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源》15期目录
8DHohhN 一版:推荐阅读
8DHohhN 关注音乐电视 走进漾濞核桃(散文) 重庆 文佳 8DHohhN 魂牵梦萦(散文) 昆明 小学童
8DHohhN 给心腾出一些空间(散文) 河南 黄森林
8DHohhN 山水簇拥的家园
8DHohhN ——读漾江寻石感怀(诗歌) 辽宁 东方之林
8DHohhN 漾濞,绿幽幽的翠滴(诗歌) 宾川 江静龙
"v1(f| a 二版:诗文部落
"v1(f| a “七夕”诗会作品选:
"v1(f| a 就这样看着你,就这样读你(外二首) 安徽 碧宇
"v1(f| a 七夕(组诗) 湖北 黄友松
"v1(f| a 让出这一天吧 安徽 郭全华
"v1(f| a 赴一场庸俗的约会 江苏 若荷·影子
"v1(f| a 迫不及待 江苏 清荷铃子
"v1(f| a 如果 河北 霜冷寒天
"v1(f| a 七月的莲 江苏 溪边芳草
"v1(f| a 人间密境白竹山(散文) 漾濞 杨纯柱
"v1(f| a 三版:“中秋笔会”作品选
"v1(f| a 发霉的碱苏饼(散文) 广东 胡茂全
"v1(f| a 那年中秋(散文) 广西 彭育彩
"v1(f| a 月落中秋(散文) 迟墨
"v1(f| a 借一枚中秋熨平你久远的伤(诗歌) 贵州 张永伦
"v1(f| a 相思雨(组诗) 爱归零
"v1(f| a 又逢中秋(组诗) 辽宁 佟俊梅
"v1(f| a 四版:“纪念抗战”作品选
"v1(f| a 脊梁(散文) 江苏 余萍
"v1(f| a 从9.18与岛国的挑衅说开去(杂文) 湖北 吕宏成
"v1(f| a 晨曦(小说) 黑龙江 才女娴淑
"v1(f| a 南京!南京!(组诗) 雨叶脉
"v1(f| a 赵一曼(诗歌) 四川 陈宗华
"v1(f| a 披着狼皮的羊(诗歌) 江西 方世开
"v1(f| a "v1(f| a 二、三版中缝:古体广角
"v1(f| a 肖佛义二首 福建 肖佛义
"v1(f| a 五绝并蒂莲 安徽 郑晓辉
"v1(f| a 长相思 陈稳稳
"v1(f| a 初秋有怀二首 黑龙江 崔广礼
"v1(f| a "v1(f| a 关注音乐电视 走进漾濞核桃 "v1(f| a
"v1(f| a
文/文佳
"v1(f| a "v1(f| a "v1(f| a 2001年8月30日,我登录核桃源论坛后,“CCTV—音乐频道将播出漾濞民歌系列节目”的醒目标题映入眼帘,点开一看,知道了《民歌.中国》播出漾濞民歌的具体时间为8月30日—31日23:19时,9月1日—4日22:07时。 "v1(f| a
在核桃源论坛,从文友们有关漾濞核桃文字和“漾濞视频”版面,我对漾濞有了些许的了解,央视音乐频道的这次播出将大大加深我对漾濞的了解和认识。 "v1(f| a
8月30日晚,我准时收看了“漾濞核桃乡”专题节目——“刀系腊罗魂”、“路路则”、“十二花名”、“砍柴阿哥放牛妹”、“赶路会上”、“迎亲调”和“麻雀调”。第一次感触到了漾濞的民歌风格,觉得有些好奇与兴奋。临晨4点起床,我把我的欣喜在核桃源论坛上用图片和音乐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面对主版“还可以吗?”的反问,我不知如何回答。说真的,无伴奏的民歌和我想象中的漾濞民歌大有出入。 "v1(f| a
8月31日晚,“漾濞核桃乡”展示的民歌风格变了,我的情绪也在变化的风格中高涨了起来。在“打核桃”、“打歌”等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打歌。 "v1(f| a
当晚嘉宾是歌唱家耿莲凤。她提起云南的歌,云南的人,云南的服饰,云南的山山水水,脸上有洋溢不完的喜悦。她说到参加漾濞核桃节,简直是赞不绝口。说核桃工艺品,核桃宴,叫她终生难忘。她还由此谈到健脑、美容等吃核桃的好处。从她那里,我知道了漾濞彝族“打歌”就是“踏歌”,它与打歌调、音乐密切相关。它的内容生动丰富,曲调高亢优美,唱法别致。它有十多种跳法,是“打跳舞蹈的艺术。 "v1(f| a
9月1日,在欣赏了民歌“漾濞核桃香”、“彝族打歌调”、“彝族山歌小调”后,嘉宾漾濞县毕县长作了县情介绍。在毕县长的介绍里,我知道了漾濞不仅有雄险奇秀的石门关,奔腾激荡的漾濞江,喷珠溅玉的深壑飞瀑,变幻莫测的苍山玉带,郁郁葱葱的果木森林,还有万亩苍山大花园。毕县长说,漾濞以彝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通过中原文化的长期熏陶,并与边疆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国人民广泛交流,形成了独特灿烂的漾濞文化。漾濞有“火把节”、“二月八”、“十九街”“核桃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毕县长说,漾濞种植核桃历史悠久,境内核桃遍布四野,面积达79万亩,年产量2.7万多吨,产值5亿元,农民人均核桃纯收入222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漾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美称。 "v1(f| a
9月2日,嘉宾漾濞县文体局局长郎跃军,当地民歌专家苏老师作了漾濞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民歌.版图介绍。其中,最让我过瘾的是郎局长对彝族音乐特色的介绍,他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奔放”。还举例说明。比如酒歌、敬酒歌分为喜丧二调,喜用喜调丧用丧调。丧调就是哭着唱歌。他说,彝族人们在劳动中创作歌曲。在漾濞,人们常常用歌声来代替语言交流。郎局长说,漾濞还有一种完全不用歌声和乐器伴奏的打歌叫“路路则”。从苏老师那里,我认识了漾濞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乐器,叫“拐棍笛”。说是彝族人老老小小都喜欢打歌,因山区路难走,老人走着不方便,就要拄一根拐棍。把这根拐棍上面弄些眼,既可当拐棍,又可当笛子,还能当伫立用的工具。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很实用。所以叫它“拐棍笛”。漾濞还有另一种由大筒、长号组成叫“过山号”的乐器。其声音浑厚、洪亮,一个中音,一个低音,吹起来很协调,很有气派,很有震撼力。 "v1(f| a
9月3日,嘉宾董锦汉和大理学院周枫老师畅谈了云南漾濞彝族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自然景观,以及民歌特点。欣赏了“彝族打歌调”,“哄娃娃调”、“牛歌”等。当嘉宾宣布漾濞“牛歌”将永久收藏到中国民歌博物馆时,我为漾濞高兴,为身为漾濞核桃源论坛会员而骄傲。 "v1(f| a
几天来,我醉心于央视音乐频道的“漾濞核桃乡”节目,心被小小的漾濞吸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