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到附近小公园走走,温暖的阳光下都是些出来晒太阳的人,草地上几只宠物狗在那撒欢,一个小孩和妈妈一起踢皮球,球滚到一边,一只小狗蹿过去追逐,那孩子也追了过去,我对那孩子说;“小狗也想玩球。”那孩子不吭声,拣起球又继续和妈妈一起玩球。我在公园里走了几圈,阳光普照,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这里我能感受一种平和,温馨的气氛。
回到家里,打开电脑,登录新浪,头版要闻又是巴以战争,仍在升级;打开电视,新闻报道也是巴以战争,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流血镜头,内心感到一种煎熬,一下子心情的反差如同两个世界,不愿看,真的不愿意看。为什么要战争?为什么要战争?哈马斯老是在挑衅,以色列总是还以报复,这战要打到什么时候?这个惹事的哈马斯为了自己那种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主张,把巴勒斯坦人推向深渊……。
我认为这是一场由愚昧挑起的战争。
这段时间我脑海里经常出现南非曼德拉影子,常在想;假如当初没有曼德拉的智慧、宽容,伟大,南非现在有可能也处在血与火的硝烟中。
南非曼德拉是酋长的儿子,律师出生。当初他“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南非政府(白人)殖民地的统治者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将曼德拉被捕入狱。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在漫长的牢狱中,曼德拉的思想在不断思考中得到升华。
……当年曼德拉结束27 年的牢狱之苦时,有一句名言:“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 当他昔日的战友要求再拿起枪杆子进行武装斗争,他说:“把枪杆子丢到大海里去,我们需要不是复仇。”
曼德拉信奉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他的经典语录有;
“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
“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曼德拉对战争与和平拥有独特的认识。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当年正是在曼德拉和当时同样伟大的白人统治者德克勒克共同努力下,更得益于南非的宪政体制,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有史经来首位黑人总统,南非成为白人和黑人共同的家园。而南非被世人最为关注的是南非避免了战争,人们由衷有赞叹:曼德拉,你不仅属于南非,也属于世界!
巴勒斯坦曾有过阿拉法特,以色列曾有过拉宾,1993年5月在白宫南草坪巴、以有过和平的握手。现在……,现在我看不到一点和平的影子,只有以色列的炮火、巴勒斯坦人的血和泪,不愿意看,真是不愿意看,尤其是当看到巴儿童惊恐、流泪的镜头,看到战火中瓦砾堆里的流血、呻吟,…………。
联合国的决议都浇不灭巴以战火,中东的理性在哪里?铲除哈马斯?铲除仇恨?因为哈马斯是一伙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眼里只有仇恨,巴以战争,确确的说哈马斯与以色列的战争。我认为这是一场愚昧的战争,是因为挑起战争的一方出于狭隘而愚昧。
南非——曼德拉,曼德拉——南非,最近只要一看到巴以战争的报道,我就会很自然想到这名字,想到当年曼德拉——他的智慧,他的宽容,他的伟大。正是因为他的“把枪杆子丢到大海里去,我们需要不是复仇。”让南非人民远离战争的苦海。
哈马斯什么时候能明白这一点?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不愿看战争,真的不愿看战争。我走到凉台看到楼下中庭那一片一直不知叫什么名的花,有白色的,水红色的还有紫色的交织在一起,此时正在阳光下绽开,很是绚丽,远离战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