此时的云若虹却面临着要在爱情和入党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最终,云若虹痛苦地放弃了爱情。
……
那时的小人物,连自己的命运都要受人摆布,何以能把握自己的爱情?
除了钟茹青、云若虹之外,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还刻画了众多小人物。他们的命运无一例外地由“革命”和“组织”决定。因此,他们的人性是不健全的,包括那些所谓代表“组织”的人在内,人性都被严重扭曲。正是因为人性的扭曲,才会产生一幕幕荒唐可笑的悲剧。
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的成功之处,正在于生动、细腻、真实地表现了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反胡风、肃反等重大历史事件,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画卷,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人性怎样遭到粗暴的扭曲。
(2007年3月6日1:42:18)(未完待续)
[ 此贴被梧桐书屋在2007-03-11 03: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