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73阅读
  • 1回复

被侵蚀的过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蒋琳莉
 
发帖
2
蜂蜜
87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7-10
有一种沧桑被时光侵蚀成破败
                          ——题记
  北京胡同的印象浸润着一种和谐厚重的基调,它来自《城南旧事》中小林子清澈的眼眸中映像,来自《记忆与印象》中史铁生童年的回忆,来自<骆驼祥子>悠远的驼铃声。也许因为一切印象都来自影像与书页,所以被诗化了许多。今天我真正地走进了活生生的北京胡同,去感受真实的北京。

  位于北京的前门附近的大栅栏,在明清时曾是京城最繁华的胡同之一。胡同中聚集了众多的知名的药材铺,济安堂就是其中一家。济安堂的药材曾经名扬东南亚。但在破旧而杂乱的胡同中我们丝毫没有查询到任何当年辉煌的老字号的任何踪迹。偶然间与路旁一家书店的老板攀谈中才晓得眼前这家不起眼的卖中小学辅导教材的小书店就是当年显赫的济安堂的旧址,老板王伯伯是济安堂的创始人的子孙。济安堂的牌匾早已摘下,店面也是王伯伯这代重新盖的,曾经规模颇大的宅子,经历了战争与文革的洗劫如今只留下一小部分,我们只能从已被风蚀的飞檐的雕花中依稀辨别曾经的阔气。我们常常回望的历史会以多种形态出现:有的在博物馆密封的玻璃柜中华丽地展现,有的在一次次精心而浩大的翻修后光鲜依旧,但大部分的过往不被供奉不被保护,就自然地从昨天过渡到了今天。他们直面风吹雨淋,直面时代变革的冲击,成为了混在现代中地历史,有些尴尬,更多的是无奈吧。

  在与我们的交谈中王伯伯的眼镜后面始终透着敏锐与深沉。他以一个老百姓的眼光看北京,虽然平凡但也很独到,仿佛我们切身体味了胡同生活的心态。当他指向铺子斜对面的一扇老门告诉我们那儿曾是湖南的会馆时,我们惊叹不已。曾经才俊商贾云集在此意气风发,之地,到如今朱门退尽容颜,会馆名也早已被岁月剥蚀,只剩下屋顶上强势的杂草与高傲的飞檐对视。

  离开胡同时我们路过一家卖工艺品的小店,在店门口的墙上挂满了描绘胡同的画,在那些或明丽或黑白的胡同温润得如同原先我的想象一般,我淡淡地一笑,路过它们,离开我身后的破败得尽乎残酷的大栅栏……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7-12
你们有时间可以在北京找找"黄岩会馆"。

前几年,黄岩一批老干部曾经呼吁政府找回当年的“黄岩会馆”,收回产权。后来不知进行的如何了?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