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89阅读
  • 13回复

"满城尽带黄金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jtzzxj
 
发帖
57
蜂蜜
97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2-24
满城尽带黄金甲"
[ 此贴被zjtzzxj在2007-03-07 19:28重新编辑 ]
离线zjtzzxj
发帖
57
蜂蜜
97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1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2-25
离线zjtzzxj
发帖
57
蜂蜜
97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1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2-25
[ 此贴被zjtzzxj在2007-03-07 19:56重新编辑 ]
离线zjtzzxj
发帖
57
蜂蜜
97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2-25
[ 此贴被zjtzzxj在2007-03-07 19:40重新编辑 ]
离线zjtzzxj
发帖
57
蜂蜜
97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2-25


好,送花花啦~~~
[ 此贴被zjtzzxj在2007-03-07 19:35重新编辑 ]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2-27
有了标题的点题,就有点意思了。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zjtzzxj
发帖
57
蜂蜜
97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2-28
谢谢秋绪老师!!
[ 此贴被zjtzzxj在2007-03-07 19:36重新编辑 ]
离线照相机
发帖
15
蜂蜜
841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3-07
跟几张'黄金甲'
跟几张'黄金甲'
[ 此贴被照相机在2007-03-07 19:22重新编辑 ]
离线照相机
发帖
15
蜂蜜
841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3-07
跟几张'黄金甲'
跟几张'黄金甲'
[ 此贴被照相机在2007-03-07 19:23重新编辑 ]
离线照相机
发帖
15
蜂蜜
841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3-07
跟几张'黄金甲'
跟几张'黄金甲'
[ 此贴被照相机在2007-03-07 19:24重新编辑 ]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3-08
有意思:))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色影无忌

发帖
2102
蜂蜜
10035
威望
151
宣传贡献值
152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3-08
很流行
离线金拇指

发帖
602
蜂蜜
1830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3-09
两位好片!
电影是网上看到,资料是网上查的:
《菊花 》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因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一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充满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三、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