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04阅读
  • 0回复

找属于自己的摄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阳光地带
 

发帖
3537
蜂蜜
24536
威望
97
宣传贡献值
181
交易币
0
好评度
38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6-27
找属于自己的摄影


摄影师在中国究竟如何走自己的路之所以困难,我想是受到花花草草,日落山川的风光摄影的羁绊太多了,我甚至认为当今的中国摄影理论走向已经把摄影带入一条死胡同里,在这条路上既看到墙外的风景,也看不到胡同那头有多大。

摄影理论被一些陈年的思想束缚着,左右着,以至使刚刚进入摄影圈的年轻人,他们想和前辈一样通过几张好的风景照片,通过几张外出他乡拍摄的民俗照片获几个奖然后立足于摄影界;这样混迹在没有新思想,没有新理论,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摄影圈里,并还要洋洋得意,沾沾自喜。我敢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的摄影没有取得如经济那样的发展速度,甚至根本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当别人走了一路,看了一路,而我们却还留在原地,墨守成规,着迷于几位前辈创造的几张照片和总结出来的几点理论中。目前中国真正有自己特色和自己风格的摄影师很少,所谓的新也就只是题材的选择比以前大了一点,原因还是政策比以前宽了许多。

不管摄影是不是艺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摄影的确涵盖了艺术的诸多成分,就此而言只有找到自己拍摄方式和风格的摄影师才有可能做出成绩,在摄影史上留下一笔特殊的财富,没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摄影是没有生命力的乃至是走向消亡的。如果选择停留也就选择了死亡。
摄影的魅力在于其能客观真实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摄影语言的运用归根还是其再现性、及时性和瞬间性。那么作为摄影师又该如何找自己的路呢,如何在目前中国摄影教育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和肯定中国的摄影呢?答案只有一个——突破前人的思想羁绊,在没路的前方再开一条路。摄影应如春天的花一样,要桃花也要海棠,要梨花也要紫罗兰,要水仙也要玫瑰,总之是百花齐放,五颜六色,各有千秋。所以真正优秀的摄影师首先是能够自己为自己开路的人,然后是走好自己路的人。所谓敢于走自己的路,善于走自己的路。

什么样的摄影会成为中国以后的主流呢,什么样的摄影会让摄影更加显现它自己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呢,我想只有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摄影今天地位的取得主要是通过这两个方面,在西方国家,摄影的主流形态也是这两个方面。反观一下中国我们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并没有起到主流和中间作用,相反艺术观念摄影占了上风,甚至整个摄影圈都形成一种风气,提到摄影就只想到风光和艺术人像或是一窝蜂的外拍活动,其实这远离了摄影的本质。
摄影从1839年诞生以来,在其发展路上为人类历史深刻铭记,主要还是通过反映社会和政治经济变化的记录性报道图片取得的,报道(纪实)摄影师把人类历史用影像记录下来并真实客观地再现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他们把摄影的功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至今所有让人们热爱和尊敬的摄影师无不是拍摄了社会和人们生活各个方面而得到肯定的。

今天摄影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但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却还可大做文章,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摄影无论是在表达方式还是在拍摄手法、技术处理、图像构成上都远远没有开掘充分;新一代的摄影人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目前中国的摄影表达方式和摄影理论都是刻板的,还照搬西方几十年前的模式,虽然在中国有部分摄影师把这些理论和表现手法运用到实践中并创造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但今天这些东西显然不能够再和国际接轨,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摄影人有必要重新整合现有的理论和传统手法。

在创新上可以说几点,一个是图像视觉上,中国目前是需要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这里的视觉冲击力不是单指画面吸引力,而是强调在画面中各种图形的组合要更加具有张力,如凡高的向日葵般热烈,激昂,不屈不挠,时刻警醒。在这方面南方都市报和南方周末的摄影记者做得很好,他们可以说开创新的图像组合模式,让人直接目击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而不是迂回半天才让人关注什么视觉中心和兴趣中心。二是在美学上,目前中国的摄影师好像对传统美学都很有研究,无论拍什么照片总是强调什么意境和情调,好像光线不用夕阳或傍晚,不用一束束从房顶射下的明媚阳光就不是美。其实美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时代的人有的东西在一个人眼里是美的,在另一个人眼里是丑的,只也就是所谓美丑是相对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古人及受到古人思想熏陶的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提炼出来的,它同样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随历史发展有的东西会死亡,就如但现在我们把小脚视为丑,但在那个时代它就是美的,所以说过于强调什么是美是不正确的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举起来需要力气,但落下去疼的是自己。所以无论对中国美学还是西方美学我们都要辨证地看,过失的东西不要了,新的东西我们需要总结。三是在题材上,什么样的题材是好的,我认为自己值得报道没有人报道过的题材都是好题材,摄影师是干什么的,我认为是记录社会整个历史变迁和人们生活状态的。一个好的摄影师就是要有社会责任心,即使你开影楼,你拍服装,你周游列国,但关心生活是职业的基本要求,就如老师需要给学生上课一样,一个不上课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同样一个不关心社会生活的摄影师不是合格的摄影师。中国城市题材就没有做好,不是摄影师没有能力而是他们过于强调猎奇,总以为远方会更好,浪漫主义和空想主义严重。五十六个民族一个民族由一个摄影师拍,如果成功就可以造就五十六个民俗摄影家,况且一个人还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呢。我想摄影师心没有静下来所以才是导致该拍的没有拍,拍过的又重复拍,浪费资源,也损失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跟风太严重了,自己价值体系里缺少核心的东西支持。四是技术应用上,就目前摄影技术的发展来看,摄影师可以从这方面下工夫,好的技术能成就一个摄影师。当然上述是简单地论述几点,究竟如何操作还是得看摄影师本人,这些问题的解决,到底还是摄影理论上的指导,然后是摄影实践上的应用。

目前中国大陆摄影总体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目前问题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新的摄影师需要有突破前人的勇气,不断创新,逐渐把自己融合到国际化浪潮中去,摄影无国界,好的作品不需要语言来表述,有自己独特思想和独特见解的作品就能赢得人们的肯定。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有好片拍到手,便与影友共分享!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