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6`nbZ{va qj6`nbZ{va qj6`nbZ{va --------------------记录2010年1月9日的穿越--括苍山脉
qj6`nbZ{va 一行人于周六上午八点准时出发,前往临县仙居的双庙镇。当车行至镇街道时,正好赶上那里的集市,车窗外,好多赶集的人都看着我们这辆来自外乡的庞然大物,以及大物内的我们,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似乎可以感觉出他们的好奇:这么大的一群人来这干什么呢?
车子出了镇后,慢慢地驶进一条狭窄的山间小路,凹凸不平的路面使得我们像坐在摇椅上,大家都说这样的路况真的是在考验司机的驾驶水准。我呢?则穿过窗子看风景,冬天特有的萧瑟,以及萧瑟深处所浮现出来的春意让我感觉特好,还有的就是一晃而过的几处石头房也在我的脑海落下了印迹,象这样的房子在一些旧山村里应该很多,它们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亲切和温暖。
由于需要等待,一帮朋友先行上山,只是苦了我们后面的追赶。虽说一开始是较为平坦的山路,却因为刚开始运动,又加之是上坡路,所以当我们赶上前面的大部队时已是气喘吁吁。山道弯弯,也不知经过几个转折后,我们告别了原来的那种可称为国道级的路面,踏上丛林深深的山间小路。
莽莽山林中,落叶是山间最道地的风景线,却又因满地积雪倍增了雅趣。我们一路走过,踩着落叶上,石头上的积雪,原本洁净的路面在我们的脚下变得泥泞起来,几个玩心重的美眉还顺手抓几把雪握于手中,或放进嘴里品尝雪的清凉,而对雪格外钟爱的我在此时却只有了观赏的心情。
走过一段小路后,一条干涸得差不多了的溪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块块光秃秃的石头以各式各样的姿势卧于山涧中,看着前面的朋友们一个个都轻松的踩着石块过去,我也挺自信的。只是在我还没走几步,就听见身后有人摔倒的声响,回头细看才知道是位帅哥踩上一块两头翘的石头后失去了重心,幸好没什么大事,大家也就一笑了之。一路行走在山间,队伍一会而拉的很开,一会儿又小聚片刻。途中不时地传来朋友们的尖叫,原因是道路滑且又崎岖陡峭,行走中不是这个朋友被滑倒就是那个朋友踩空了,我也逃不脱这摔跤的命运,幸好没什么大碍,只是左膝盖碰了下石头,当下有点疼,自己揉了揉又继续上路,哈哈,还挺勇敢滴!
当我们走进一个峡谷深处,峡谷中溪流潺潺,周边杂木荒草成片,行至这里也就意味着我们接近了此行的目标:九洞。然而,在这里有个分岔道,该往哪边走呢?左?还是右?两个带队老大分别去探路,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往右山坡爬行,这段路也是我们此行中最艰辛的路段,因为在我们爬上好长一段路后才发现走错了。怎么办?如此难走的山坡上来已经很难,如果返回,那下坡时的危险性会很大,而且九洞到底在哪里呢还不是很清楚,考虑再三,大家一致同意放弃此次的九洞之行,路继续往上攀爬,先到山冈再说。谁知就这么一走,我们又走了近一个多小时的路。在这里说路,还真要带上双引号呢,此地段山势陡峭,杂木荆棘横生,一些竹子以及许许多多的藤蔓时不时地钩住我们,更糟的是,此地山泥都是沙砾状,踩上去是踩一脚滑一脚,没办法,我们只好手脚并用,能抓住什么就是什么,到最后弄的大冬天直冒汗。
到顶了。当我们看到那道山冈时,内心的喜悦真是无法言表,一张张沾满灰尘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一道窄窄的山冈上,路面上尽是一些枯黄的茅草,山冈被成林的杂木所遮掩,我们就在山冈上随意坐下,解决午餐。。。由于山高气温偏低,我们身上原本热气腾腾的,在静坐半小时之后感觉寒意侵入。于是,饭罢我们就开始起身往下走。
下山的路况还是不错的,我们将它比作高速公路。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而我也开始在匆匆的行程中捕捉一些镜头,只是在一个溪滩中因脚下打滑再次摔跤,真晕哪。不过,还是比较幸运的是没摔伤,我们就这么沿着崎岖的山道,溪滩碧水边走在回程的路上,在一个小时后到达一个山村,那就是我们此行中的第二个目标:三十六口缸。三十六口缸,一个很小的山村,几处散落的房屋在山坳中,冬日阳光下,显得格外的宁静。我因这村名而好奇的问村人,那三十六口缸呢?村人幽默的答道:敲光了。哈哈,笑坏!穿过农家田埂,我们继续穿行与山野间,途中被一潭潭碧水所吸引,也被一处处滩边岩石的各种形状而深感惊奇,但因归程还远,不敢多耽搁,只好留下一串脚印离去。
天色渐晚,当我们再一次看见村庄时已是下午四点半。途中一个扛竹的村人告诉我们前面就是黄家燎。哇,终于到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我们几个结伴走的朋友兴奋地快要蹦起来。黄家燎,一个暮色里的小村庄,我第一次走过,也是我们此行的终点。坐在车上,望着村口处的小桥和一坡荒草,我感受着一种征服过后的喜悦。而远处的那棵树,那竿竹,在此时是不是也见证了我们最终的胜利?
qj6`nbZ{va [ 此帖被烟儿如梦在2010-01-11 13:5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