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佳
现在,好多老师心目中学生都是不好教的,更难谈得上一个“爱”字。可是,我却自始至终都深爱着我的学生们。虽然他们有时也不能按时完成我的作业,上课打瞌睡,想上厕所……但,事过之后,他们总会来到我跟前述说其理由,力求我的谅解!原来他们不能准时完成我的作业是因为家中父母为闹矛盾吵架,使他们学习不安宁;打瞌睡是因为感冒了头不舒服;上厕所是因为肚子痛……学生的举动,纯属对老师的信任。这也是他们对老师深深喜爱的回报。
我国教育家孔子对学生十分和蔼。他的学生颜渊说:“夫子循循善诱。”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对学生也十分热爱。他为学生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自己作序、改稿、抄稿、跑印刷厂,还自己掏钱给学生印书,给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交学费,有时甚至借钱来帮助经济有困难的青年。
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更是感人。他曾经留学过美国,获得两个学位。回国后,任南京师高等师范教授、教务长、教育系主任,还当过武昌高等师范校长。后来,他脱下西装革履,穿起布衣、草鞋,同师生一道开荒生产、挑粪种地,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
几位教育家的事例和言论告诉我们,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一直贯穿着整个教育史,远远流长、经久不衰。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究竟怎样做到热爱学生呢,我想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 教师工作的基础需要热爱学生。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落实。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就是对学生要充满爱。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是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举个例子来说吧。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教师这种职业,据我想,并不是靠这种或者那种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
魏巍为什么要强调后者,这是因为他有实际的感受。小时候,他父亲在军阀部队里,母亲为了父亲的安全,在神像面前坟香祈祷。这件事情被他的同学知道了,就奚落他,嘲笑他,使他非常难过,“真好像父亲死了那样的悲伤”。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难忍受的。这时候,他的老师援助了他,批评了嘲笑他同学,并写了一封信安慰他。信中说:“你是一个心清如水的学生”。这让魏巍很感动!
他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一个教师排解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的慈祥,多么的公平,多么的伟大啊!”
这位老师为什么被学生永远怀念?那就是因为她有一颗赤诚的心,给学生留下了不灭的印象。
二、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要求热爱学生。
对学生只能热爱,不能厌弃;只能关怀,不能冷淡;只能耐心,不能粗暴。否则就是与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的相背离。
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确实的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都是无所谓的。
那么,教师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说,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他受党和国家的委托到学校工作。职业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学生就是他们的服务对象。热爱学生就是教师应有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
要服好务,必须对服务对象有爱护的态度,服务的精神,责任的作风。这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是应自觉遵守的人格。它对改善师生关系有好处,对于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更有好处。如果不这样做,或者颠倒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就会在工作中简单粗暴,导致教育学生出现偏差。
三、教师重要的精神力量来源学生。
情感是连接师生的一条纽带。教师真诚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就会从精神中产生内心体验,化成尊重老师,努力学习,发奋学习的动力。学生又将这种信息反馈给教师,从而使教师受到鼓舞,得到力量。
比如,发现某些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感受到学生诚实的性格,纯真的情感以及看到学生显著的变化,高尚的品德,突出的贡献,这些都必须要反馈于老师使老师更加热爱学生。
情感就是这样,它不是单项流程,经过反馈再反馈而得到加深和升华,这样就成了教师一条重要的精神支柱。这就是孔子所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诲乎?”
四、教师热爱学生,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基础。
教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才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他们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喜欢的老师,他的学科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努力程度就高,学习成绩也就好。反之,学生不喜欢的老师,连同他教的学科也受到学生的轻视,学习成绩也就不好。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般都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所以对一些后进生更应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关爱,一点点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是一片真心,是真心对他们好。所以教师的爱对学生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要求只有溶解在学生的爱的情感中,才能转换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们积极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获得教育的成功。
总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这样才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所爱戴的人。
[ 此帖被文佳在2008-10-31 23: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