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史冬鹏
我从来没有写过体育评论,但是看了2006多哈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刘翔以13秒15的成绩成功卫冕,并一举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亚运会纪录,另一位中国选手史冬鹏以13秒28获得第二名的消息报道,不禁想说上几句。
这则消息说,“在昨天的预赛中,刘翔以13秒74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一,并以预赛第三的成绩轻松晋级决赛。而史冬鹏则在预赛第二组中排名第二顺利过关”, 赛后,“在接受采访时刘翔坦言自己在比赛中一直不敢放松,因为史冬鹏始终紧追着自己”,“史冬鹏则表示自己做到了逼迫刘翔,也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感到很高兴”。
刘翔是中国飞人,给过我们极大的兴奋和骄傲。现在我又知道了史冬鹏,感到格外高兴。这高兴,绝不亚于刘翔在雅典奥运110米栏比赛中成为世界冠军,为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枚田径金牌带给我的快感。
原因很简单。我私心底下一直藏着一个愿望,希望看到刘翔在2008北京奥运卫冕世界冠军,然而却始终隐隐有些担忧。毕竟,金牌不是靠愿望获得的。
现在好了,我的担忧可以减轻许多,因为有了史冬鹏。
因为史冬鹏在“逼迫刘翔”,随时都可能超越刘翔。
因为刘翔“一直不敢放松”,他看到了“史冬鹏始终紧追着自己”。
我在想,假如没有史冬鹏,没有他的“逼迫”,没有他的“紧追”,刘翔会怎样?他还能始终保持“一直不敢放松”的竞技状态吗?他能必然获胜吗?
不错,史冬鹏是刘翔的队友,然而,更是他的对手,而且是强有力的对手。
对刘翔而言,史冬鹏是他的福分。没有强大的对手就会缺乏强劲的动力。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史冬鹏是我们的希望。仅有刘翔是远远不够的,有了史冬鹏,至少使我们的希望增加了一倍。
其实,不仅是110米栏这一个项目,其他各个项目也都如此。既要有刘翔这样的运动员,更要有史冬鹏这样强劲的对手。
何止体育竞技,哪一个领域的事业发展不需要这样呢?
即使作为我们任何一个个人,假如企望获得某一方面的成功,不是也需要有类似史冬鹏这样强劲的对手存在吗?
因此,生活中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忽略对对手的需要,更没有任何理由以任何不健康、不友好、不明智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对手。
没有对手就没有发展。没有对手就没有成功。没有强劲的对手就没有浩大的成功。
让我们热情地拥抱自己的对手吧!
(2006年12月14日14:26:37)
附:
东方网12月12日消息:在刚刚结束的2006多哈亚运会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排在第三道出发的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15的成绩成功卫冕,并一举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亚运会纪录。另一位中国选手史冬鹏以13秒28获得第二名。日本选手内藤真人以13秒60摘得铜牌。
在昨天的预赛中,刘翔以13秒74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一,并以预赛第三的成绩轻松晋级决赛。而史冬鹏则在预赛第二组中排名第二顺利过关。两位中国选手分别排在第三道和第六道。赛前,刘翔显得信心十足,在大会介绍到他时,刘翔高举双手,向现场尖叫的观众示意。
随着枪响,选手们都顺利起跑。史冬鹏在所有选手中起跑最好,前三栏稍稍领先,但仅三个栏后刘翔已经逐渐缩小了差距,在第四栏时,两人已并驾齐驱。刘翔通过良好的栏间节奏赶超了史冬鹏,并随着强有力的冲刺跑,最终率先冲线,轻松地拿到了这块金牌。
赛后,刘翔和史冬鹏身披国旗庆祝胜利。在接受采访时刘翔坦言自己在比赛中一直不敢放松,因为史冬鹏始终紧追着自己。刘翔称破了纪录即可,在广州亚运会时还能再破。史冬鹏则表示自己做到了逼迫刘翔,也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感到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