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济行·胡家庄与胡村岭
胡村岭,后来又有人叫猢狲岭。近来有人在那岭上建了个农家乐,干脆在岭下公路边立了块“猢狲岭”的石碑,似乎那里本来就叫猢狲岭。
它,就在潮济以西一公里不到的地方,长决(黄岩北城街道长塘村至富山乡决要村)线的胡村岭隧道就从岭下穿过,去过黄岩西部的人都知道。
过去,听人家说猢狲岭,心里想着那里历史上一定盛产猢狲,这名字可能就此而得。可是,仔细地听,也有人叫胡村岭,而不是叫猢狲岭,究竟哪个名称才是正确的?
在潮济时间长了,当地人告诉我,那岭是胡村岭,不是什么猢狲岭,那岭上也没有住过猴子。
查过去的地图,写的都是胡村岭而不是猢狲岭。查看网络电子地图,却写成猢狲岭头了。可能是航拍的电子地图没经深入调查,黄岩人方言中的“胡村岭”,不小心就会被外地人听成“猢狲岭”,是以误成“猢狲岭”了。然而,那隧道还是写着“胡村岭隧道”,总算还有一个规范的名称。
那么,这胡村岭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qOAP_\@T
qOAP_\@T
qOAP_\@T
4月1日一大早,何桂福老人来大兴家找我。见到我就问:“胡家庄,你有听说过吗?”没有,我第一次听说呢,它在哪里?“我带你去。”他耐心地在一边等我吃完饭,然后一起来到村边的长决线公路上。
在村边的长决线公路旁,何桂福老人手指北向稍偏西的一个小小山岙:“那就是胡家庄。”那胡家庄就在潮济村西北的山脚,离村旁公路目测约有500米以上距离,期间相隔连片水田。胡家庄所在的山岙很浅,岙两侧分别有侧翼延伸而出,有如一把太师椅的两把扶手。
何老带着我跳下公路,沿着田野的土埂向胡家庄方向走去。何老年近八十,高个子、不显胖,精神抖擞,步履敏捷,看他过田坎跨沟渠那矫健的身手,我心里直叫甘拜下风。边走,他边和我说着有关胡家庄的传说。
qOAP_\@T
qOAP_\@T
qOAP_\@T
眼前不远的那个两侧各有一把“扶手”的山脚坡,靠着山边的平地上,有一个庄园。也许庄主姓胡吧,这个庄园叫胡家庄。园子后靠山坡,两侧分别是那两把“扶手”护住庄园,内有花园,庄园前有一条河,河对岸一望无际的沃土被开垦为良田,庄园的人称其为“外园”,都属于庄园所有。
而在我们眼前不远的山脚,虽然还称为“胡家庄”,只见一片杂草与几穴坟墓,还有几朵黄花在微风中摇摆着。传说中的庄园和前面的河,不见了踪影。我和何老所在的这一片田野,就是当地人所称的“外园”。
后来,一次暴风雨中,山洪暴发,山体崩塌,整个庄园被泥石流冲塌并被埋在底下。一瞬间,胡家庄已不复存在。留存于世,延续至今的,只有“胡家庄”与“外园”这两个地名。
来到胡家庄这个山脚,仔细地察看周边山坡,没能发现山体上有什么岩石,表面似乎全是泥土。如此想来,古时候曾经发生过泥石流的现象,不是没有可能。
据何老介绍,在胡家庄前的外园,过去有一个坟墓,规模很大,听说是一个很大的官,根据后来出土的石碑文字看,好象是外东浦人。墓里有四个棺椁,应该是给他自己与三个夫人准备的。墓里还一个棺椁是空着,据说是他的小夫人后来改嫁了,没有葬在一起。农业学大寨时,坟墓被挖。听说,墓碑当时被官岙人拿走,不知所踪。
这一古墓,与胡家庄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无法找到墓碑等物,已经无从考证了。
现在的胡村岭,距胡家庄很近。古时候,人们要往山里去,就从这个岭头上翻越而过,胡村岭是一处交通要道。而这岭的东边不远,就是胡家庄。所以,老人们说,这胡村岭的名称,就来自于胡家庄。
我曾多次去过胡村岭脚的岭下村,发现该村里并没有什么胡姓人家。可见,因为现在的岭下村而得名“胡村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据此,我们能否作一猜想。
很古很古以前,潮济一带还没有什么象样的村庄。某个时候,一位胡姓的退仕官员或富商,有意留恋山乡的田园生活,来到潮济一带踏青,看中了现在叫胡家庄这个象一把太师椅的地方,就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庄园,就是现在人们传说中的“胡家庄”。
紧接着,庄主在庄园的周边开垦古陌荒阡,把庄园前隔河对岸的数百亩茅草洋开垦成良田,就是如今人们口中的“外园”。而后,为了人们过往的方便,庄主拨出银两与人手,在庄园西边几百米处的一个山岭,开凿出一条交通要道,并在山岭两侧栽植了一些红枫。这一条山岭,就被人们称之为“胡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