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春联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我国古代春联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的春联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以后又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北方人称之为幌子)以装饰门庭。及至造纸术在我国古代发明后,春联便由文人墨客书写在纸制条幅上悬挂,进而再发展到人们用红纸书写并张贴在门亭与厅堂。
春联,也有人称为对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种。众多的对联还包括祝贺新婚嫁娶,新屋落成,乔迁志禧,生日寿辰和其他喜庆节日,还有悼念已故亲友的挽联和孝联等。而春联则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应用最多又最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与鞭炮,喜筵相随,为人们的喜庆节日平添几分欢乐和吉祥。

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因而最初的春联要求象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古代文人视春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百姓人家会去商店买来红纸,请附近会写毛笔字的人写春联,回到家里用棕刷醮上粥汤,往门楣或柱子上贴春联,迎接新年的到来。最近几年来,许多团体或单位,特别是公益团体,会请书法家或爱心书法的人,在大街上或公共场所设摊,现场免费为市民写春联与送春联。最近,黄岩慈善义工协会就连续在横街路与西苑社区文化礼堂相继举行了两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图为黄岩慈善义工于2013年在十里铺的写春联送春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