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开了一个下午的会,累着。 s&)>gE\
有公家的夜饭吃吧。 s&)>gE\
没有,他们“狗皮倒灶”。接着说,他们不求于我们,是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又说,一千多人的学习会,安排晚饭也难。 s&)>gE\
总发张“XX卡”吧。 s&)>gE\
无语。估计有“XX卡”到手。学习会,总得交若干培训费之类,然后返还给学员一张“XX卡”,以抵饭费、交通费之类。办学习会的单位领导也会做人,反正培训费是单位报销。“XX卡”,是大型超市发的代金卡,有一百元到一千元,面值不等。听说我村里的村民主任候选人给选民送了“XX卡”。 s&)>gE\
“狗皮倒灶”,俚语,不知出处,但意思大家都明白,有小器、不爽快、占小便宜、抠门和不讲信用等意思。“狗皮倒灶”,有人给写成“狗屁倒灶”。 s&)>gE\
朋友说到一次钓鱼活动,钓上来的鱼已经分好过秤,可有个人说自己要换两条大一些。钓鱼是集体活动,难免有会钓不会钓的,一般是钓鱼结束后大家都分几条。在鱼塘里钓的鱼比菜场里的鱼要贵得多,人们图的只是钓鱼的乐趣。朋友说这个人真是“狗皮倒灶”,当场就给拒绝了,多出的钱要让他自己付。提到钱,这个“狗皮倒灶”的人只好放弃了。 s&)>gE\
单位里有活动,从上午延伸到下午,中午时间短,回家吃中饭不方便,单位给叫了快餐。这个快餐是按人头订的。有人总是“手脚长”,给提走一两盒,给家里老婆吃。一盒快餐,十来元钱,钱不多,你拿回家了,别人就没得吃了。单位里有什么聚餐活动,总不会忘记带自己的孩子一起过来吃。说是孩子,都读初中了,个子是成年人,来了总得占座位,甚至要多摆张桌子。这种“狗皮倒灶”的人,还当自己是“上手人”。 lk \|EG
农村里帮工,有互助的性质,今天我给你做,明天你给我做,总有“狗皮倒灶”的人,让他来帮忙,总找什么理由给推却了。请人吃饭,现在人们讲究“高头满碗”,菜多得让客人吃不了,这叫“客气”,有“狗皮倒灶”的主人会让客人吃不饱。借钱还钱,天经地义,可总有借钱不还的人。如果催讨,弄不好会争吵。不还钱的人,“狗皮倒灶”,连脸面都不要了。 lk \|EG
“狗皮倒灶”一般是用在背后说人,如果当面说某人,是斥责了。被斥的人一般只能窝在肚里,难以当场发火。说某人“狗皮倒灶”,总有事实基础在。 lk \|EG
“倒灶”,生活中也常用,指的是倒霉事,与“狗皮倒灶”意思不一样。“倒灶”,锅灶倒了,没饭可烧,当然是倒霉事。我“倒灶”了,他“倒灶”了,经常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