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门口听到一声清脆的“滴铃”声。转头一看,有人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进入。有点怪,这个铃声毕竟长久没听到了。记得少年时代,村子里有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都能让人驻足观望。如果车子停着,肯定有小孩子去围观,胆子大的会去按几下铃。有时玩过分了,把自行车玩坏了的也有。现在似乎新车子也不配按铃了。我买的山地车,就没有按铃的。想到一段相声,说的是自行车,什么都会响,只有铃儿不响——自行车全坏了。现在铃声似乎没有什么用处,铃声不能跟汽车的喇叭声相比,人们听觉有疲劳效应,汽车的喇叭声也懒得管,还管自行车的铃声。 !";$Zu
当时有辆自行车,显得有点身份,有如现在的有车族一样。自行车有凤凰、永久和飞鸽三大品牌。自行车有点难买,除了钱还得有购车票,这个票一般人搞不到。钱不容易,购车票更不容易。常能看到有人骑着前面有人没人都在按着铃,怕别人不知道他骑着自行车似的。上个年纪(隔世了)九零之前,自行车队是人们首选的迎亲队。我有一个朋友,自己骑自行车去接新娘,成了人们的讥笑话题(现在还有人提及),怕接亲的人不稳重。接亲时就有人故意把自行车骑得颠簸一些,吓吓坐在后座上的新娘或“陪姑”(伴娘),闹点笑料。从心理学观点说,骑车人爱表现自己,无非是吸引姑娘们的注意。就这么几十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大变化,先生育后结婚成了正常现象。 !";$Zu
我最先骑的自行车是杭州产的海狮牌,老式的载重型自行车。这种车子曾被同事讥为“坑蛳”牌。这辆“坑蛳”牌也伴我走了四五年的。“坑蛳”牌质量太差,几年之后就破旧不堪,最后连修都修不起来。看别人的旧凤凰自行车,十几年都没有什么走样,质量就是好。现在街上偶儿还能看到这种老凤凰,估计是用了四十多年的。后来凤凰、永久之类自行车敞开供应了,我可没有兴趣去买辆新的。自行车太容易丢失了,我一年之中就丢了四五辆。有时停在什么地方去办事,几分钟出来,自行车不见了,剩下的只是沮丧。似乎现在的自行车也不怎么安全。我买了一辆山地车,老板送一个车锁,说不要把锁当成一回事,车子要停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唉,我一不小心,摩托车也让别人开走了。开锁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呀。 !";$Zu
自行车毕竟要用双脚去踩,自行之说只是自欺。自行车有个土名叫脚踏车,这是从驱动原理来命名,比较实在。海峡对面的用的是土名,也叫脚踏车。路上代步的工具多了起来,先是三卡,后是面包车。三卡,在三轮摩托车做了篷,两边按着凳子,可以坐上八个人。坐三卡,尽管条件很差,但能免掉骑车之累。社会在发展,现在乡村也通上了公交车,人们出行更方便了。现在骑自行车的人属于少数。街上最大的群体应该是骑电瓶车的。电瓶车与自行车有点关系,电瓶车的似乎也叫电动自行车。历史总有反复,现在政府在搞公共自行车,街上建了一个个自行车站,站内停着同一色的自行车,让市民办卡租借,说这是绿色环保。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