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胡杨王”
b$%W<D b$%W<D 沙雅是维吾尔语“沙雅尔”的转音。沙,意为“部落长”;雅尔,“轸恤”之意,“沙雅尔”的意思就是“首领对其部下爱抚”。
b$%W<D b$%W<D 沙雅县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阿克苏地区境内,北靠天山,南拥大漠,人口20多万。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由西向东从这里横穿而过。作为龟兹(Qiūcí)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古丝绸之路重镇,沙雅人自己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b$%W<D b$%W<D 同时,沙雅还被称作“胡杨之乡”,这不仅因为他们拥有200万亩原生态胡杨林,而且世界上最老的胡杨树也在这个地方。
b$%W<D b$%W<D 在沙雅县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胡杨节上,笔者走进沙雅县沙雅镇其力巴克村,亲眼目睹了号称“世界第一树”的“胡杨王”。
b$%W<D b$%W<D 据沙雅县旅游局局长游鸿介绍,这棵“胡杨王”树高17.5米、胸围7.6米、胸径2.419米、基围8.5米、基径2.7056 米、专家们根据“胡杨树龄与胸径之关系测算”公式,经过科学推算,得出此树树龄约1420年,是目前已知的“最长树龄的活胡杨树”。
b$%W<D b$%W<D 游鸿局长告诉笔者,最先发现这颗胡杨王的是沙雅县
摄影师王剑波。王剑波格外钟情胡杨,多年来几乎走遍了沙雅境内的所有原始胡杨林。2007年11月,他无意中发现了这棵胡杨树,一下子惊呆了,巨大的身躯,金黄的树叶,“似乎遮掩着一种神秘。”
b$%W<D b$%W<D 王剑波掏出随身携带的皮尺测量了树围,竟然超过了8米。回到家里,他仔细查阅了大量资料,没有找到胡杨树围超过8米的记录。他意识到了这棵胡杨树的价值,很快上报了县里有关部门。
b$%W<D b$%W<D “胡杨王”就此被发现, 2009年底,这棵千年胡杨王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b$%W<D b$%W<D 在“胡杨王”树下,有一座已经破败的老屋。距离老屋百米之外,居住着村民阿不都热依木热扎克一家人。阿不都热依木热扎克告诉笔者,老屋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他们一家过去一直住在老屋里,已经住过7代人了。现在老屋年久失修,住着不安全,全家才搬进了抗震安居房。
b$%W<D b$%W<D “听我的爷爷说,我的祖先是一个在战场上搏杀的将士,在一场战争中牺牲后,他的儿子把父亲埋葬在这棵胡杨树旁,又盖了房子一直守护在这里……”指着老屋不远处的古墓地,阿不都热依木热扎克向笔者讲述着祖先的故事。
b$%W<D b$%W<D 说起“胡杨王”,阿不都热依木热扎克告诉笔者,他的爷爷给他说过,以前这样的胡杨总共有三棵,都栽种在老屋的周围,后来被砍掉两棵。“为此,村里还发生过械斗。一方坚决反对砍,另一方为了生计决心要砍。”
b$%W<D b$%W<D 最终留下来的这棵树,被阿不都热依木热扎克的先辈像生命一样保护着。阿不都热依木热扎克说,100多年前,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够看到这棵大树,现在大树周围的胡杨,都是大树的后代。
b$%W<D b$%W<D “胡杨王”的故事,悠远而苍凉,但却不失坚韧和荣耀,就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虽历经艰难,却不屈不挠地保护着自己的绿色家园,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b$%W<D b$%W<D 这正是:
b$%W<D b$%W<D 荒漠胡杨历沧桑,
b$%W<D 生死不朽写华章。
b$%W<D 千年风骨傲苍穹,
b$%W<D 胡杨才是树中王。
b$%W<D b$%W<D (原稿写于2010年11月23日,刊登于《新西部》杂志2011年1月号总第176期)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 b$%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