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25阅读
  • 15回复

孙权故里__"龙门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9-29
三国东吴的孙权,权倾一方.人们都知道东吴的美女<大乔>,<小乔>.千年过去了,她们的后代们生活如何?
笔者近日去了孙权故里__"龙门镇",感受了那里的一方天地,领略了孙权后代们的生活状况.......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9-29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9-29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9-29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9-29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9-29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9-29
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南,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距富阳市区16公里,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2600多户7000余人口,是全市最大的自然村。
千余年来随着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众多居住院落,简称“厅屋组合院落”。历史上这里原有60多座厅堂、古建筑。历经战乱,保存较完成的尚有2座祠堂,30多座厅堂,3座砖砌牌楼和1座古塔,一座寺庙。
古镇是以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留下“胜似吕梁龙门”的美誉而得名。说它古,一是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在这里居住已有千余年;二是现仍较完整地保留一批明、清建筑。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9-29
东吴的现代美女"<大乔>,<小乔>". 5 楼

--------------------------------------------------------------------------------

美女的后代是否是美女,去了四川的丹巴后,才知那里的妇女美,到了龙门你可以看到昔日的大小乔美女的后代们是怎样的容姿........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9-29
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9-29
孙权的子孙们现在大多从事农业,图为他的第五十四代子孙__孙孟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09-29
标志整体由龙门古建筑的代表义门、抽象的龙和“孙”字印章组合而成。画面上义门水墨雍容,灵动而大气,代表了古镇白墙黑瓦的整体效果。左下方龙的造型,奔放洒脱,尾部与义门的墙体相交,显现一种王者之气。龙的整体形状,是“孙”字汉语拼音字关“S”的虚化,揭示了东吴大帝孙权出于龙门孙氏的历史真实。再则,龙形又是草书的“心”字,万众归为一心,是千年古镇之所以能够形成的根本元素。右上方的“孙”字印章古朴端重,隐喻着许多不可言说的故事和传说的存在。
离线红磷
发帖
1377
蜂蜜
4478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09-29
进入古镇的第一条路是朝岁弄,据传以前此地曾建有一座朝岁庙,故得名。一条几十米长的弄堂分布着多家旅游特色馆、铺,有龙门人孙良平开的算盘博物馆,也有一家御酒坊。“孙记草编”也在朝岁弄内,女主人自己编织草鞋,还编织一些竹篮、竹盘、草扇、草帽、蓑衣、斗笠。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09-29
这样的片子,会很受欢迎的。

这类纪实而且是介绍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适量地加上文字更能起到导读的作用。

谢谢红磷大师!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