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62阅读
  • 9回复

佛“渡”有钱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三三
 
发帖
101
蜂蜜
2870
威望
3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9-17
 

  有朋友出外游玩归来,聚会时便向我聊起旅游途中种种好玩好乐之事,说到她们去往某个名寺时,先前眉飞色舞的她突然皱起了眉:“你知道吗?这次出游最令我惊讶的是小X,别看她平时省吃俭用的,可出门花钱却如流水,啥都舍得,一把香八百块,眉头都没皱一下就烧了。”

  “不会吧?!八百大元可是她多半月的工资呢,看她平时那么省,不象大手大脚的人哪。”我半信半疑,小X在一帮朋友中是最会过日子的,俩口子都是普通工人,除了要供房贷还要供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典型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俩来花的人。

  “嘿,你想不到吧,当时我也想不到,那寺庙的和尚看我犹豫,一个劲儿地鼓动我烧三百块的香,我都没舍得呢,她可好,一把火烧掉八百块,哼!”朋友有些气道。
   
  “至于嘛,烧香呢,意思一下就行了,钱多钱少菩萨不会怪罪的。”我笑道。
 
  “哈!菩萨不会怪罪,可和尚会怪罪呀,人家和尚说了,这把香烧下去今后一辈子都可以不用烧香了,还说她与佛特有缘,这把香之后菩萨会保佑她家儿子将来一准儿考上大学,老公一准儿时来运转,如果不烧,嘿嘿……,后话不好听了哦。”

  “呵呵,这些话也信得?”我更加好笑了。

  “你知道嘛?那寺里光香就分好几等,最便宜的也要三百块,那天的导游告诉我们曾经一个大老板在那儿花两万多块烧了一把香呢!”

  “啊!天哪,两万块,这是烧香还是烧钱哪!”。我瞪大眼睛,套用一个网络中的字眼就是“我晕~
  “晕”完之后心里就有些别扭起来。我虽然不是专心向佛之人,却也在某些佛教胜地有过跪拜之实,只因它是几千年来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精华典籍之一,因而内心对它有着一定的崇敬;尽管我并不深懂佛教文化,却也知道佛家讲究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佛家的思想是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如果真有菩萨在世,也不会因谁的钱就对他“庇护”多一些,反之就“庇护”少一点。常听人说佛渡有缘人,却没听过佛渡有钱人的!

  由此便想到不久前曾听人讲起某一名寺将大年初一的第一把香拿出来拍卖,最后以高达几十万元的价格被某大老板拍走,与此相比,八百块烧一把香,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无意去指责我的朋友小X这种做法,也并怀疑她以及那个以几十万烧一柱香的大老板对佛的诚意,更无意因此而对佛有什么不敬,我只想说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开放年代,某些本应给人精神上的启悟、心灵上的洗涤的宗教圣地正在慢慢失去它原有的意味。

  佛教是我国文明最珍贵的精华之一,它弘扬的是“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提倡“包容一切、感恩一切、付出一切”。如果你有颗向佛的心,就应多做善事,而做善事不仅仅表现在对菩萨烧多少钱的香,如果,如果把那些钱给失学的孩子、失去家园的灾民……,我想,菩萨肯定知道,也肯定会更高兴的。与佛的缘分不在钱而在心。
 

 

                                      

有时候幸福并不在于我们选择何种生活,而在于选择这种生活之后的态度。
离线白马非马
发帖
1128
蜂蜜
3282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9-17
没烧掉,是给和尚创收了。如果那和尚是人(没成佛),就可以说,人失之,人得之了。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9-18
看罢此文,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还是上帝好!

我是一个没受洗礼的“基督徒”,那些牧师也好,讲道的人也好,多此要给我洗礼,我都没有同意,但我积极参加基督的一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会从来没有要过钱。相反,每到春节,教会还会向一些贫困的兄弟姐妹,发一点钱。

有一年,大家到法门寺去烧香,一把香要120元。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怎么那么贵啊!好在这次烧香是单位报销,我也跟这烧了,可心里特别别扭。今天看楼主说烧800元一把的香,真是开眼界了,原来还有那么贵的香啊!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历次“灭佛”运动。假如佛成了祸害人们的东西,非灭不可。
离线纠错

发帖
335
蜂蜜
19439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6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7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9-18
喜欢看掐架贴。
想起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佛因此灭了,倒是水的问题。当然千百年来的传统,根深蒂固得很。
上帝与佛本质上并无分别吧,都有可取处。(弱弱滴说:偶不是墙头草,真滴不是。)要说有错,错的是人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难道染了尘埃还是明镜的不是?贪的不是佛,是人心。善的不是基督,也是人心。
打着佛的幌子,应该不算信徒,工作,工作而已。
离线游游

发帖
3381
蜂蜜
15739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166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9-18
我非常喜欢看禅理小品,也常去寺庙里面拜拜,图得就是那份清净。但是现实里面的佛与书中的佛实在差得太远,时时处处都与钱画上两道杠。2年前去上海的那座最有名的寺庙,一时之前想不起名字来了,买了门票进去,不大的地方正在装修,没一座菩萨雕像前都放了一个募集箱,总得算下来起码有30多个。
  我不禁疑惑,菩萨每天要吃饭吗?这样的募钱阵势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哪些敢花大钱烧香的人的还不如脚踏实地做事,活出精彩,干什么要花钱买平安富贵呢?再说这平安富贵是金钱买得来得吗?有这样想法的人动机就错了!
离线三三
发帖
101
蜂蜜
2870
威望
3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9-19
谢谢大家点评,呵呵,感觉你们的点评比小文精彩多了,三三受益了,在此谢过:))
有时候幸福并不在于我们选择何种生活,而在于选择这种生活之后的态度。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9-21
说来,寺庙里去捐钱的都有点逻辑混乱了,佛说一切皆虚幻,要钱做什么?钱还不是给了和尚去那什么什么了么?现在的和尚,有房有车,有吃有喝,还有女人,新五有好青年啊,政协委员都有和尚当了,2万的香钱大和尚看都不看,丢不起那人啊,给上头送个钱这个零头都不够。。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9-22
还是白马老师回的最精简最有意思:人失之,人得之!
去过几个寺庙却从来没拜过,大凡去的地方香火都很是旺盛,但记忆最深的是8月去的净慈寺,干净清净的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内心,和尚们正在做下午课,那声音也格外的让人心静,我想这才是佛家净土,佛门清净该有的情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9-22
不同的人去寺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恭喜落有个纯净的心。。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9-22
引用第3楼纠错于2008-09-18 11:05发表的  :
想起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佛因此灭了,倒是水的问题。当然千百年来的传统,根深蒂固得很。
上帝与佛本质上并无分别吧,都有可取处。(弱弱滴说:偶不是墙头草,真滴不是。)要说有错,错的是人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难道染了尘埃还是明镜的不是?贪的不是佛,是人心。善的不是基督,也是人心。
打着佛的幌子,应该不算信徒,工作,工作而已。



好,送花花啦~~~


好,送花花啦~~~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