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母亲没有钱包,似乎农村人中都没有。母亲只知道干农活,挣的是工分,也没赶过集市,没有钱包很正常。后来进城生活了,不能闲着啊,就开始做点小生意。做生意需要备点零钱,母亲才有了钱包。
母亲的钱包是用毛线织的那种,不大,有拉链。问过母亲这钱包是哪来的,告诉我是邻居贺婶子给的。我说那也太小了,给你买一个吧。母亲不同意,说她喜欢这个钱包,摸着软和,放口袋里大小正好。
母亲晚上回来,吃饭前喜欢把钱包掏出来,放饭桌上清点她的钱,看看今天卖了多少钱。母亲算数不行,数来数去,几遍几个答案。我朝她笑,她也笑,自我解嘲道:老了,脑子不好用了。我从不帮她数,有时还故意说母亲数错了,激将她,让她再数一遍。我觉得这样好,让母亲动动脑子。
母亲的钱包小,放不了几个钱就显得鼓鼓的。母亲可能乐于看到鼓鼓的钱包,还常常在数完钱后,把钱包抛起来,掂一掂,问我,你想吃什么,我有钱,我给你买。哈哈哈,我对母亲说,我想卖座楼,你给我买吧。母亲大笑,说,那我这辈子买不起了。
有时,母亲也不服气,常常说:如果年龄倒退三十年,我肯定能给你卖座楼。母亲口气很大,却也是有依据的,母亲不比男人差,起码她身高马大,干农活时很多男人都不及她。
弟弟、妹妹都心疼母亲,有时暗暗地在母亲钱包里放一点钱,母亲很是纳闷,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我说,你这钱包会变钱,自己生的。母亲当然不信,还骂我胡说八道。
母亲不爱钱,但有个鼓鼓的小钱包,总能让她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