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的冬日里,被温暖着的老人们
——记黄岩慈善义工屿头乡敬老院活动
2月1日上午,黄岩慈善义工协会30多名义工走进了屿头乡敬老院。在这个阴霾萧索的冬日里,缕缕温暖伴随着这支三十几人队伍被带入这个西部小山村的一隅。
上午九时许,慈善义工的车队经过无数个山路转弯终于成功抵达。每个人在会长徐凤华的调度下自动组分成清扫、理发、量血压和表演等八支队伍,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各司其职,卖力干活。干完各自手头的任务之后,义工们还自发的加入到其它的队伍,或者坐下来跟老人们一起聊聊家常,问问老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和愿望。
屿头乡敬老院里现有38位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年纪最大的有九十来岁,最小的也年近古稀。老人们大都经历坎坷,据介绍最早住进来的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敬老院成立之初就已入住,这里俨然已成了老人们真正的家。早前的坎坷和磨难已经远离,他们围着火堆,面带微笑的看着在2145号义工卢荷芳带领下的表演队的精彩演出,不时的报以热烈的掌声。尤其是2154号义工“太空舞”的舞蹈表演,获得了老人们最热烈的掌声。
老人大雄是其中看上去最开朗的一位,他乐呵呵的看完表演之后去量了血压,再让0227号义工潘婉红理了个精神的短发,在2261号义工盛苏云给他洗了头之后,老人还跟我们拉起了家常。他告诉我们,他住在这个敬老院里已经七八年了,算是里面的元老级人物,前年因摔了一跤,所以现在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但是老人心态很好,一点也没有因此感到愁苦,还说人到了这个年纪,凡事都要看开点,能活一天就是赚一天。他还跟我们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情,说那是他三四岁时的事,那时可能连记忆都还不全,但是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天气寒冷,黄昏时分,他不知怎么的就断了呼吸,母亲本打算让父亲把他扛到山里埋了,凑巧那晚父亲外出一直没回来,母亲没办法,只能把他放在廊檐下,拿个圆木桶盖住,哪晓得第二天自己居然奇迹般的又有了呼吸,就像平常睡了一觉一样。说到这里,老人满是庆幸,觉得自己能活到这个岁数,每一天都是赚来的。老人还说自己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大雄,还有一个是文雄,大雄是家中父母起的,文雄是学堂里的先生给起的。说起这个,老人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有断过,想来这段往事在他的记忆里是十分美好和珍贵的。
活动的最后,慈善义工们为每位老人送上了事先准备好的桔子和无糖麦片。就在大家快离开的时候,一位老人略带不好意思的说出了老人们的心声:其实大家没啥大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在这里放场电影,有生之年再看场电影。在老人们的感谢声中,义工们与老人一一告别。
黄岩慈善义工协会决定把屿头乡敬老院作为长期服务单位,在今后的日子里,慈善义工们还会不定期的前来为这些老人们理理发、量量血压、打扫打扫卫生、拉拉家常……还有老人们想看一场电影的愿望,会长知道以后,承若会作出安排。也希望有能力和条件的义工和爱心人士们能够参与进来,帮助老人们达成这一微小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