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个“和”字,和这句“中国是一个没有侵略野心的国家。只要不被挨打,只要事不关已,只要不是被逼的没退路……”
看到这里我实在是忍不住的想说两句了。如果要想从两千多年文化和历史中寻求国为何不强的根本,首先我要强调的就是要正视本国的历史。如果你真的觉得中国是一个没有野心,敦厚、善良、勤劳、朴实的民族或者国家的话,那你根本就没资格去指责日本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和参拜靖国神社。
我记得在我十来岁时,美国打伊拉克时,我奶奶就说中国人好,不会去欺负人。我当时就说,中国不是不想欺负人,而是现在还没有能力去欺负人,如果中国有当时美国的能力,一样会去打伊拉克。
不要相信教科书了吧,去看看周边小国的历史,我们这个民族不只是被人欺负过,我们欺负别人的伟大事迹多了去了,去图书馆里翻阅下,有几个小民族被我们灭了族,看看那些血泪史。我们也不是一直那么有素质,我们被游牧民族打败了,然后我们的秀才在家里就会意淫的写小说,写我们的大军所向披靡打的番邦公主哭着喊着要嫁过来。
在我看来我们自唐以后军事实力就没强大过。宋的经济实力是相当强大的,在当初世界里的比例是远超如今的美国的,宋的GDP占世界的60%多。宋的军事能力如何啊?大家都知道,两次十万大军去配合金灭我们的盟友辽,两次被一万辽军杀的片甲不留。宋初两帝也没强到哪去,燕云十六州让赵匡胤死也不能瞑目,几次大败而回,独独造就了评书里的杨家将。
5000年的文化传承,就像端木说的,我能知道的也就两千多年,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就是儒了吧,这个东西好吗?儒这个东西能保家卫国吗?能抵抗游牧民族的快马弯刀吗?儒为什么倍受统治者的欢迎的原因不是很清楚的嘛。曾经我们是强悍的民族,如今只沦为一个勇私斗而却公战。
说到和字,说到挨打被逼,说到我们没有侵略的野心,难道国家行为的本质就是民族的文化内涵吗?不是的好吧。这完全是两回事。难道南沙的那些小岛我们真的就是只为了领土完整才拼死不放吗?那换做我们的文化内涵,谦卑礼让,送给人家就是了嘛,和一些弹丸小国抢什么地盘啊?利益好吧,如果没有那些小岛周围海底的东西,谁去抢那些破地方啊。
这也是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发生的很大的转变,其实端木说的很有道理,活,就活的理直气壮,为什么我们穷的流氓一样的老毛时代都那么彪悍,如今真的强大了很多,却又活出了一脸孙子相了。强大,自信,看看现在的很多社会现象吧,我们的自信哪去了?《南京!南京!》《叶问2》这些电影拍出来干什么的?看完这些我心里很别扭的,我们把自己拍的很坚强,很顽强,然后就是死也要和敌人战斗到底,最后换来别人的赞赏或同情,以此来满足观众的被认同感。拍电影啊,又不是天桥上卖艺的,当我看到影片结束别人因为外国人的认同感而哭泣时,心里难受啊。我们民族的自信呢,什么时候沦落到需要别人认同和怜悯了,乞丐不如!
我们应该抛开那沉重的5000年文化了,抛弃掉5000年里那些没用的东西。扔掉儒的谦卑礼让吧,我们不需要这些了。应该记住的是儒的浩然正气,是一个读过书的人应该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感。天下什么最大?道理!道,自然;理,规律。