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有人提到“肉票”,说自己的“肉票”吃完了,再也没有肉可吃了。此人外表显得肥胖,到医院一查,是严重的高血脂。医院里有什么指数的。此人甚至出现了中风先兆。再吃肉,近于自杀了,得从饮食上严格控制。毕竟生命是第一的,不至于为了这个肉而不要命。此人也想得开,给自己来句戏说,调侃自己以前吃了大多的肉。这个肥胖就是过度消耗“肉票”证据。“肉票”一说,人的一生只吃几斤几两的肉,冥冥之中有定数,只是因为你不知道。 wFsyD3
买东西除了钞票之外还得加别的票,如粮票、布票、糖票、酒票、烟票,甚至肥皂票和火柴票。这个年代不是太远,就在二十多年以前。有人还怀念那个年代,甚至用上了“纯真”两个字。以我的眼光看,那个年代也是一样的腐败,没有什么“纯真”可言。有权的主儿,就是最紧缺的物资,他们的手中从来不缺。小民百姓,没有相应的票,想买什么,想也白想。有时即使有票,也买不到相应的东西。记得那个时代够风光的是供销社职工,他们总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别人买不到的他们能得到。有部电影,里面公社书记对教师说,干得好提拔你当供销社职工。似乎现在供销社组织还是有的,可毕竟风光不再。农村的供销社已经不再存在了。 wFsyD3
我记得那个时代卖猪肉是属于食品站管的,屠夫是食品站职工。不知食品站与供销社有什么隶属关系。记得集市里最热闹的地方是猪肉摊,买猪肉的给围了几层。买猪肉的求爹告娘,叔呀,舅呀,甚至公呀,什么好称呼都给用上,让屠夫卖给砍一块肉来。有个屠夫娘舅对外甥有什么看法,就是不卖给外甥猪肉,到现在这位外甥提起往事还是愤愤不平。还有屠夫的刀,你要这块,他给你砍那块,你满意不满意都得要。屠夫不怕肉卖不了,你不要别人会要。猪肉摊热闹的时间也短,就这点猪肉,三两下就卖完了。屠夫把猪肉卖给谁,把好猪肉卖给谁,肯定是清楚的。买猪肉的人总能让屠夫分出三六九等来。买猪肉,除了钞票,同样需要另一种票——肉票。这个肉票并不能表示吃到满意的猪肉,甚至不表示你能吃到猪肉。屠夫的职业令人羡慕,屠夫至少能吃到骨头,可一般人肚中油水少得可怜。那个时代除了孕妇外,难得见到胖子的。人们见面时,往往会研究对方有没有胖起来。胖可是吃得好的标志。现在人们去菜市场买猪肉,你走到肉铺前,肉贩子早就露出了笑容,包你买到满意的猪肉。说到“纯真”,那个年代的猪肉是“纯真”的,没有瘦肉精,也没有注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