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行走,看到“砟头”两字。“砟头”,应该是砍头吧。砍头的事,比较远了,似乎与有皇帝的年代相关。对皇帝老爷来说,砍头还算不上什么重刑,剥皮、腰斩、千刀万剐等才算是重刑。你冒犯了我,你必死无疑,我让你死得很惨,皇帝老爷有权力这样说。社会真的文明了,我们都是以人民的名义判处某某人死刑的,然后押赴刑场枪决。本朝什么事都是以人民的名义去干的,还有很多的身份都冠上人民两字。近期又进步了,不用打枪子了,改用注射毒物,让被判处死刑的人好好地死。 _s:5)
砍头的事情不好玩,以现在技术,这个头给砍下来,重新接上去是不可能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呀,都说“好死不如赖活”呢。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主义真不真,难说,这个世界坚持这个主义的国家似乎越来越少。“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人至将死,还能吟诗,这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记得还有“此地甚好,可以开枪了”,为自己选择墓地,真英烈呀。对一个民族来说,是需要一些牺牲精神,可是这个“后来人”一说,亦是空幻。现在当这个“后来人”的很多,可不是为了牺牲,只是让前路或者后路更光明。以前有说当 “后来人”可顶一年徒刑呢。 _s:5)
既然有“砟头”,相应的词应该有“砟柴”。读小学了,算是初通文字,父亲让我给记工,这个记工是家里的账,以备与生产队记工员核实。记工员难免给记漏了,记漏了,这一天就白干了。工分相当于工人的工资,没了工分,一家子就得没饭。集体的农活种类多,种田、割稻等,这些有官方词汇的味道在,种田一工,割稻一工,好记。有些农活给写在纸上有些难,比如砍柴、摸田等。砍柴我们这里叫“作柴”的,当时我不知道有这个砟字,给写成了“作柴”。其实写成砍柴、“作柴”,还是“砟柴”,都是一样的,清楚某月某日在干什么就可以了。农活的名字,如果能给记清楚,小学的文化水平似乎不够。 _s:5)
网上查一下砟字。音是zhǎ,与本地音“作”差远了。还有砟是指坚硬成块的东西,如煤砟,炉灰砟子,并没有砍的意思在。看来网上的“砟头”两字是用错了。白高兴了,“砍柴”还只能继续用“白字”“作”来代替。所谓“白字”就是用同音字代,是错别字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