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坑村,位于黄岩屿头乡的崇山峻岭中,北纬28度42分14秒,东径120度56分47秒,海拨800多米。
布袋坑村是台州市的一个生态村,全年气候湿润,温度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近年来,该村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市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目前,布袋坑村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正在进行旅游大开发。去年底,成功举行了台州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基地揭幕仪式,沿溪坑而上的景区游步道和各式景点设施已见雏型,据说这个新景区不久即可建成营业。
2月27日,蜂鸣网站与台州市民俗摄影协会(筹)共同组织的第三次“西部主题采风”活动,一行七十余人来到布袋坑村。
早上八点,从椒江、路桥、温岭、临海、黄岩等三区两市汇集而来的摄友,分批次经黄岩城区向西而行。过头陀、经黄岩西部古码头潮济,穿过隧道即沿长潭水库库区弯道而行,到了屿头乡所在地的沙滩村桥头处右拐,沿柔极溪缓进,盘盘弯弯地不久就转入了大山中的山路。沙滩村,古名叫柔川,是南宋台州十大儒之一黄超然的故里,现为屿头乡乡政府所在地,也是我们此行的必经之地,。
不久,眼前出现一条分岔支道,右行是布袋坑,左边是1992年前的白石乡乡政府所在地白石村。右行过溪上行,前面的山体突然开始峻峭,山脊如刀。据说,潘伯修卧病柔川时曾有“西界群山半削成”之句,可能就是指这里,喻它的山势之奇特。
这里的路难行,在黄岩是有名的。前几年在白石村与村民们接触后,就深知这一片崇山峻岭中的人们,过去年月想要出山有多难。那时,白石乡的干部去县城里开会,脚穿草鞋带上干粮,经过一天的翻山越岭攀爬,到大山下住一晚,第二天接着向县城走,来回一趟需要四天时间。当然,农民们想要出山或进县城,也是一样了。而这一切,都随着近十来年政府对西部扶贫力度的加大而改变,即使再难的山,只要是行政村,都修上了公路,汽车可以直接到达。
要进布袋坑村,必须得经过村口外250米左右高度、几乎是门板一般的陡峭山体。前些年,这里当然也修成了公路。这一段公路共有5公里长,360度弯道10个,其险其峻可想而知,也成了摄影镜头下的一个典型景观。
过了水电站稍微上行约几百米,就是刚修成的停车场。沿溪上溯的新景点,就从这里开始进入。在停车场停好车,看了一下里程表,从黄岩区政府到这个停车场,是42公里。
面对眼前这陡削的峻岭,我不由想起去年第一次来布袋坑时的事。那天,在宁溪敬老院给老人们送了月饼后,与义工们来到这里,上山到半山腰处时,同行的一位义工要求我:“秋老,不要再往上了,我们回去吧,好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