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的真实性、可信性有待考证,本人只拿来休闲,博朋友们一笑为最佳目的!
近些年流行一个新名词,某些特定场合发生的特定事件,换了一种说法,既轻松搞笑又解除了当局者之尴尬局面。何也?
即把“占便宜”换称为“吃豆腐”,为什么呢?(感觉咱好象赶上时髦了,窃笑)
一种说法是,以前江浙一带农民家里办丧事时,会请来一些亲戚朋友帮忙,主人就在院里或门前空地摆上几桌酒席。此时也会有个别游手好闲之徒,忙倒没帮吃饭却很积极也很不客气,逮住就吃。主人发现也因碍于特定场面不便撵他。办丧事的饭菜比较简拙,以豆腐为主,盖白色乃丧事之主色也。有些去帮忙的亲戚朋友,因忌说去丧家帮忙,而说是去吃豆腐饭的。对那种不干活而去蹭饭吃的家伙,也说他是吃豆腐的,这大概就是“吃豆腐”一词的根源了。
据说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就开始流传这句颇具幽默而带讽刺意味的新词了。把那些生活中比较典型又常见的个别男性和女性调笑,甚至动手动脚占点便宜的行为,斥之谓“吃豆腐”。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旧时的豆腐店,多为夫妻店。豆腐店老板娘因为以豆腐为常食,自然生得细皮嫩肉,同时为招徕顾客,未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们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于是吃醋的老婆们不满意了,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来训斥丈夫。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随着人们生活日渐富有安定,空闲的时间越发多起来,那些不能很好掌控自己的男男女女们,也都纷纷走向“饱暖思淫欲”梦幻,“吃豆腐”事件可能会时常发生。当然这种事也无形中打下了时代的烙印,是是非非,也不好作评判。咱作为普通老百姓,一个地道的良家妇女,只想说说咱自个儿身边常发生的事儿。
因为本人还算是那种比较合乎要求的女人,所以“觊觎”之人身边常有。关于男性同胞统统地只能呆在一边儿远瞻,而那些关系不错又喜欢相互嬉闹之女性同胞,却就没那么安分了,常于工作之闲暇、娱乐之空档,频频发生着动手动脚之事件,还谓之曰“别人的豆腐咱吃不上,你的却不能不吃”。说真的咱身边的那些女人们,也可能是因为物以类聚之缘故,逗起来闹起来也非常没普,女人之矜持的端庄,在某些时候是可以抛至后脑勺的。往往那么一闹腾,不仅加深着友情还能消除多日藏至心中的阴霾,还会带来一天的好心情,更或许某些不开心之事,会在这样的嬉闹中解除尴尬,工作又继续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延续着。
所以,对于“吃豆腐”一词,本人把它定位于中性词,只要恰当地适时地把握,使之成为工作生活中的调味剂,咱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和谐快乐美好,故常吃吃豆腐也未尝不可。
时值端午节来临,咱在这里就不送什么香香甜甜的棕子之类的祝福啦,就送这样一帖轻松的文字,祝福朋友们:
端午节,一定要快乐哟!
[ 此贴被翔在2008-06-20 13: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