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绪与蜂鸣
;w^-3 U7: ;w^-3 U7: 文/文佳
;w^-3 U7: 秋绪
;w^-3 U7: ;w^-3 U7: 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间走访空间的热情渐渐退了下来,我也开始感到倦殆。就在这时,一位空间退休老工人来到我的空间,朋友们都叫他大哥。大哥告诉我他在搬“家”,即把空间的长篇纪实搬到网易,在那里做自己的博客。他说那里灌水的少(指空间朋友间多发图片,少点评朋友的文字),朋友间多有文字交流,这样,自己的纪实就真正有朋友认真在读,自己就没白写。他还给了我他的博客地址,希望我也到网易去,说那里也适合我。我怀着试探的心情去了他的博客。受其感染,我也去了网易,在那里独自创建了自己的博客,把空间里的文字都搬了过去。算是另有了新“家”吧。
;w^-3 U7: ;w^-3 U7: 在那里,我没有朋友,就常去大哥的博客做客,读他的纪实,认真给予点评。渐渐地,好些朋友就踏着我的脚印来到了我的新“家”,这样,我开始有了新朋友。像刚建空间一样,凭着那股热情,拼命地写呀写,访呀访,白天黑夜都不知道累。
;w^-3 U7: ;w^-3 U7: 有一天,我瞎闯进秋绪老师的“家”,一眼就看到了他有一个乱弹连续原创故事《我想死,别拦我!》(十八集)。我最喜欢读小说了,便一口气读了下去。越读,越感到此人了不起,将故事吹得是不漏底馅,硬把一个生气十足的年轻妇女的炒股经历从盛到衰的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而且其中有一个他描写的电脑高手,长有一双能穿透对方电脑的神秘眼睛。当时我想,此人真不简单,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此人既能描述,想必他也是电脑高手。OK,靠近他,学上一招!于是,我认真地对他的故事每一章节作细致点评。
;w^-3 U7: ;w^-3 U7: 或许是我的认真劲儿感动了秋绪老师,有一天他步入了我的博客。我悄悄地躲在一旁观察他的动静。他细细地读起我的自传来,每读一节就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点评真是到位。我心里这么想,也一一回复了他。这样,我们算是第一次认识了。
;w^-3 U7: ;w^-3 U7: 当时,我在个人资料里装了我的电话号码和QQ号码,很快,秋绪老师就视我为好朋友了,并主动给我打电话来,提出我博客里的设计存有问题,需要改进。还问我是才做博客的吧,需不需要帮助,他可以帮我。我虽然好感动,但警惕性很高,毕竟是网络,虚拟的世界。暗暗想,还是小心点好。嘴上答应,心里却提防着他,生怕上当,多没面子呀!
;w^-3 U7: ;w^-3 U7: 几天来,我的博客布置没有动静,秋绪老师看在眼里。不是我不行动,是我根本没这方面的知识,完全不懂。出于老师好面子的缘故,我不敢去问他。心想,万一他说我笨,多丢脸呀!
;w^-3 U7: ;w^-3 U7: 秋绪老师看透了我的心思,叫我给他我的博客登陆密码,他来帮我设计博客版面。这可了得,一定是碰到坏人了,那可不行。万一他把密码拿去,独吞了我用心血创建的博客,那我不就白费心思了吗?不能给!于是,好几天我都没有上网。
;w^-3 U7: ;w^-3 U7: 嘟…电话铃响了!“请相信我,我是帮你,不要你的博客。我帮你改进一下版面,然后就还你密码,你重新换个密码,我就登陆不了了。”我的妈呀,他是神呀,竟知道我的心思。是给,还是不给。最后直觉告诉我,秋绪老师是可信的人,我便把密码给了他,他帮我重新设计了博客版面,就是现在的博客版面,大家进来都说好漂亮!
;w^-3 U7: ;w^-3 U7: 不仅如此,秋绪老师还送我了一个书斋小屋,取名叫“文佳书斋”,并教我怎样把自己的日志装进去,怎么发帖子。就这样,一种人文的感动,我走进了蜂鸣,一个让我感到温暖的家。
;w^-3 U7: ;w^-3 U7: 蜂 鸣
;w^-3 U7: ;w^-3 U7: 我终于走进了蜂鸣,原来,秋绪老师是蜂鸣社区的管理员。我的到来,受到了以秋绪老师和他妻子秋卉老师为首的蜂鸣朋友的热情款待,他们纷纷点评我的每一篇文字,总是那么细心,那么中肯,那么让我不忘,那么叫我留连往返。一时间,我沉浸在那里废寝忘食,活跃在各个版面。
;w^-3 U7: ;w^-3 U7: 在那里,我积极响应秋绪老师发出的倡导,为边远山区穷孩子小秋武送去1000元慰问金;在那里,我积极参加社区里每一次征文活动;在那里,每一个节日,我为朋友们送上一支我爱之歌;在那里,我写下了好多幽默小故事;在那里,我将我的纪实文字与朋友们分享;在那里,我还编撰了一部未完的中篇小说《往事如歌,岁月如痕》……那里不是选稿区,人人争当勤劳的小蜜蜂,只要走进社区,就会得到蜂蜜,日积月累。文章被加精了,征文,哪怕是末等奖,也有蜂蜜作为奖励。蜂鸣人没有怨言,发摄影图片,发自己的博文,上自己的音乐专集,忘我着,快乐着。我第一次感到这个“家”,比喝了蜂蜜还甜。
;w^-3 U7: ;w^-3 U7: 在那里,秋绪老师就是蜂鸣的家长,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他懂电脑知识,一切的排版、编辑、电脑障碍都由他处理。他定期给电脑维护,总给朋友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样,不管老少,男女,人人都喜欢去蜂鸣这个充满亲情味儿的家园。
;w^-3 U7: ;w^-3 U7: 秋绪老师还是位摄影爱好者,每到周末,他都会在社区发出通知,带领网友出门观世界,走进山里,投奔自然,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去尽情享受生活。利用周末,带领网友去给贫困家庭送温暖,给敬老院送爱心,网友们全自己掏腰包给贫民、给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品,通过摄影在社区的展示,让蜂鸣家园的朋友看到他组织活动的全过程。他的网站在浙江,我虽一次也没能参加他组织的活动,但时时通过网站,能感受到蜂鸣社区的一切。感动就成了我一直停留在蜂鸣的根本原因。
;w^-3 U7: ;w^-3 U7: 试想,一个年竟60的老人,又要工作,又要开网站,有多累呀。他的妻子秋卉老师也支持着他,经常活跃在社区里。最让我感动的是,蜂鸣朋友给秋绪老师办的60岁生日宴,透过图片,我看到了秋卉老师喂秋绪老师吃蛋糕那幸福的场景,为有这样一对热心网站事业的夫妇感到骄傲,心中充满了敬意,为他们祈祷:祝你们二老白头偕老!蜂鸣人敬重你们!
;w^-3 U7: ;w^-3 U7: 为了方便秋绪老师周末出门采风,秋卉老师给秋绪老师买了一辆小轿车,当小轿车的图片搁到网站来时,网友们为之兴奋!喝彩!秋绪老师更是激动万分,从此有了自己的“爱车小记”,秋卉老师也有了自己的“摘录小幸福”,都放进了日记版面里,共朋友们分享。
;w^-3 U7: ;w^-3 U7: 感动不仅如此,还在于有蜂鸣那帮充满活力的敬业版主。超版“烟”的热情,散文版“神话”的率真,日记版“落”的多才,杂文版“斜阳”的好客,音乐版“华仔”的歌声……以及那些常来蜂鸣留脚印的男女老少,是他们的热情、好客、坦诚留驻了我,让我的生活从此有了向往,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很充实。文章发表了,他们和乐;有困难,他们帮我;病了,他们送来遥远的祝福。我无时无刻都被蜂鸣人感动着……
;w^-3 U7: ;w^-3 U7: 2010.6.22于重庆
[ 此帖被文佳在2010-06-25 23: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